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青島作為山東省唯二的兩座副省級城市之一,不論是在GDP、人口數量還是旅游實力,在省內均屬前列。2024年,預計青島全年接待游客超1.4億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100億元,同比增長超13%。
作為典型的北方濱海旅游城市,當前青島在海洋旅游、夜間旅游和冬季旅游面臨突出問題。但近年來,青島在旅游大項目上下功夫,對問題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包括宋城演藝、中國中免、凱撒旅業、華強方特等旅游上市公司均在青島有落子。一個目的地,聚集如此多的上市公司,一時好不熱鬧。
山東旅游看青島,青島旅游看大項目。青島并不缺大型文旅項目,缺的是有影響力的文旅項目。如何看待青島旅游市場的新變化,也就意味著如何重新定義山東旅游新格局。上市公司引領龍頭項目,龍頭項目帶動區域打開新局面。
此番各方集聚青島,主打方向不盡相同。是什么給了青島了這份難得的時代機遇呢?表面是多方政策支持輪番疊加的結果,背后卻是青島新一輪旅游產業變革。山東旅游市場的主題公園、旅游演藝、免稅購物、郵輪、出境將被如何定義?且看青島。
青島國資出錢打造絲路千古情
旅游演藝作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拉動城市文旅消費方面效應上有目共睹。
2025年1月初,宋城演藝(300144.SZ)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如意湖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上合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簽署《“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合作協議書》。
根據合作協議,位于青島上合示范區的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占地約120畝,宋城演藝為本項目提供包括品牌授權、劇目創作、規劃概念性方案設計、互動體驗項目設計、開業籌備等一攬子服務,作價2.6億元。
根據宋城演藝公告披露,若青島項目按期完成公園和劇院建設并通過驗收等,景區和演出開業時間為2026年7月1日。青島項目是復刻湖北宜都三峽千古情項目后的又一輕資產輸出項目,宜都三峽千古情景區于2022年11月簽約,籌備時間一年半,于2024年7月開業,投資方為湖北國資與宜都市人民政府。
實際上,青島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并非青島首個旅游演藝項目。
2024年2月,中國首部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詩音樂劇《尋夢滄海》在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島奧帆海洋文化旅游區內上演。截至2024年底,演出場次近500場,總觀演人數13萬余人,實現收入超過1300萬元。
2024年7月,青島推出首臺大型戶外演藝秀《海上有青島》,截至2024年10月底,111場公演,總觀演人數超過10萬人次,實現收入超2000萬元。
與《尋夢滄海》《海上有青島》相比,宋城演藝的影響力顯然更勝一籌。從宋城演藝所建的千古情項目來看,2023年營收最少的是西安千古情為5336.31萬元,營收最多的是杭州宋城千古情為6.55億元。
隨著青島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的簽約落地,至此青島膠州灣的東岸、西岸和北岸將各有一部大中型主題演出,這將進一步豐富青島的大型旅游演藝市場。青島絲路千古情大型演藝項目能否引領青島旅游演藝市場,乃至與臨沂《國秀·瑯琊》等室內演藝、《跟著團長打縣城》等沉浸式紅色演藝以及威海華夏城的《神游傳奇》秀等一眾旅游演藝,共同開創膠東半島旅游演藝市場格局,頗值得關注。
易主青島市北國資的凱撒旅業
長期以來,青島乃至山東省沒有屬于自己的旅游上市公司。直到凱撒旅業的出現,才填補了這一空白。
雖然,青島市北國資是作為備選單位“上位”,且有限制條件性下完成收購凱撒旅業,“意向投資人應承諾重整后上市公司總部設在三亞”。由青島市北國資實控的凱撒旅業戰略定位隨已經調整為以青島、海南為主要目的地,開始在青島重點布局。
2024年3月15日,凱撒海灣目的地(山東)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撒海灣”)在青島注冊成立,由凱撒旅業全資持股,成為其開發青島目的地業務的主體,目前已完成四大主題類產品:旅游+濱海休閑、度假、研學、康養的設計與整合,寄希望打造“北京-青島”3小時休閑度假圈,為市場奉獻更加便捷、豐富的文旅體驗及服務。
