12月,初冬已過,深冬未至。在2024年最后的月份,人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總結過往,回溯得失,所有好的或者壞的經歷,皆已成為沿途風景。
新年開端,熱望總是蓬勃,因為彼此明晰,行將開始的是新生活,以及一段又一段嶄新的旅程。
新舊交替,有萬千種心緒,但始終如一的是步履不停,去閱讀,去感受,去體驗。
12月的收獲,依舊豐盈。
社科方面,《國菜:環游世界尋找食物、歷史和家的意義》為我們呈現全球饕餮盛宴,餐桌之上,既有美食,亦有身份認同;《人的消逝》為我們梳理每一次技術浪潮中人的境遇,人工智能方興未艾,我們該何去何從?在《前浪后浪》中,我們跨越百年,探索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脈絡。
文學領域,東野圭吾的《你殺了誰》中文版問世;“偉大的民族史詩式作品”《農民》呈現了波蘭農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反抗斗爭;《替補:哈里王子自傳》講述了王子冒險的人生故事。
文學與社科書籍形成合力,助力著我們,在新一年依舊有勇氣去探索更廣闊的精神世界。
社科類
《國菜:環游世界尋找食物、歷史和家的意義》
[美] 安妮亞·馮·布連姆森 著,姜昊騫 譯
東方出版中心,2024-11
作者探索了法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墨西哥和土耳其等國家六大烹飪文化,巧妙地將美食、歷史與政治交織在一起。在六大美食之都,她尋找食物背后的真相——“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這是本旅行游記,是一堂歷史課,更是一次與文化有關的探索之旅。
《人的消逝:從原子彈、互聯網到人工智能》
熊培云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文化,2024-12
原子彈結束了二戰,但對人類存在卻構成了巨大威脅;互聯網拓展了人類生活邊界,可越來越多的人經歷著時空坍縮;人工智能讓人類得到更多便利,但與此同時,我們似乎正變為機器的附庸。
在本書中,熊培云系統分享了關于這些問題的思考,也用書作回應著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下“人何以為人”的問題。
“人生學?!毕盗?/strong>
《該有下一次約會嗎》
《還會找到真愛嗎》
《真的真的準備好結婚了嗎》
[英]人生學校 著,張聞一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4-12
[英]人生學校 著,張欣然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4-12
[英]人生學校 著,楚立峰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4-12
“人生學?!背闪⒂?008年,是由英國知名作家阿蘭·德波頓創建的文化平臺,旨在通過電影、工作坊、圖書、禮物以及溫暖又富于支持的社群,來幫助人們過上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如今,它在YouTube擁有超過900萬訂閱者。
該系列叢書匯集人生學校編輯部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和見解,為人們應對日常生活的普遍問題提供建議,是一套尤其適合年輕人的人生問題解答手冊。
《前浪后浪: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許紀霖 著
上海三聯書店|理想國,2025-1
《前浪后浪》,跨越百年。作者以上百位知識精英心路歷程的個案研究為切口,呈現一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也為當代中國人探索其精神脈絡。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世代更替和內部分化,恰恰反映了其內在的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廣度,也折射出近代中國歷史世界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我想這樣被埋葬》
[美] 香農·李·道迪 著/ [美] 丹尼爾·卓克斯 攝,李鵬程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樂府文化,2024-12
在當下的美國,死亡同時在三個層面上得到重塑:遺骸的處理、全新的儀式、來生的觀念。例如,人可以自主選擇冷凍葬、水葬、遺體堆肥、蘑菇壽衣等新方法來處理身體;親友也可以將遺骸制作成珠寶、玻璃球和藝術品……
本書客觀記述了這場“死亡革命”的種種細節。作者道迪發現,通過革新殯葬風俗,美國人正在重塑他們對人格、儀式和代際關系的看法。同時,他們還面臨著一個看似矛盾的問題——當代人的死亡觀念變得既更加物質化,又更加精神化。
