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3日報道,俄羅斯、中國、伊朗和朝鮮等國家正在部署種類不斷增多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美國高超音速導彈防御能力已經落后,特朗普上任后,將很快對美國面臨的導彈威脅進行一次全面審查。
目前,美國不僅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處于落后,也缺乏有效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
美國雖然在2024年成功試射了“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但美國高超音速導彈在數量、成本、技術和應用等關鍵領域,與中國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同時,美國或難以有效控制高超音速導彈的成本,這或將會嚴重制約美國未來高超音速導彈的部署數量。
據美國國會預算處此前的估計,“暗鷹”導彈每枚價格已經高達4100 萬美元。但美國“戰斧”巡航導彈最新的采購價格已經高達3500萬美元,而“暗鷹”的性能遠超“戰斧”,研發和制造成本將也大幅超過“戰斧”。
美國目前也缺乏有效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在伊朗和胡塞武裝近期針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中,美國和以色列的防空和反導系統都難以應對伊朗和胡塞武裝的高超音速導彈。
例如,根據網絡視頻顯示,在一次空襲中,以色列同時用兩枚最先進的“箭式”反導導彈,均無法攔截一枚胡塞武裝的高超音速導彈。
而在導彈性能和數量方面,伊朗和胡塞武裝遠不能和中國相比,美國和以色列連伊朗的高超音速導彈都無法攔截,更難攔截東風-17、東風-26和東風-27等導彈。
美軍近期認為,為了應對高超音速導彈和彈道導彈的挑戰,美軍不但需要分散軍事基地,或還需要退到第三島鏈。近日,美國海軍學院(USNI)網站刊登文章,建議美軍得提前做好準備,在第三島鏈上建立新的軍事基地。
同時,美軍認為,由于高超音速導彈和彈道反艦導彈的出現,航空母艦未來將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目前,美國正在研發和部署能夠跟蹤高超音速導彈的衛星,美國和日本還在共同研發能夠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反導系統。但根據計劃顯示,即使研發進展順利,也要到2030年后才能投入使用,大規模部署的時間更晚。
同時,美國和日本研發的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反導系統,也或將面臨成本高昂和部署數量有限等一系列問題。
以“標準”-6防守導彈為例,2022年,美國國務院批準了向日本出售總額達4.5億美金的“標準”-6導彈的合同,根據合同內容,日本將分兩批購買32枚“標準”-6防空導彈,如果將雷達等系統的費用包括在內,平均每枚價格高達1400萬美元。
而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反導導彈性能要求遠高于“標準”-6防守導彈,成本也將會大幅增加。在實戰中,為了保證攔截效率,往往需要同時用兩枚以上的反導導彈攔截一枚高超音速導彈。
在美制武器成本近年持續飆升的背景下,到2030年,美國和日本共同研發的反導導彈的價格或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將會嚴重制約其采購數量和實際所能發揮的作用。
此外,由于高超音速導彈速度快,留給對方的反應時間極短,且耐高溫。激光武器在進行攔截時,所需要的照射時間較長,目前歐美國家在研的激光武器也難以有效攔截高超音速導彈。
因此,即使美國加速提升高超音速導彈防御能力,至少在2035年前,也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