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1483年—1544年),字道復,后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陳淳在山水畫、花鳥畫上均有所成就,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建樹頗高,也擅詩文、書法。陳淳最大的成就在于開拓了自沈周以來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新局面,將書法融入作品。陳淳也被后人推崇為大寫意花鳥畫的鼻祖之一。
陳淳的行草在風格氣質上更接近祝允明。喜歡連綿不斷,字間多牽絲引帶,大小輕重對比懸殊,節奏強烈,有排山倒海之勢。陳淳將畫法融入書法,用墨層次豐富,頗有畫意。陳淳行草的結字受米芾、楊凝式影響較深,書取側勢,字形偏長,上下伸縮,左右牽扯,變化莫測,似欹反正,善于“不齊”之中求“大齊”。陳淳在書寫過程中能很好地處理提按、方圓、正側、剛柔、擒縱、疏密等矛盾,最終達到和諧統一,進入“道”和“自然”的藝術境界。
陳淳此卷書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秋日,可謂其“絕筆”之作。此作粗看狂放不羈,實則字字有法,筆筆精到,在“法”的基礎上任情恣性,絕少敗筆,展現了書家的審美個性和用筆習慣。陳淳于卷首寫明:“越游數首,錄呈社中諸君子一笑。”
越游數首,錄呈社中
諸君子一笑
西風動
游興,鼓枻入水都。未
吊前賢跡,先聞長者呼。
肆筵依石洞,舉目見江
湖,才蹇難為賦,山靈冷
笑吾。
隨伴湖西去,言為
杰閣登。隔山江渺渺,拔地塔
層層。雨逐飛觴過,雲同望
眼凝。只須尋上榻,淹話有
高僧。
見說江潮至,轟轟殷
地雷。為哀逾峻嶺,且坐得高
臺。遠意通雲漢,閑情共酒
杯。詠歸出蘿徑,麋鹿不
須猜。
行行循石磴,不覺
到松顛。未具清風翼,疑登
辟谷仙。堪輿渾小矣,廟
貌尚巍然。何物供吟興,江
湖在目前
款識:甲辰秋日
白陽山人陳道復頓首
鈐印:大姚(朱)、陳氏道復(白)
~全卷~
明 陳淳 越游數首詩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29.5×530.5cm
紙本 行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