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毛主席一生都在為了中國的發(fā)展而努力,他帶領著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犧牲了幾千萬烈士,這其中也包括他的家人,才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大多也都是毛主席的革命成就,很少有人關注到毛主席的家庭,毛主席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同樣,他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
毛主席和孩子們
毛主席一生中有十個孩子,李訥是陪伴毛主席時間最長的一個,她是毛主席和妻子李云鶴的孩子,1940年出生,李訥小的時候總是扎著小辮子,穿著漂亮的小裙子,跟隨著毛主席,毛主席也很喜歡李訥,經(jīng)常給她講故事,陪她玩游戲,但后來主席要忙的事情越來越多了,陪小李訥玩的時間也縮短了,但小李訥也很懂事,她知道父親很辛苦,從來沒有埋怨過父親。
毛主席和李訥(劇照)
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他從來沒有因為孩子們身份不同就搞特殊化,相反,毛主席一直在鍛煉孩子們吃苦的能力,盡管李訥還小著,毛主席對她的教育也是一點都不松懈,李訥自小就跟著大家一起吃大鍋飯,有人勸毛主席孩子還小,讓她吃點有營養(yǎng)的吧,毛主席沒有同意,他堅持讓孩子鍛煉鍛煉。毛主席很愛讀書,而毛主席愛讀書的模樣,也給他的孩子們起到了榜樣的作用,李訥受主席影響,也酷愛讀書,最終在長大后成了一名編輯。
李訥
李訥長大后,更加漂亮了,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但李訥一直沒有找對象,直到三十歲了,李訥還是自己一個人,毛主席對子女的個人情感生活沒有做過多干涉,他只是說讓女兒找個普通人就行,找個農(nóng)民也行,不用找高干,找個自己喜歡的。其實在學校里面,因為李訥長得漂亮,性格也開朗大方,還是受到了很多男孩的喜歡的,但因為李訥不想影響學習,加上其他的原因,有所顧忌,才一直沒有談戀愛,后來工作后也忙碌了起來,也沒什么時間找朋友了。
中間為李訥
雖然主席對李訥的個人情感不做過多干涉,但女兒一直不結(jié)婚,做父親的難免有些擔心,他對李訥說,找個對自己好的結(jié)個婚,這樣主席也放心一些。后來有一次,機緣巧合下,李訥遇到了招待所的一個工作人員,這個工作人員姓徐,他憨厚的個性吸引了李訥,后來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兩人有時候會一起去游玩,小徐也經(jīng)常來給李訥幫忙,后來李訥便對小徐有了好感,他很快便決定和這位青年結(jié)婚。
毛主席和妻子女兒
李訥在告訴父親后,毛主席只是問了一下小徐的為人,就同意了,在他看來,只要孩子們互相喜歡,為人沒有什么問題,就可以了。在李訥結(jié)婚的時候,婚禮也很簡單,婚禮當天只邀請了雙方的家長和一部分親朋好友,一共就十來個人,大家在一起簡單地吃頓飯,慶祝一下就結(jié)束了。李訥的婚房也是很簡單,家具不多,只有幾個必備的,毛主席也沒有給女兒準備什么昂貴的嫁妝,知道女兒愛讀書,他便把自己的一套書籍送給了女兒,來表達對女兒婚姻的祝愿。
毛主席送給女兒的書
起初,李訥和小徐成親后,還過得十分甜蜜,但時間長了,問題就逐漸顯現(xiàn)出來了,因為李訥在讀過很多的書,她的思想比較前衛(wèi),她的內(nèi)心也有著很大的報負,總希望可以為國家做出一些成就,但小徐性格老實,他只希望安安分分,回家有口飯吃,掙點錢把孩子拉扯大就好了,而且在很多問題上面,李訥夫妻雙方也是各持己見。小徐希望李訥能辭職在家安心帶孩子,不要那么張揚,但李訥內(nèi)心并不這么想。時間久了,夫妻之間的嫌隙就越來越大,小徐覺得李訥不踏實,一心只想攀高處,而李訥覺得小徐沒什么想法,沒有一點野心,兩人之間的吵架越來越頻繁,最終雙方都實在受不了了,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李訥離婚,對于她自己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終于不用再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了。
1949年毛主席和女兒在香山