在此之前,青島市北國資提交的《重整計劃》中的重要一環即是開發郵輪業務。
2025年1月9日,凱撒旅業旗下凱撒旅游與愛達郵輪旗下“愛達·魔都號”展開包船合作,這是“愛達·魔都號”首次于上海以外的中國港口城市亮相。顯而易見的事,凱撒旅業的政策敏感度有了進一步提升,此番便是以“首發經濟”為抓手,依托青島郵輪母港為基地,挖掘青島乃至山東市場的客源流量優勢。
實際上,青島國資并購凱撒旅業,只是近年來青島資本運作的冰山一角。青島國資并購上市公司的核心推力是政策風口,特別是《關于規范省屬企業并購上市公司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的印發。而近年來,一批上市公司的破產重整,也給青島國資提供了良好的并購機遇。
近4年來,青島國資并購上市公司可謂兇猛。青島國資并購14家上市公司,尤以西海岸新區國資為甚,西海岸國資就有7宗。實踐證明,土地招商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資本并購招商時代,即用政府基金去并購或控股上市公司,推動地方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愛達·魔都號
中國中免落子青島免稅城
2024年11月初,中國中免與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在青島臨空經濟區建設免稅城項目達成意向,這是一個集免稅商業、高端酒店、文旅等多業態于一體的旅游零售綜合體項目。
早在2020年,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便在謀劃青島免稅城項目。至此,隨著青島免稅城的落地簽約,成為繼海口國際免稅城和三亞國際免稅城之后的第三家中國中免免稅城。
服務國家戰略的中國中免從未讓人失望,除了股價。
也正因如此,中國中免看中了上合示范區的國家戰略優勢和作為國際樞紐的客流量優勢。事實上,青島已經成為連接日韓和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門戶樞紐。尤其2024年以來,青島成為全國實施外籍人員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20個城市之一,國際交流愈加頻繁。2024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618萬人次,同比增長22%;其中,國際旅客超過200萬人次、增長108%,日韓旅客超過160萬人次,增長118%。除此之外,青島還有山東這個一億人口大省的腹地優勢。
青島市是國內最早一批發展免稅業態的城市之一。在1988年,中出服即在山東外貿大樓內設立市內外匯商品免稅店。根據2024年10月1日五部門印發實施的《關于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24〕19號)的要求,青島市的中出服1家外匯商品免稅店將轉為市內免稅店,至此青島市擁有2家市內免稅店,另一家是中國中免的市內免稅店。這也是山東省僅有的兩家市內免稅店。
落地老大難的青島熊出沒主題樂園
青島方特夢幻王國是落地青島最早的主題公園項目之一。2011年,青島方特夢幻王國開業,2013年,青島方特夢幻王國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但華強方特二期項目,卻直到十年后才緩緩動工。
青島市旅游業“十四五”規劃中,將華強方特二期項目,視為重點文旅項目之一。該項目預計總投資50億元,占地800畝,建設內容包括動漫產業基地、熊出沒主題樂園及華強方特區域總部基地,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北方地區重要動漫產業聚集地,年接待能力預計超過300萬人次,相關產業年產值預計達20億元。
熊出沒主題樂園項目的落地過程,卻一波三折。
作為青島華強方特二期項目,熊出沒主題樂園項目的前身熊出沒動漫谷早在2018年就開始謀劃。2019年10月,青島市自規局發布項目批前公示,確認項目位于華強路以北經一路以南、 華中南路以西、岙東南路以東,規劃總面積96.15萬平方米,由華強方特建設。
但是,在此后數年,項目遲遲沒有動靜。
直到2023年5月,熊出沒主題樂園項目才正式完成簽約落地。
華強方特在山東省除了青島,還在泰安建有方特歡樂世界,在濟南建有方特東方神畫。其中,從已知的公開數據得知,早在2018年,青島方特夢幻王國尚凈虧損2583.23萬元;泰安方特歡樂世界盈利980.88萬元,處于微盈利狀態;濟南方特東方神畫尚虧損1808.57萬元,且在近兩年連續虧損。
