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視角做有溫度的汽車新聞
1月13日,隨著寶馬中國公布2024年銷量表現,三大德系豪華車企寶馬、奔馳和奧迪(BBA)的銷量數據已經全部出爐——
有點“烏龍”的是,1月10日,奔馳宣布2024年向中國客戶交付了超71.4萬輛新車(含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及輕型商務車),再次問鼎年度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并再度蟬聯中國市場百萬級及以上豪華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而隨后寶馬發布數據,2024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交付714,530輛BMW和MINI品牌汽車(只計算乘用車且沒有包含勞斯萊斯)。其中,BMW品牌蟬聯中國豪華乘用車年度銷量第一;BMW M高性能車型榮膺細分市場銷量第一;BMW X家族過半的核心產品銷量在各自豪華SAV細分市場位列第一;全新BMW 5系2024年第四季度保持月銷過萬;BMW和MINI純電動車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7.7%,占集團在華整體銷量15%;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新能源車已超過40萬輛。
與奔馳同一天,一汽奧迪也發布業績,2024年總銷量達到611088輛,其中國產車燃油車銷量為550136臺,位列國產燃油車豪華細分市場份額的榜首。如果加上上汽奧迪,奧迪集團在華銷量為65.4萬輛,與第一名的差距,也從2023年的13萬輛縮小到6萬輛。
有人對比三張銷量海報發問:到底誰才是2024年銷量冠軍?
事實上,幾百臺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于在輿論場上“丟掉話筒”、且總被中國新勢力車企“摁在地上摩 擦”的BBA而言, 2024年的業績足以說明,三家都是自己的“真心英雄”和“無冕之王”。
因為,這樣硬核的業績足以說明——所謂的“秒殺BBA”還處于口嗨階段。來勢洶洶 的新勢力,目前依然艱難地在向月銷過萬、月銷兩萬的目標奮進,而最常被拉出來做對標的BBA們,則繼續以讓新勢力們望塵莫及的年銷量,證明“你大爺依然是你大爺”。
而奔馳,在此次年度溝通會上,也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辟謠了很多外界的傳聞,并以為題,將其發在官方微信號上,體現了其在面對流量的誤解時的坦蕩。比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就公開表示:“豪華絕不是一輛車,或者一兩代車能構建的。凡奢華美物必有故事傳承,凡奢華美物必定表里如一,凡奢華美物也必將風格永存。豪華需要大家的長期認知,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積淀。”
我看到,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在段建軍這段話的視頻切片上點了個贊。
而他在回應“過去大家說奔馳代表豪華,寶馬代表操控,奧迪代表科技,但現在新勢力在這些方面都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時也表示,科技分為硬科技和軟科技,硬科技包含機械部分和電控部分,新勢力的軟科技是指座艙和自動駕駛,奧迪有很多硬科技的創新,比如第一個左舵車、V8和民用四驅等。“今后我們所有的車,既有硬科技,又有軟科技,我們一定是最懂中國用戶的國際豪華品牌。”
這個回答,同樣不卑不亢。
一直以來,三大德系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都是“亦敵亦友”的關系,雖然在市場上也互相廝殺,但從不在輿論場上貶低對方,甚至常常在一些關鍵節點上“致敬對手”,比如讓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奔馳CEO蔡澈退休時駕駛敞蓬寶馬拍了個有趣的短視頻,寶馬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奔馳一生,寶馬相伴”并@了奔馳,奔馳隨后轉發并寫道:“寶馬相伴,奔馳一生”。再比如2023年寶馬百年誕辰時,奔馳發文稱:“感謝100年來的競爭, 沒有你的30年好孤獨”,然后寶馬回敬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看過這種高級的“互黑”,再看當下市場上“**萬之內最好”、“強得飛起”、“遙遙領先”等表述,就會明白——豪華,從來不僅僅是配置的堆砌,更是克制、是格調、是骨子里和精神上的文化修為和價值體現,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氣度和君子之風。
這些,是裝不出來的,需要時間的積淀。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多次為自己說過“不理解為什么還有人買燃油車”而公開道歉,但目前輿論場上,依然有波濤洶涌的言論是:“為什么要買BBA這樣的雜牌車?”
中國品牌借助智能電動化實現質的飛躍,是不爭的事實。但多數中國新能源品牌,其產品還未經歷時間的考驗,其體系能力還很脆弱,甚至資金還主要依靠外部融資,在這種情況下,實力強、運氣好的能夠熬過這輪淘汰賽,但多數車企不得不面對“朝不保夕”的殘酷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花時間去貶低別人,不如聚焦所有資源向內看,爭取活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最近一段時間,我跟寶馬中國有多次交流。盡管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他們被惡意推上過幾次熱搜,但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依然多次來華,努力踐行將中國市場作為“第二故鄉”的承諾,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而且攜手中國力量、以中國速度、中國式創新,來增強寶馬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在他看來,駕駛樂趣不僅僅是馬力和動力這么簡單,如何駕馭動力、精準操控才是關鍵。另外,高科技也應該是隱藏的(Shy)科技,而不是配置的簡單堆砌。
所有的這些理念,在今年CES的寶馬展臺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寶馬全球首發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BMW首創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重新定義人機交互。
其中,BMW首創全景iDrive涵蓋眾多交互“黑科技”,包括行業首創視平線全景顯示、3D抬頭顯示、超感智控方向盤以及BMW首創向心中控4個車內交互界面;而其自研的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可最大程度發揮出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的交互能力。
據悉,寶馬自研的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高達70%源代碼在中國開發和優化,同時,在中國,寶馬還攜手國內生態,將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融入BMW智能個人助理,大幅提升智能座艙的信息檢索和系統響應能力,旨在融入中國用戶全方位的數字化生態體驗。
過去一段時間里,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剛剛成立的新勢力品牌都能做的事(智能座艙),BBA這樣的百年豪華品牌為何卻總是做不好?
寶馬用在CES上發布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對于BBA這樣的豪華品牌而言,他們認為用戶信息是非常高等級的機密,不太可能與供應商共享,或者隨便交給第三方供應商去做適配,這就決定了,他們要走自研這條更漫長但可控的路徑。
據了解,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基地,在北京、上海、沈陽和南京均設有研發中心。其中,中國團隊在寶馬數字化座艙的開發和優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確保了寶馬車型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和寶馬一樣,奔馳近年來也不斷加深本土化合作,并加速提升中國研發團隊在全球體系中的比重。過去5年,奔馳在華的研發投入達105億元人民幣,研發團隊增至2000人,主要投入于電動化和智能化等前沿研發領域。目前,奔馳依然在擴建中國研發團隊,尤其以軟件和智能座艙團隊為主,目的是讓中國團隊承擔更多MB.OS的軟件研發任務。
可以預測的是,隨著今年下半年奔馳MB.OS系統的上車、奧迪全系搭載華為智駕車型的上市,以及2026年寶馬新世代車型的國產上市,德系豪華“三劍客”都正式補齊智能化的短板,再次以全新的姿態參與國內豪華車市場的競爭。
那么,屆時國內豪華車市場又將呈現出怎樣的競爭格局呢?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