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畜共居的村莊黃沙梁,閑人劉二zui大的樂趣就是在村里游逛:他跟蟲子玩,看別人勞動,問候枝頭的小鳥,欣賞一朵花的微笑;他體會老鼠的艱辛,感受牛馬的力量,看風把影子吹斜,丈量一場風有多遠。他到誰家去從來不推門,等風把門刮開,然后進去,風又會把門關上。每天zui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早上站在村頭,獨自迎接日出。
他從一棵樹木的枯榮領悟到生死無常,從一只鳥的哀鳴聯想到祖先的命運。劉亮程汲取東方數千年詩意傳統,開辟精神棲息地的文字王國,成就迄今無可超越的中文經典。
02
《吃瓜時代的兒女們》是著名作家劉震云暌違五年的又一力作。
四個素不相識的人,農村姑娘牛小麗,省長李安邦,縣公路局長楊開拓,市環保局副局長馬忠誠,四人不一個縣,不一個市,也不一個省,更不是一個階層;但他們之間,卻發生了極為可笑和生死攸關的聯系。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穿越大半個中國打著了。于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深陷其中的人痛不欲生,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卻樂不可支。
劉震云用老辣之筆,剖析了吃瓜本質;用慈悲之心,探尋了荒誕底線。
03
《在細雨中呼喊》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文本,是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力作。小說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对诩氂曛泻艉?》的結構來自于對時間的感受,確切地說是對記憶中的時間的感受,敘述者 天馬行空地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三個時間維度里自由穿行,將憶記的碎片穿插、結集、拼嵌完整。
04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故事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05
私生女瑪麗雅姆在父親的宅院門口苦苦守候,回到家卻看到因絕望而上吊自殺的母親。那天是她十五歲的生日,而童年嘎然而止?,旣愌拍冯S后由父親安排遠嫁喀布爾四十多歲的鞋匠拉希德,幾經流產,終因無法生子而長期生活在家暴陰影之下。
十八年后,少女萊拉的父母死于戰火,青梅竹馬的戀人也在戰亂中失蹤,舉目無親的萊拉別無選擇,被迫嫁給拉希德。兩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帶著屬于不同時代的悲慘回憶,共同經受著戰亂、貧困與家庭暴力的重壓,心底潛藏著的悲苦與忍耐相互交織,讓她們曾經水火不容,又讓她們締結情誼,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騙局終有被揭穿的一天……
她們將做出如何的選擇?她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關于不可寬恕的時代,不可能的友誼以及不可毀滅的愛。《燦爛千陽》再次以阿富汗戰亂為背景,時空跨越三十年,用細膩感人的筆觸描繪了阿富汗舊家族制度下苦苦掙扎的婦女,她們所懷抱的希望、愛情、夢想與所有的失落。
06
海子,精英和大眾都愛他,官方和百姓都愛他。海子的詩,還存在于婁燁的電影、高曉松曉說、周云蓬《九月》,俞敏洪演講、撒貝寧和白巖松的朗誦、柴靜采訪、汪峰《流浪》。其實不需要這些名字來證明什么,只是希望這些名字讓海子的詩走向更廣闊。
華語世界超過10億人次閱讀,需要一讀再讀的經典。
一 個閱讀詩歌的人要比不讀詩歌的人更難被戰勝。(198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瑟夫?布羅茨基)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活在這 珍貴 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
-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
-當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也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雨是一生過錯,雨是悲歡離合
-該得到的尚未得到 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07
這本雜文隨筆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識分子的處境及思考,社會道德倫理,文化論爭,國學與新儒家,民族主義等問題;包括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出來的各種真知灼見,涉及科學與邪道,女權主義等;包括對社會科學研究的評論,涉及性問題,生育問題,同性戀問題,社會研究的倫理問題和方法問題等;包括創作談和文論,如寫作的動機,作者的師承,作者對小說藝術的看法,作者對文體格調的看法,對影視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書評,其中既有對文學經典的評論,也有對當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還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雜感以及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評點。
08
《活法》是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經歷了14年的市場考驗,銷量穩居成功勵志類圖書前列,國內銷量超400萬冊,各平臺評論數超100萬,成為改變無數中國人命運的心靈讀本。此次推出的《活法》在尊重老版的基礎上,對圖書內容和封面版式都進行了細節調整,滿足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
《活法》是理解稻盛哲學,完成自我心靈轉變的一把鑰匙,也是企業迷茫中,找尋生存之道的力量之書。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富裕、內心卻總處于一種不安之中,原因何在?稻盛和夫認為,正因為我們不愿嘗試徹底思考為人的活法,才導致當今社會的混沌情況加深,未來更看不清,本書作者通過自己的實踐指導我們: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悅,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實人生。
09
