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公布非農數據強爆炸了,預期16萬,實際卻達25.6萬,萬眾期待的降息周期沒等來,反倒是利率越交易越高,再等等搞不好加息周期先開始了
十年期美債利率也飆升到了4.76%,比去年還高了整整100BP,美元指數近一個季度漲幅達10%,可以說是直接掃蕩了全球各國的貨幣…
而作為全球利差最大之一的中美兩國,在持續的高血糖、低血壓博弈之下,最終以一方被吊打而結束,與此同時,一場新的外匯風暴已悄然來臨。
在看下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盈透離岸rmb融資的利率,真的很扎心~
融資70萬以內,年化利率為10.2%(BM+4%),如果3500萬以上可以再優惠打個折,降低到8.2%,
ps:BM為基準利率,盈透采用的是離岸rmb的香港銀行間拆借利率(HIBOR)
然后呢,我又看了盈透的日元貸款利率,喏如下:
融資1100萬日元內(約50萬人民幣),利率為1.5%,最低可達0.75%。
對,你沒看錯,兩個國債利率差不多的貨幣,結果海外融資利率能差十倍!
我們再去對比國內貸款利率的話,
中國的LPR貸款利率=3.1%,日本貸款利率=1.9%,
這意味著什么呢?
說明日元利率和盈透券商提供的貸款是一樣的,也符合常理,但是離岸rmb的利率,卻要遠遠高于常規的在岸rmb投資的利率,
離岸利率比在岸利率高出接近7%(注,這個離岸利率是盈透開的,完全基于市場化,可別說你的境外中資行沒給你開這么高的利率)
為什么我特別關注這一項數據呢,因為常規邏輯下,資本完全自由流通的市場,是不可能出現這么大的差距的,比如離岸和在岸如果不設限,那兩個市場利率肯定是完全相同,
可結果呢,你“本幣”出去的利率是10%,但你在岸就只有3%的利率,那不是讓持有在岸rmb的血虧?
所以原因無非就幾個:
第一,由于離岸rmb是自由兌換,為了控制離岸rmb貶值,所以不得不大幅提升利率來維持匯率穩定,而在岸rmb因為要刺激經濟,所以采取的是另一套低利率模式。
第二,完全市場化假設下,利率的本質是貨幣貶值的補償,如盧布利率很高,貶值概率也最大。
但問題來了,你又沒辦法把持有的在岸幣,換成離岸rmb去賺這個息差,又不可能天天肉身赴港帶限量的本幣,
那沒法賺息差,又得承受貶值怎么辦?只能把本幣盡可能去換外幣來躲避本幣的下跌,比如換成內外利率差距不大的日元,再比如換成利息更高更有吸引力的美元等等,
總之,這個問題背后反映出一個什么現象呢?可以簡單總結出幾條:
1、離岸貨幣和在岸貨幣之間存在一定的套利機會,
2、rmb現金有離岸貼水,境內長期持有顯得很吃虧,
3、關注離岸的真實融資利率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這一利率開始飆升,意味著潛在貶值壓力的加速
看到這的,懂的都懂該干嘛了,我們還是繼續維持全球資產配置的全天候模型,躺平度過這輪周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