但是在李訥離婚后,主席女兒離婚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街小巷,有很多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有的說是因為李訥看不上小徐,對他不好,所以小徐才和李訥離婚,還有的說是李訥犯了什么錯,什么說法都有,流言蜚語傳的沸沸揚揚,這給李訥帶來了不少的困惑,李訥離婚后,她和前夫的兒子也被前夫帶走了,天天見不到孩子,還要忍受街坊鄰居的議論,李訥心情十分消沉。后來單位安排李訥去農(nóng)村呆幾年,在農(nóng)村的這幾年里,雖然沒有做出什么大的成就,但也幫助了李訥調(diào)整了一下狀態(tài),因為毛主席自小對李訥的教育,進了農(nóng)村生活的李訥也一點不嬌氣,她跟著農(nóng)村的同事們一起工作,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對待同事們也都是非常友好,一點也不搞特殊,大家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大家干什么她就干什么,甚至比大家干的還要多。
李訥
后來在毛主席的一個部下的介紹下,李訥聯(lián)系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王景清。他們之前和王景清一起共過事,所以王景清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1984年,在他人的介紹下,王景清和李訥約著見了對方一面,他倆在聊天時談得很愉快,在很多事情上的觀點都不謀而合,給對方都留下了挺好的印象。但是因為當時的李訥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王景清也已經(jīng)五十七歲了,雖然李訥的思想比較開放,對于年齡并不是很在意,但對于大家的看法,李訥還是有點擔心,因為在意這些,李訥當時并沒有接受王景清的示好。
王景清和李訥
王景清知道了李訥的擔心后,他又一次大膽出擊,向李訥表示了自己的心思,告訴她不要擔心,不要去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過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李訥被王景清的堅持不懈所感化,她接受了王景清的愛意,很快王景清和李訥就領了結(jié)婚證,因為怕李訥覺得不自在,王景清也沒有大肆舉辦婚禮,只簡單地邀請朋友們一起來吃了頓飯,告知了大家一聲。就這樣,李訥和王景清正式成為了一家人。
婚后的王景清對李訥無微不至,因為王景清很心疼李訥上一段的戀愛經(jīng)歷,于是對李訥呵護有加,他承擔了家里的零碎活,洗衣做飯,都不叫李訥做,李訥感覺很暖心,經(jīng)常要求幫助王景清做事情。王景清和李訥都喜歡讀書,他們在閑暇時間時經(jīng)常會待在一起看書,然后再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互相體諒,又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李訥和王景清的小日子,過的也是有滋有味。
王景清
后來王景清要寫一個以紅色革命故事為主題的書,為了能更真實地記錄革命故事,王景清決定去陜北地區(qū)親身體驗一下,李訥也想跟著王景清一起去,王景清沒有同意,因為李訥的身體不怎么好,王景清怕李訥跟著自己去陜北會受苦,王景清不斷安慰李訥自己很快就回來了,后來李訥終于勉強答應了。但是王景清剛坐上發(fā)往陜北的火車,李訥就又出現(xiàn)在了自己眼前,王景清沒有辦法,只得帶著李訥一起來。
但剛到目的地,李訥就病倒了,應該是因為路上顛簸周轉(zhuǎn),加上水土不服,王景清趕緊把她送到了醫(yī)院,然后在醫(yī)院里陪著李訥,李訥覺得很是愧疚,擾亂了王景清的工作,王景清就趕緊安慰她沒關系,李訥沉默了一會,紅著眼睛對丈夫說:“其實我來這,也是想看看父親,父親去世這么多年了,我挺想他的。”一句話說得王景清也忍不住難過,他更加心疼妻子了。
毛主席和李訥
1984年的時候,李訥帶著丈夫王景清來到了韶山,來給毛主席掃墓,她在毛主席墓前,輕輕地對毛主席說:“父親,我找到幸福了。”李訥在王景清的愛護下,過得十分幸福,他們兩個互相攜手,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如果毛主席知道了女兒現(xiàn)在的狀況,也就能放心了。到了2015年,李訥又一次來到了陜北,這次來是為了參加活動,但當時的李訥因為腿部的疾病,已經(jīng)不能自己走路了,只能借助輪椅,但就算是坐在輪椅上,李訥也是自由的,因為王景清一直在她后面,推著他,陪著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王景清和李訥
雖然李訥剛開始的一段戀情不是很美滿,但接下來她遇見了王景清,王景清的到來彌補了李訥在上一段婚姻中所受到的委屈和痛苦,所以李訥晚年過得很幸福。作為毛主席的孩子,李訥從出生以來不但沒有享受過什么特殊的待遇,反而比常人遭受了更多的磨難,但好在最終的結(jié)果是好的。毛主席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子女們也為我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們也應該得到美滿幸福的結(jié)局。
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