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12月,由北京信用學會主辦,北京信用學會司法公信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作為支持單位的司法公信建設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司法公信建設與司法現代化”,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主席程曉璐、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特聘顧問黃永維出席并作主題發言。
本篇是黃永維老師以“如何更好的建設司法公信力的七點思考”為主題的發言,經事后修改、整理后刊發,以饗大家。
作者:黃永維,來源:星來律師
黃永維老師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法學界同仁: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在這個匯聚了眾多法律界精英的學術研討會上,與大家交流、學習。大家的發言我都贊同。我在法院系統工作了四十年,深知司法公信力是我們永恒追求的目標,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會的基石,是穩定和發展的前提。
對于如何更好的建設司法公信力,我想從七個方面,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重大案件的社會影響力
重大案件往往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深遠的法律意義。我們要高度重視重大案件的審理工作,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任何一個程序處理不當,都會造成嚴重的負面輿情,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通過公開、公正、透明的審理過程,展示司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樹立司法公信力。同時,重大案件的審理結果還能為類似案件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鑒,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注重保護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民營企業家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對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當地處理民營企業的案件會產生廣泛的負面影響,比方說,遠洋捕撈問題,沸沸揚揚,莫衷一是,我們要為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而積極努力,依法公正審理涉及民營企業家的案件,堅決打擊侵害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法律宣傳和教育,提高民營企業家的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為他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
三、注重個案中實體證據的審查
在司法實踐中,每一個案件的實體證據審查都是檢驗司法公信力的試金石。我們必須堅持“證據裁判原則”,確保每一份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得到嚴格審查。這要求我們在技術偵查、證據保全、法庭質證等環節不斷創新和完善,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證據收集、固定、審查的效率與準確性。同時,加強法官的培訓,提升依法執行程序法的自覺性,提升其對復雜證據的辨析能力,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經得起事實和邏輯的推敲。
四、注重提高司法效率
遲來的正義非正義。我們要在確保公正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司法效率。通過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充實員額法官隊伍、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審判效率、完善案件管理制度等措施,縮短案件審理周期,降低訴訟成本,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溫暖。
五、注重提升辦案質量
辦案質量是司法公信力的生命線。我們要加強司法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和辦案能力。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審判監督和管理,完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機制,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得到公正、準確的審理。通過高質量的辦案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尊重。
六、注重優化法院內部的人才結構
人才是司法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要注重培養和引進高層次法律人才,優化法院內部的人才結構。通過完善選拔任用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激勵措施等,激發廣大司法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七、注重加大司法公開力度
司法公開是提升公信力的另一重要途徑。通過在審判執行環節采取多項公開措施,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使司法活動更加透明。這不僅增強了公眾對司法過程的了解和信任,也促使司法機關更加謹慎、公正地行使職權。此外,加強法律釋明工作,讓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理解判決背后的法律邏輯和價值取向,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一環。
最后,司法公信力的建設離不開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共同努力。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法學學者等,雖角色不同,但共同肩負著維護法律尊嚴、促進社會公正的使命。我們應當加強交流與合作,通過案例研討、學術論壇等形式,增進共識,提升專業素養,共同營造一個尊重法律、信仰法治的良好氛圍。
謝謝大家!
作者簡介
黃永維
.黃永維
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
特聘顧問
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特聘顧問,1982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學院。曾任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國家法官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現任中國行為法學會總監事。在任最高人民法院審監庭副庭長期間主持了河北聶樹斌強奸殺人案、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強奸殺人案前期的復查工作,親自辦理和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糾正了若干件冤假錯案,主持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刑事再審案件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檢察機關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出版了專著《中國減刑假釋制度的現狀和未來》,合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在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期間,主持起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訴訟案件一并審查規范性文件的司法解釋》,審理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重大疑難行政訴訟案件。
(盛學友,民革黨員,資深法治媒體人。從事法治記者30多年,采訪全國兩會10多年。作品曾獲中央省市級獎項。事跡被央視、經濟日報等全國多家媒體報道。)
往期部分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