永恒經典,歷久彌新的思想,個人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課,組織變革成功的專屬行動指南。30年來,影響指導了幾代數億人的人生。領導和CEO的案頭必備,職場精英和學生必讀書,教育家和父母的經驗之源;不分年齡、職業,按照“七個習慣”原則一步一步學習、改變,將因改變帶來無限機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周年紀念版)》是一部永恒經典,里程碑式的著作——高居《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排行榜之首長達30年,總銷量超過4000萬冊,在全球140多個國家以40種語言出版。常年穩居中國各大新華書店、當當、京東、亞馬遜暢銷排行榜前10名,風靡全球,影響力覆蓋幾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30周年紀念版)》被評為“有史以來zui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圖書之一”,“中國60年來zui具影響力書籍”。
超值奉送“七個習慣行動建議和付諸行動”實踐方案,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和掌握,價值堪比36000元的柯維現場培訓課。
“七個習慣”在140多個國家廣泛傳播,《財富》雜志100強中的90%和世界500強中的75%的企業,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無數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軍隊以及教育部門, 每年全球近百萬人次參加“七個習慣”的培訓,柯維的思想和方法幫助數以千萬計的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捌邆€習慣”給人們特別是管理者和領導者帶來一場意義非凡的變革,對全世界學生的影響將在十年之內顯現,甚至改變一個國家的強大。
10
尼采有句名言:“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堅強。”正如人體骨骼在負重和壓力下反而會越發強壯,謠言和暴動在遏制和鎮壓下反而愈演愈烈一樣,我們生活中的許許多多事物也會從壓力、混亂、波動和動蕩中受益。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所定義的“反脆弱性”,是那些不僅能從混亂和波動中受益,而且需要這種混亂和波動才能維持生存和實現繁榮的事物的特性。在《黑天鵝》中,塔勒布向我們揭示了極其罕見而不可預測的事件如何潛伏在世間萬物的背后,而在《反脆弱》中,他極力為不確定性正名,讓我們看到它有益的一面,甚至證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他還建議我們以反脆弱性的方式構建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反脆弱性是一個超越復原力和強韌性的概念。復原力只是事物抵御沖擊,并在重創后復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則進一步超越了復原力,讓事物在壓力下逆勢生長、蒸蒸日上。
此外,反脆弱性能對預測錯誤免疫,也可以免受有害事件的影響。為什么城邦制國家優于集權制國家?為什么負債會置你于不利境地?為什么我們所說的“效率”并未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效率?為什么政府行動和社會政策總是保護強者而傷害弱者?為什么你應該在開始工作前就寫好辭職信?為什么“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本書涵蓋了諸多議題,包括試錯法、生活中的決策、政治、城市規劃、戰爭、個人理財、經濟體系和醫學領域。除了布魯克林的胖子托尼的市井智慧,源自古羅馬、古希臘、閃米特與中世紀的聲音和經驗也如歷史遺珠般貫穿全文,閃爍著令人深省的智慧之光。
本書是引導我們在黑天鵝的世界中持續生存下去的行動指南。
11
《把信送給加西亞(修訂版)》介紹了1898年,美西戰爭中,英勇無畏的中尉羅文只身一人進入古巴,紿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送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他沒有任何推諉,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100多年來,羅文的事跡通過《把信送給加西亞(修訂版)》的出版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成為敬業、忠誠、勤奮的象征,成為永恒商業精神的典弛與象征。
12
※ 華爾街投資大神、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人生經驗之作
作者瑞·達利歐出身美國普通中產家庭,26歲時被炒魷魚后在自己的兩居室內創辦了橋水,現在橋水管理資金超過1 500億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過450億美元。達利歐曾成功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現在將其白手起 家以來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則公開。
※ 多角度、立體闡述生活、工作、管理原則
包含21條高原則、139條中原則和365條分原則,涵蓋為人處事、公司管理兩大方面。此前從未有過的逐一詳細解答,配合達利歐多年來的各種實例和感悟。任何人都可以輕松上手實踐。用以指導橋水日常管理,是橋水的員工手冊,幫助橋水屹立40余年不倒,經受住了現實考驗。
※ 半個金融圈、投資界、管理層都在期待簡體中文版
2010年起,簡略版的原則被放在橋水官網上,至今共計被下載了超過300萬次,無數企業、管理者、職場人士爭相閱讀。
※ 適合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
從為人處世、理解現實到日常工作、企業管理,覆蓋管理者、普通白領、一般大眾。所提煉的原則,也包括投資方面的感悟、公司治理、人類進化等,合適多層次、多領域的讀者閱讀。
13
名古屋市郊的一片雜木林和一居小木屋,是津端夫婦的夢幻田園。
為圓妻子的田園夢,酷愛帆船和航海的修一停泊在這塊鄉間土地,親手搭起木屋,開辟菜園,從此與太太英子遠離都市,在春種秋收中一任四季更迭。英子則無微不至地照料著修一的生活起居,連早餐都要準備十種小菜,用“彩虹食材”搭配出營養又美味的料理……同時,她始終沒有忘記修一收藏在心間的航海夢。終于在八十八歲那年,修一再次回到惦念許久的塔希提島。而剛一啟程,他便開始想念留在家里的英子了,“她一個人多孤單啊?!?/p>
在兩人幾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護下,如今的菜園四季果實累累。菜園和木屋連接起來,仿佛修一喜愛的大型帆船,正中立著的旗桿上,各色旗幟隨風搖曳。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那并不耀眼的晴空暖陽,恰似你日復一日的長情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