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CT檢查,我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時,很多情況醫生都會讓患者做一個CT明確病情,以便進行診斷和后續治療。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各種流感毒株來襲,做肺部CT的數量也是直線上升,有人甚至是為了保險,只要感冒咳嗽就會拍CT篩查。
但是,近百萬的數據顯示,每當你多做一次CT,患癌的風險足足會高43%!
還能做 CT 嗎?
關于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這句話,來源于2023年11月發布在一個醫學雜志上的研究。這項研究并不是面向全體人群,而是專門針對22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
研究者跟訪了多個國家超過94萬名曾做過CT的患者,對他們的數據進行整理,發現他們人均進行了1.52次的CT檢查,這些人每多做一次CT檢查,接受到的輻射劑量增多,那么患上血液惡性腫瘤的風險會逐步上升,最終得出了43%這個概率。
這里面有2個需要著重注意的點,第一個是受訪對象對22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第二個是劑量。
這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對CT輻射劑量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而醫生針對青少年和兒童,也應該去慎重考慮,非必要不做CT。
那么,我們患病需要進行CT檢查時,還能做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一點完全不需要過度焦慮。
做一次CT檢查危害有多大?
CT檢查是我們現代醫學中,一項較為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檢查技術,主要是通過X線束穿透人體,不同的組織所產生的信號也不同,探測器接收到這些信號之后進行處理傳輸到電腦,最終形成圖像。
根據圖像,醫生才能夠清晰明確地發現病灶,進行診斷以及進一步的治療。
而在這個過程中,X線束會產生電離輻射,這些輻射對我們體內的細胞造成破壞,從而出現人體損傷。對于身體造成的傷害有多大,關鍵就取決于這個輻射量。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當輻射量小于100單位時,并沒有觀察到患腫瘤概率升高的情況。因此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認為,患者接受的總輻射量小于100單位,便基本沒有什么傷害。
而我國對此的標準更為嚴格些,即便是在放射科工作的醫務人員,一年的所照射的放射量也不能超過50單位,5年內平均不可超過20單位。
如果一年做一兩次CT檢查的話,完全不會超過這個限度,因此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擔心這個問題。
此外,醫院對于輻射安全考慮的也非常周全,做檢查時要穿上特別鉛衣,防止對其他部位造成輻射。醫生在開CT時,也會考慮患者的情況,大多時候都會選擇低螺旋CT,放射量非常的小。
而我們作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相信醫生配合醫生,不要對病情過度焦慮。
就比如最近的流感,很多人會因為咳嗽要求做CT,尤其是年輕人被互聯網上一些信息搞得非常的焦慮,但其實只是因為甲流咳嗽去做肺部CT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甲流往往是上呼吸道感染,并不會侵害到下呼吸道。年輕人相對來說抵抗力還會更強點,就更沒有必要做了。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開CT,比如患者的年齡、是否有基礎疾病、病情的嚴重性、患者是否是孕期或者孩童等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進行CT檢查時,一定要完整的聽從工作人員的要求,穿好鉛衣做好保護措施,尤其是候診時不要在機房門口過多逗留,CT機房在工作時絕不可以擅自進入。
因此,CT非必要不做指的是在病情不嚴重,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要做。如果醫生開CT檢查,那么我們也不需要去過度擔心“輻射”,一切遵醫囑。
此外除了我們熟知的CT檢查、X光檢查外,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
生活中的輻射
我們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電磁場,每天都要曬的太陽、打雷下雨,這其實都帶著輻射。還有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以及家用微波爐、吹風機等各種電器,也是有輻射的。
因此可以說,輻射無處不在。
但是日常使用的這些物品的輻射都屬于是非電離輻射,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因此那些大肆宣傳孕婦防輻射衣,還有的說5G基站比4G基站輻射更強,其實這些都是謠言,都是一些想要賺錢的商家惡意傳播的“偽科學”。
此外,像一些康復中心或者醫療美容所采用的光動力治療、強脈沖光治療、光子嫩膚等等,也屬于是非電離輻射,通過照射來促進照射部位血液循環,緩解炎癥,從而達到治療或者美容的目的。
輻射兩字雖然聽起來非常可怕,但CT、X光這樣的檢查,根本目的是治愈,這絕對不是一項“邪惡”的技術,只有使用不當,才會存在風險,我們需要科學的看待輻射,認真對待醫生的檢查。
- 參考資料
- 震驚!只要活著就得遭受輻射? 澎湃新聞2024-03-15
“科學”流言榜10年辟謠千余條!十大“科學”流言是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4-12-29
“CT每多做一次,患癌風險就增加43%”沖上熱搜!CT到底還能不能做?科普中國 2024-03-21
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咳嗽久不愈懷疑肺炎該拍CT嗎?來看醫生解答→ 上觀新聞2024-03-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