《艱難時代:親歷美國大蕭條》
[美]斯特茲·特克爾 著,王小娥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4-11
1929 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暴跌。這個“黑色星期四”過后,美國經濟進入了漫長的大蕭條。人們的生活面臨種種困境,各個社會階層均陷入不安全感的籠罩之下。
普利策獎得主斯特茲·特克爾采訪了從新政官員、商業巨子到農夫、工人等各個行業、階層的數百人,為人們呈現“經濟大蕭條怎樣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他記錄著一個時代,也書寫一段平民歷史。
《尋跡古中國》
翟德芳 著
上海三聯書店,2025-1
作者系資深出版人,在退休之后,再續考古之緣。基于考古學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文物知識,他行走于中國北方。以生動、有趣的筆觸,將復雜的歷史知識轉化為普通讀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內容。
《女性衛生用品的社會史》
[日] 田中光 著,曹逸冰 譯
湖南文藝出版社|浦睿文化,2025-1
每一位女性從初潮到絕經要用掉1萬多片衛生巾。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們了解得并不多。這本書以女性衛生用品的發展和演變為主線,介紹了衛生巾問世之前女性的經血處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礙女性衛生用品發展的月經禁忌。
本書不僅是女性衛生用品的社會史,也揭示了日本社會的變遷,更展現了女性身體自主意識的覺醒過程。
《為動物而戰:19世紀英國動物保護中的傳統挪用》
李鑒慧 著,曾琬淋 譯
光啟書局,2025-1
現代動物保護運動誕生于19世紀的英國。動物被普遍用于勞動、醫學實驗、表演,滿足了人們的商業和娛樂需要。然而,在保護者看來,動物是遭受不公對待的弱者。反對者與支持者,激進者與保守者,展開了一場持續百年的斗爭。
本書講述了動物保護者積極地“挪用”各種傳統——關心公平正義和社會解放的政治傳統、認知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歷史傳統、認為生物有親緣關系的演化論傳統、以動物之友角色抒情的文學傳統,等等,進而呼吁公眾支持的精彩歷史。
《掉隊的男人》
[英]理查德·V.里夫斯 著,趙英男 譯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 / 雅理,2025-1
本書是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V.里夫斯的全新力作,主要關注現代世界中男性所面臨的困境及其根源,并嘗試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里夫斯主張,男性問題并非男性自身的問題,而是源于社會不斷趨向性別平等的結構性變化。改善男性現狀——改變男孩在學校成績落后、男人在勞動力市場的失業以及丈夫或父親在家庭中不斷被邊緣化的現狀——就需要重塑男子氣概,在肯定男性及其特質對于社會的獨特價值的基礎上,探究性別平等語境中男性的新形象。
文學類
《你殺了誰》
[日] 東野圭吾 著,蘇玖齡 譯
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化,2025-1
一場派對結束,5個家庭,5人被殺。一場查證會上,誰能開誠布公地聊一聊,誰又在隱瞞真相?東野圭吾說:“前作在網絡上演變成推理大戰,身為作者,我實在非常欣慰。這個系列的第三本書我也有想法了,名字就叫《你殺了誰》。”時隔25年,他重舉“本格推理”大旗回歸。
《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
蔡崇達 著
作家出版社|果麥文化,2024-11
閩南小鎮版的《小王子》,人與動物互相“馴養”、互相陪伴。面對無法挽留的失去、無法叫停的變遷,他們共同成長。童年的黑狗達,在外婆離世后最孤單的日子里,遇到了人生中最開始的好朋友。這本書將這段友誼記錄下來。
《水人》
[加] 約翰·歐文 著,彭燕 譯
國文出版社|磨鐵·大魚讀品,2024-12
作者創作這本書時29歲,他把主人公弗雷德的年齡設置成了28歲。原書名來自故事中泌尿科醫生為主角提供的“喝水療法”。在《水人》中,歐文開始發展出為人稱道的“悲喜交加”的寫作風格,以及“文中文”的寫作手法。村上春樹如是形容:“讀歐文的書會上癮,他的讀者都變成了癮君子?!?/p>
《閱讀障礙》
黃梵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尺寸,2024-10
