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杜公祠的蠟梅開花了,不少朋友準備去尋幽賞花。如果單單逛一個杜公祠,多少有些可惜。因為杜公祠所在的這條路上,真的藏著不少人文古跡。
這就是一聽名字就很有歷史的——樊川路。
樊川是什么地方?
簡單說吧,這其實是“夾”在長安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的一條長約15公里的平川,潏河穿流而過,自古便是一個土肥水美、風景優美的好地方。
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之后,便把這塊地封給了大將樊噲作為食邑,“樊川”也因此姓了“樊”。漢唐時期,樊川便已成為長安城南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地,很多達官貴人都在這里建了“別業”,其中最有名的是韋后及韋安石為代表的韋氏家族和杜如晦為代表的杜氏家族,“杜曲”和“韋曲”這兩個地名的由來,正是源于這兩大家族。
這樣的風景如畫之地,自然也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與修行之士,讓樊川成了“詩川”,也成了佛教文化的繁榮之地。
現在,位于長安區韋曲街道的樊川路,便成了感受古樊川人文與風景的一條通道。
樊川路北起“樊家什字”,南至“韋兆中學”,沿途遍布人文古跡,其中不乏世界級景點。自駕游自然可以,不過,這條路也很適合坐公交旅行。
735路公交線路,從長安韋曲“樊家十字”到“秦嶺庫峪停車場”,線路全長32公里,共設有51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路線,都是行駛在樊川路上的。
如果你是位人文旅游愛好者,絕對值得花一天時間坐著735路公交車逛一圈!
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D口出站,步行十來分鐘就可以到735路“西寨十字”的公交車站。在這里等車,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近到遠游覽。
第一站:楊虎城陵園站
眼下蠟梅花開,咱們先去杜公祠逛逛。杜公祠所在的這一站叫“楊虎城將軍陵園”,下車之后上塬,走上十多分鐘就能到。
杜公祠,也叫杜甫紀念館。杜甫在長安少陵塬、樊川一帶生活過很多年,到了明代,人們為了紀念他修建了這座祠堂。不過后來幾經大火,這個杜甫紀念館是1960年之后的新建的。
雖然紀念館內古跡不多,但古木繁盛、環境清幽。其中,三株兩百多年的的蠟梅樹,是西安最古老的蠟梅樹。眼下正是蠟梅花開的時節,適合尋古賞花。
杜公祠旁邊還有牛頭禪寺、楊虎城將軍陵園,可以順道游覽。
第二站:長安師范站
從長安示范站下車,可以去探訪華嚴寺。華嚴寺是佛教華嚴宗祖庭,距今1400多年歷史,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寺內有兩座寶塔,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站:新村站、王莽路口站、桃溪堡站、杜曲鎮站、夏侯村站
這幾個站點,同樣經過人文厚重之地,大家可以根據喜好選擇性參觀。
新村站:附近塬上有淳風觀,是紀念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的道觀。
王莽路:傳說王莽當年追劉秀的時候路過此地,留下過不少故事,也留下了王莽路、王莽村、王莽街道等地名。
桃溪堡:唐代詩人崔護筆下的那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故事發生地。
杜曲:城南望族杜氏家族的駐地,鎮子上有杜甫文化紀念館。
夏侯村:三國曹操手下的一名大將夏侯惇的故里就在這里,村口現在還立有一尊夏侯惇塑像。坐公交車的時候可以看到。
第四站:興教寺站
值得重點參觀的一處人文勝地,古寺之內還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同樣是免費開放。
興教寺是佛教法相宗祖庭、“樊川八大寺”之首,同時也是玄奘大師的長眠之地。2014年,寺內的興教寺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因為地處西安城郊,興教寺雖然名氣很大,但游人并不多。這里的寧靜和清幽,很適合靜心游覽、尋幽訪古。你絕對會不虛此行!
整條游覽線路的景點都是免費的,其中杜公祠需要刷身份證入園,每周一閉館。目前楊虎城將軍陵園在修繕中,具體不知道何時開放。
有時間,來趟公交游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