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第二套郵票《核工業70周年》發行量終于公布了,竟然是610萬,比大家預測的多出130萬。
之前網傳481.15萬,其實也并非空穴來風,主要從贈送版和小本票減量20%來計算,2024年12套大版最低600萬,那這樣一來,減量20%,不就是480萬了!
但事實卻是超發了130萬,這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生肖贈送版幾乎是不進任何產品冊的,年底郵政所出的零售版年冊也是不含贈送版的,所以發行量可以做到更低,僅414萬;小本票同理,除了有幾萬零售的量,少量產品冊含有之外,小版預訂都沒有了,大部分零售年冊也是不帶的,發行量可以降至387萬。其他套票是不是可以按照這個減量幅度來發行呢?
如果僅滿足剛需,即預定量+零售量+首日封+庫存+產品冊,480萬是絕對夠用的,即使450甚至400萬也是夠用的。既然夠用為何郵政不能按需發行呢?非得多發一百多萬。
截止到目前按需定量發行的郵票其實只有一套,那就是西游記第五組雙聯張,在網廳預售了4個多月,最終發行量幾乎就是網廳預售的量,39.995萬枚。這應該說是郵政的一大進步了,以需定量。
但要知道,西游記雙聯并非一個常規預訂品種,其實連都短腿都算不上,是專供會員的,這次的預售還是一個會員可以預訂3個。更重要的是前些年的會員特供雙聯張已經爛大街了,到了沒人要的程度,以至于連續多年會員張深度打折,發行量也由最多320萬降至100萬,盡管如此,雙連張銷量依舊不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郵政才肯以需定量,預訂39.995萬,那就發這么多,這也使得這套票沒有打折,而且全部售出。這僅僅是個會員特供,郵政其實并未指著這個賺多少錢,只是想給會員提供一個相對特殊的郵品而已,算是一個小福利。
涉及到紀特郵票,郵政可不想這么搞。如果按需發行,可能連400萬都用不了,假如采用西游記雙聯的形式銷售,也許連200萬都賣不掉。發行量大幅度減少只能把利潤分給預訂戶,只要自己手里無量,郵票上漲與否就與郵政沒有關系了。
客觀來說郵票印量越大,郵政利潤越高,畢竟印刷成本低的可憐,而郵票消耗量更是少的可以忽略不計,印郵票相當于在印人民幣,自然越多越好。
前幾年贈送版的發行量都是520或530萬,今年降至414萬,在這個的前提下,郵政竟然沒有給套票減量。明明預定量減少了,為何發行量不跟著減呢?郵政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都想分杯羹,手里有量就能掌控市場。
除此以外,要是一步到位減至480萬,后面可能也就沒有什么減量空間了,還想耍猴呢,沒有了籌碼如何耍你?
610萬應該不是今年的最低發行量,核工業屬于企業票,相對來說原核工業部本部以及其下屬單位應該會統購一部分,這也造成發行量會有所增加。
相信后面的票應該會有不少降至600萬以下,但今年套票480萬可能性不大。小型張發行量應該能降至470萬左右。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郵海浮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