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驗貼獻給所有剛入行、怕得罪人又深陷職業生涯苦惱的I人編輯們。
之前看到一個做書留言,一個入行不久、深度I人(內向)的編輯深陷苦惱:——怕得罪作者、怕得罪設計師、怕得罪印制、怕得罪發行……但是“老好人”的結果就是自己的書永遠不被重視,本來當編輯就不是為了掙大錢,如果再沒有價值感,真的很灰心……
作為過來人,真是太感同身受了。但如果你對自己的編輯職業生涯有追求,希望有一天也成為一個社里“做出大牛書”的“大牛編輯”,就必須跨出一步:從“敢得罪人”開始。
為什么要“敢得罪人”呢?因為“大牛書”的前提,往往是突破創新。但只要是創新,無論成功那剎那總結得多好聽,背后都有一條艱難溝通之路——沒看見“新大陸”之前,誰也不相信有“新大陸”。大家各個崗位都是流水線作業,人家都是正常選題、正常設計、正常工藝、正常發行、正常宣傳,只有你的書到處在打破常規、你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
每個“大牛書”的編輯背后,基本都經歷過跟作者死磕、跟設計師死扛、跟印制死磨、跟發行死耗,把一個I人逼成神神叨叨的E人,天天給各個崗位的人“添麻煩”,并且像個巫婆一樣神神叨叨——給各個崗位的人“布道這本書的價值,你要相信它啊”。
新編輯一定要放下一個心理負擔——大家的利益是共同體,你不是在給別人”添麻煩”。如果是做市場書的出版社(公司),基本上有一個規律:20%的暢銷書產生的利潤,養活社里80%的人。如果是奔著“填補學術空白”這種青史留名項目的大書,熬出一個大獎項,可以吹好幾年的社會效益。
所以,當你做好了“不怕得罪人”的心理準備,我們現在一起聊聊編輯“不怕得罪人”的溝通技巧。
一.如何勇敢專業地與作者“死磕”
(錦囊妙計:專業力)
很多新手編輯都有心理障礙——怕給作者打電話。尤其是帶著光環的“大作者”,如果稿子遇到問題,但是作者的意見比較強勢,自己就“先慫一步”,想想算了,按作者的來吧。
但最后書出來的效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我們要先明確一個事實:名人≠名作者≠在出版領域專業。尤其是策劃的市場書,比如作者是個知名主持人、是個知名醫生、某領域專業研究員……但不一定在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上能如專業作家一樣規范(或能深入淺出)。這時候,當你覺得稿件遇到問題,無論對方是多大的腕兒,都要能勇敢地、專業地鼓起勇氣與作者溝通。只要你的意見足夠專業、足夠為作者的書著想,沒有一個作者會拒絕“編輯專業意見”——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出的書是“垃圾”。
前提是意見要專業。如果你不太拿得準主意,新手編輯可以先問問你的部門領導(狗頭保命)。也不用太緊張自己是不是太內向、要不要跟作者寒暄啊之類——簡單客套、有事說事即可。很多作者比我們還內向、還社恐、還珍惜時間。
二.如何勇敢機智地與設計師“死扛”
(錦囊妙計:理解力)
給設計師打電話“改封面”,是很多新手編輯的噩夢——恨不得先來杯咖啡、去走廊里轉兩圈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和設計師溝通的技巧,與和作者溝通技巧完全不一樣。很多編輯意會錯了,拿與作者溝通的專業力,去和設計師溝通設計,然后鎩羽而歸。
問題就出在——你和設計師跨著工種呢。比如編輯是學文史哲統籌內容的,設計師是學美術管審美的,當編輯用自己的審美水平去judge設計師封面,設計師當然覺得你“太業余”。
新手編輯在美術領域跟老牌設計師“較勁”,基本上以不愉快結束。——除非你的美術修養比設計師還高。
那怎么辦呢?你就別跟設計師講“專業”了,要跟設計師講“理解”。當一個設計師的作品被編輯“看懂”、被“理解”后,他就會變得非常柔軟。當你真正理解了設計師的封面意圖和表達,理解到了設計師想表達的那個心里癢癢的點和心思,再去和設計師溝通改封面調整,就容易多了。
不過大部分的設計師也非常內向、不善于語言表達。大部分設計師是不會給你講設計稿思路的,就是直接扔過來一張封面圖。——能不能看懂,確實也需要新手編輯一點點的理解力積累。
三.如何與印制、發行、營銷老師……委婉“死磨”
(錦囊妙計:千人千面)
通常來講,作者、譯者和一部分設計師都屬于“外部合作”,外部合作的溝通技巧,可以靠專業力+理解力。但是印制部門、發行部門、營銷部門……一本“大牛書”的誕生,往往內部的部門溝通更微妙——不打不相識,大家意見不一樣,很多暢銷書都是會上“打”出來的。
雖說“要做事就別怕得罪人”,但畢竟是內部同事,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個處理方式就沒有統一技巧、需要千人千面了。
那么,具體怎么處理呢?要不咱看下期:《編輯,會做人重要?還是看稿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