從1997到2024年,從女校先生到縣城浪子,從道德陷阱到閱讀障礙;16則短篇故事,16種不同的困境。黃梵以詩歌與小說合流的姿態,呈現著生活中的情態與常人的悲哀和愚昧?!拔业亩唐≌f想要傳達的很簡單:宿命。當個人試圖與宿命角力,一切現代性的困境,便在小說中釋放出來。”
《農民》
[波蘭] 符瓦迪斯拉夫·萊蒙特 著,林洪亮 譯
四川文藝出版社,2024-12
本書是波蘭作家符瓦迪斯瓦夫·萊蒙特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刻反映20世紀初波蘭農村社會矛盾和階級狀況的長篇小說。因為這部巨著,萊蒙特在192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本書共分為《秋》《冬》《春》《夏》四卷,以四季更迭為背景,通過一個農村家庭的內部矛盾和農民與地主之間的斗爭,展現了當時波蘭農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反抗斗爭。
《農民》不僅深刻地描繪了農村的各種人物,還繪聲繪色地描繪了鄉風民俗、四時景物和美麗風光。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稱贊《農民》為“偉大的民族史詩式作品”,認為它“把波蘭農民的命運放置在四季更替的背景里,是一曲生活的頌歌,具有廣泛的重要意義”。
《驚鴻》
范遷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2025-1
小說以愛情故事開始,以對生命的沉思結尾。它關于危險和貧窮、藝術的嚴肅和樂觀;涵蓋東西方文明交融的長江三角洲、巴黎樓頂間的簡陋畫室,以及古高棉王國石巖上的神秘微笑。時代地殼板塊大漂移、大重組下的世界圖景,亦跟隨主人公的經歷,如一幅豐美壯闊的畫卷,徐徐展現在我們面前。
《替補:哈里王子自傳》
[英]哈里王子 著,李堯 / 陳魯豫 譯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5-1
英王室的哈里王子以罕見的勇氣和坦誠,細致記錄了自己從英國王室到美國,在叛逆、冒險、窘境與尷尬中艱難成長的人生故事,甫問世,就以其驚人的坦誠、深刻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打破了“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非虛構書籍”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該中文版本由資深媒體?陳魯豫與“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堯聯袂翻譯。
《火旺》
狐尾的筆 著
花城出版社|長江新世紀,2024-11
《火旺》的主角李火旺原本是一名現代高中生,因頻繁產生幻覺住進了精神病院,他發病時,進入一個極其詭異的修仙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拜丹陽子為師,丹陽子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老頭,一心癡迷于用活人煉丹。幸運的是,李火旺結識了白靈淼等人,他用計殺死了丹陽子逃出山洞,開始在虛幻的世界冒險。
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一本通往奇幻世界的小說。
《長島》
[愛爾蘭] 科爾姆·托賓 著,柏櫟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群島圖書,2025-1
《長島》講述的是那些未被滿足,甚至未被意識到的渴望。這是一個關于婚姻中孤獨女性的動人故事,她回到曾經離開的地方和人群,重續最深厚的情感紐帶,回到她以為早已失去的生活方式和愛之中。
從《布魯克林》里背井離鄉的小鎮姑娘,到《長島》中兩個青春期孩子的母親,艾麗絲始終徘徊在漂泊與回歸、摯愛與痛失、個人的自由與責任之間,她仍然是那個聰慧沉靜的女主角,卻似乎更有主見和魄力了。恩尼斯科西小鎮上那些熟悉的面孔也輪番出場,交織出一部情感豐富的杰作。
《穿裙子的士,最動人的詩:葉嘉瑩百歲人生》
李云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文化,2024-12
葉嘉瑩之所以成長為一位優秀詩人,關鍵不在于她與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廣泛汲取了前輩詩人的精華,在詩歌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
本書以翔實的資料呈現葉嘉瑩先生的百歲人生道路,對其家族文化特質、各階段詩文中的生命體悟與心路歷程等進行較為系統地梳理與深入挖掘,力求展現其思想性情及學術道路的發展軌跡,總結歸納其詩教精神及啟示意義。
· END ·
整理丨刀鋒時間
編輯丨蘇煒
校對丨河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