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還是“壓不住”自己回家的心情,美滯留太空宇航員發聲,“想回家”!
當然,這3個字對美國波音宇航員來說,能夠說出來,的確不容易,畢竟自己能不能回來,都是掌握在別人的手里,雖然說不太可能讓其永遠在國際空間站上,但這滯留的情況,導致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的感覺。
肯定滋味不好受,畢竟本身最初預計只需要執行8天的任務時間,結果變成了至少9個月,而且后續會不會存在變故,連自己都不清楚。
然而,對于長時間在太空的宇航員來說,其身體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加上這兩位宇航員,事前可能也沒有完全有這方面的準備,可能現階段身體所承受的壓力,已經不小了,為什么這樣說呢?下面就詳細看看。
想回家!美國宇航員也壓不住了
在2024年,美國波音星際客機飛船進行測試,將兩名美國宇航員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送到國際空間站,這是星際客機飛船進行首次的飛行測試,然而呢?
這兩位宇航員本身預計是在2024年6月14日返回地球,結果因為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等問題,導致返回一次又一次的延期。
同時,在波音,美國宇航局(NASA)共同打包票的情況之下,兩位宇航員在上面耐心等待。
并且波音加強了對星際客機飛船問題的根源尋找,希望能夠找到其問題的根本,結果給波音數十天的時間,地面,太空都進行了相關性的測試,這一下就懵了!居然找不到問題出現在哪里,這就尷尬了。
NASA,波音說得一次安全性的飛船,無法找到問題,那最終也只能讓宇航員換飛船乘坐,所以,為了安全問題,只能等待救援,最終波音星際客機飛船只能“空返”回地球。
而這也穩妥妥的打臉了NASA,一直與波音說安全,結果并不安全,飛船問題像掩蓋,但也不敢讓宇航員乘坐,要是造成了太空災難,那真的是“赴死”都不行了,肯定是穩不住的。
所以,NASA改變策略,打臉也就打臉了,讓宇航員等待龍飛船去接,最初不少人以為直接使用停留在國際空間站的龍飛船帶回來,結果呢?
不是,需要等待新飛船上去,將其帶回來,然而,飛船任務也是一拖再拖,最終好不容易等到了龍飛船,結果下一艘飛船沒有準備好,再次延長時間,以至于長達至少9個月了。
所以,這兩位美國宇航員只能繼續等待,這不,就出現了這一出戲了,在與NASA的現場視頻交談中,威廉姆斯和威爾莫爾與另外兩名宇航員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
但在精神好的狀態之下,也難以掩蓋自己想回家的心情,所以,也就直接說了——威廉姆斯稱,“最終我們還是想回家”,這說明什么?
兩位美國宇航員是真的想回家了,根本掩不住,難以掩蓋自己回家的心情了,但沒有辦法,NASA的決定就是改變不了。
所以,這一次發聲,也讓不少人看到了,真的是有點揪心,一切命運都是掌握在別人的手中,而不是自己,只有服從才行。
這也說明了,NASA的策略的確有點差,讓其等待這么久,有點過分了。
然而呢?對于太空的宇航員來說,越久越不是好事情。
為什么說停留太空越久,越不是好事情?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太空之中,承受的太空環境,會對宇航員的身體帶來影響,而且最初根本就沒有準備好需要呆這么久,包括后續還依靠貨運飛船運輸物資上去,你說他們的身體都達到要求了嗎?
雖然這一次也說精神很好,但對于太空的宇航員來說,身體上的變化,是避免不了的,這也是NASA否認不了的,太空越久,其身體變化會越大。
有什么變化呢?最為典型的就是骨骼方面的問題,在失重環境下,由于作用于人體下肢、骨盆、脊椎等承重骨的壓力減小,同時肌肉運動減少,對骨骼的刺激減弱,使貯存在骨骼中的鈣脫離骨基質,臨床表現為骨骼質量減輕,骨密度下降,導致航天員出現骨質疏松等癥狀, 這就是所謂的空間骨丟失。
宇航員在空間站待3個月和待幾天還是很不一樣,在天上待的時間久了,骨鈣加速流失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國際空間站生活6個月的宇航員,返回后確實呈現骨密度下降,脊柱骨密度平均每月下降0.9%,髖關節每月下降1.4%–1.5%,跟骨每月下降0.4%。
許多證據表明,在太空生活一個月,宇航員所損失的骨質,相當于患骨質疏松的老年婦女在地面一年損失的骨質。
這種骨質疏松一旦形成,即使回到地面的重力環境后也難以逆轉。因此,空間骨鈣丟失被列為長期空間飛行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之首。
所以,波音兩位宇航員在太空生活越久,其面臨的這方面問題,就越大,這不是好事情。而且,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一個令人擔憂的一面。
那就是——還會不會再次延期
的確,對于美國的航天任務來說,一直似乎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而這一次雖然公開說,延期一個月,但相對來說,這后續是否出現繼續延期,這還說不準。
雖然兩位宇航員有吃的,有住的,在國際空間站看上去沒有什么問題一樣,但終究也并不是完全的好事情,因為時間不等人,如果能夠早點回來,肯定想回來,不然這一次,美國宇航員也不會表達自己想回來的心情。
所以,還會不會延期,沒有人知道,這也將是被困國際空間站的兩位宇航員,最大的考驗,可能需要時刻準備,還有可能會再次被延期的風險。
真的是,不少人可能撞破腦袋都沒有想到,波音宇航員居然會出現這樣的局面,畢竟在發射前NASA,波音都說要創造歷史,一切安全。
結果是上去了,就回不來了,一聲感嘆啦,美國這航天任務做的,的確是顛覆認知了,可以書寫一筆美國的太空被困歷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