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達到10年來最高水平,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99%以上為甲型H1N1流感亞型(簡稱“甲流”)。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相比普通感冒,甲流的傳染性更強、癥狀也更為嚴重,二者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普通感冒一般不發熱或低熱,沒有全身性癥狀,自愈時間快(5~7天),并發癥少。
而甲流的主要癥狀之一就是突然的高熱,且反反復復、難以退燒;此外還伴有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咽喉痛等,發病7日典型癥狀如下圖所示:
圖源:洛南疾控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眼結膜充血、腹瀉、嘔吐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前不久就有“甲流后發燒一查變成病毒性肺炎”新聞引發熱議。
甲流來勢洶洶,出現相關癥狀者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臨近春節,沒有中招的也不要掉以輕心,中醫講究“防未病”,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近期就發布了冬季流感預防方案:
圖源: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
流感頻發,成人可以連續5日煎服金蓮花、薄荷、黨參、沙參、蘇葉、生甘草代茶飲,兒童則建議以大青葉、薄荷、炒山楂、菊花、陳皮、蘆根煮水連服5天。
小懂在中藥網上一查,這當中好幾味藥材(金蓮花、薄荷、沙參、生甘草、大青葉、菊花、蘆根)有清熱瀉火之功,這其實也是茶葉主打的功效之一。
明朝著名藥圣李時珍認為“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在其所撰寫的《本草綱目》便提及茶的功效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唐代大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也給予茶葉極高的評價:“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茶葉清熱瀉火、治百病之功與其內含的天然物質脫離不了干系。
現代諸多權威茶學文獻及科學研究均證實茶葉中富含的茶多酚,可以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阻斷自由基與大分子物質的結合,提高人體內源性抗氧化能力。
活性高、殺傷力強的自由基號稱“萬病之源”,進入人體會攻擊、損傷細胞組織,通過茶多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減免細胞組織受損,與古人所說的“茶為萬病之藥”相符。
此外,當代茶學專著《茶文化與茶健康》一書表明茶葉中特有的茶氨酸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肝臟排毒、鎮靜安神、改善睡眠等效用,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自古以來,以茶為藥、以茶入藥治病者多不勝數,藥茶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如今也有提取茶多酚劑、開發茶氨酸藥品等用于臨床醫學治療……
祁門安茶
說了這么多,到底喝什么茶有助清熱瀉火、防治甲流呢?黑茶中的低調小眾的祁門安茶,曾一度暢銷于高溫高濕、悶熱難耐的兩廣、港澳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
正因安茶具有祛濕、清熱、解毒之功,早于清朝時就借“六安茶”之名享譽京城,原產地祁門蘆溪鄉還流傳著“人有六氣(風寒濕暑燥熱)六腑,六安意為「安六氣養六腑」”
彼時主售安茶的茶號亦常在茶票中言明“居熱帶者尤能消瘴疫”、“降濁升清”、“避疫除瘴”等字句。祁門安茶也因為突出的藥效被稱為“圣茶”、“奇茶”。
在缺醫少藥的古代,以“安茶”作藥引時有多見,而關于安茶入藥的最早記載見于明朝屠隆編撰的《考槃馀事》,曰:“六安品亦精,入藥最效。”
清朝名將年羹堯、雍正帝敦肅皇貴妃(熱播劇《甄嬛傳》中的華妃)之兄年希堯精通醫術,生平收集了諸多治病藥方輯成《集驗良方》六卷、《本草類方》十卷傳世。
當中不乏以安茶入藥治天花癥的方劑:“有異傳終身不出天花法,用金銀花揀凈七兩,六安茶真正多年陳者三兩,共為粗末,沖湯代茶,每日飲數次,終身不出天花,雖出亦稀,極驗。”
潛伏期長、傳染性強的天花屬于痘病毒的一種,通過呼吸道和飛沫傳染,在古代早期被視為不治之癥,感染天花病毒的初期典型癥狀之一就是發高燒。
清中醫學者、本草學家趙學敏補充、訂正的《本草綱目拾遺》不僅收錄了年希堯鉆研出的治天花藥茶方,還添加了安茶的批注:“此茶能清骨髓中浮熱,陳久者良。”
這也實錘了醫術精湛的年希堯沒有開錯藥方,陳年安茶的清熱功效正好對癥天花的熱癥!有關安茶入藥的記載也見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傅宏鎮主筆的《祁門之茶葉》:
“紅茶之外尚有安茶之制造??如南鄉(蘆溪)孫義順之產品,有百余年之歷史,在兩廣頗負盛名,嶺南郎中方珍(人名)常用安茶作藥飲,亦可見珍貴,固也有相當之價值……”
另據《安茶史話》一書記載,而今在廣冬民間還有囤陳年老安茶、治暑熱感冒的土方子;安茶外包裝的箬葉煮水飲用,也有助舒緩喉痛聲啞等癥狀。
近期,也有一位中招甲流的茶友跟我們分享了每日用祁門安茶搭配金銀花煮著喝,逐漸緩解了流感引起的不適癥狀,預防流感不妨可適當喝些老安茶。
老白茶
眾所周知,白茶一直以來都以“陳”為貴,素有“一年茶、三年養、七年寶”之說,通常存儲年份越佳,養生效用越突出,也是預防流感的上好茶飲之一。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綜合性科普大報《保健時報》曾指出:老白茶對慢性咽炎和伴有發熱癥狀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對感冒咳嗽效果明顯。
這有賴于白茶低溫長時間萎凋、不炒不揉的獨特工藝造成了有別于其他茶類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黃酮物質組成,尤其是黃酮物質含量最為豐富。
在湖南農業大學楊偉麗教授以同一鮮葉原料制成不同茶類的實驗中發現,白茶除了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黃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
尤其是黃酮類物質含量一騎絕塵,相比其余五大茶類高出了14.2~21.4倍,對比未加工的鮮葉也升高了17.2倍,這也為白茶抗炎消火等功效奠定了物質基礎。
另有相關專家以1年、6年、18年的白茶展開實驗研究對比后得出結論:隨著貯藏年份的不斷增加,白茶在抗炎方面的功效就越發突出。
土生土長的福鼎白茶人也沒少和我們分享當地人冬天不慎感冒、發熱之時,都愛煮一壺上了年份的陳年老銀針喝,一杯下肚發汗、散熱,身體輕快不少。
綜上所述,流感爆發期喝祁門安茶、老白茶預防都是不錯的選擇。但飲茶預防也不能一通亂喝、毫無節制,無論飲用什么茶類主要講究一個“適”字!
體質適宜:孕婦、失眠等特殊體質人群不建議多飲茶,或直接不飲茶。
飲茶適量:茶葉中的咖啡堿強刺激、強利尿,過兩飲茶容易造成失水過多,或引發心慌、頭暈等不良癥狀。
時間適當:臨睡前或空腹時最好不要飲茶,以免造成失眠、茶醉等負面影響。
茶湯的溫度、濃度適合:溫度過高的燙茶(>60℃)、及濃茶都不利于健康,溫茶淡飲最養人!
飲茶好處雖多,更多的是在于“防”,而不在于“治”。民間流傳的治感冒、發燒的茶方也主要是輔助治療作用,病情嚴重者切勿過于依賴飲茶,及時就醫治療為妥!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2024年北京冬季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
[2]《茶文化與茶健康》(第2版),王岳飛、徐平主編;
[3]《安茶史話》,鄭建新(著)
[4]《感冒初期多喝茶》(保健時報《康復》專欄 | 2019年第2期)
[5]《加工工藝對不同茶類主要生化成分的影響》,楊偉麗、肖文軍、鄧克尼(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7(5):384-386.)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