可見,華強方特在山東的三個主題公園業績均不夠理想。業績未能達到預期水平,新增投資時必然會猶豫不決。但耐不住,青島城區近年來交通區位條件的顯著改善,以及上合示范區的發展機遇的誘惑。
據最新消息,華強方特二期項目計劃2025年12月竣工,預計2026年春節檔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整個方特夢幻王國園區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5億元,接待游客量可達400萬人次。
易主的青島極地海洋公園
青島極地海洋公園的易主是中國主題公園領域最大的一筆股權交易。
2021年10月18日,因相關市場出現的替代性競爭對手,海昌海洋公園需要在青島等四座城市中增加更多投資及升級。鑒于此,海昌海洋公園以65.3億元的價格將包括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在內的多個主題公園項目,打包出售給安博凱投資基金(MBK Partners)。青島極地海洋公園于2006年7月22日正式開業,至今已運營18年,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脫手青島極地海洋公園的海昌海洋公園,得以減少付息債務、減輕債務融資壓力,也趁勢開啟了漫長的輕資產轉型之路。
2021年,安博凱投資基金控股成立海合安集團,負責收購的青島、天津、成都、武漢四城極地海洋公園等文旅項目。
對于資金充裕的安博凱投資基金而言,升級改造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成為接手后的首要任務。2024年4月,海合安集團擬投入2.5億元,對2.46公頃區域進行升級提質,包括計劃新增360度球幕影院(原海獸島改造)、嘉年華廣場摩天輪、景觀塔、放置無動力游樂設備。本輪提質升級項目建成后,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的游客年接待量將超過300萬人次。
可見,海合安集團接手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顯然不滿足只是賣個門票。安博凱投資基金作為韓國知名私募股權基金,其在中國的成名之戰是,以17.71億元收購神州租車。對青島而言,更重要的是既實現了引進外資提質升級現有文旅項目,也有望引入國際同類主題公園管理、建設和運營經驗。
賣房子的華僑城蓮花山項目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對于華僑城而言,有地產的地方,就有華僑城。
華僑城對青島垂涎已久。早在2018年,華僑城就有意簽約青島西海岸,但最終不了了之。但在同年底,華僑城與青島市即墨區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華僑城即墨蓮花山項目。
華僑城即墨蓮花山項目的初衷是以文旅項目落地,該項目也是青島市旅游業“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文旅項目之一。該項目總占地52平方公里,由華僑城集團投資總投資300億元,是山東省齊魯振興的樣板工程,打造龍泉新城區、農業示范區、文旅產業區三大板塊,整體建設周期預計為7年。
華僑城蓮花山項目的文旅產業板塊所承載的是鄉村振興示范區,作為農商旅融合綜合體項目,主要項目主體是建成蓮花山自行車運動公園、蓮山勝境游客服務中心、鄉村振興規劃展示中心等,通過賽事活動、政務參觀等方式,形成消費閉環,是華僑城的“文化+旅游+城鎮化”模式的落地。
華僑城的蓮花山項目之所以被眾多人所詬病,主要是人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房子,而不是文旅項目,或者說是城鎮化的文旅地產項目。實際上,這一向是華僑城的基本操作。
華僑城青島即墨龍泉新城項目一期和二期分別占地6.15萬方10.35萬方,受國內房地產動蕩影響,其售價也由均價8000元/平滑落至5000元/平。配套建設的青島華僑城歡樂薈早在2022年就已經完成交付,但至今未對外銷售。這是繼濟南之后的第二個歡樂薈項目,此前卻因綠化率驗收問題備受爭議。
青島即墨古城 ?攝圖網
逐步走出旅游地產泥淖
事實上,青島旅游市場并不缺大項目,尤其是文旅地產項目。
熱門旅游城市特別招房地產商喜歡,因此怎么能少的了恒大呢?遺憾的是,暴雷后的恒大地產,留下一地爛尾樓。
早在2020年8月,恒大水世界項目落地青島膠州,2021年下半年因恒大暴雷,已在2022年2月由膠州國資接手,項目名稱也由“青島恒大文化旅游城”更名為“青島觀瀾御府”,而原先在“青島恒大文化旅游城”內規劃建設恒大水世界樂園項目,也早已被保交樓這一更切實際的要求所淹沒。
同樣的,2018年,恒大以低價拿下青島萊陽市近萬畝荒地,試圖打造一個可容納上百萬人的丁字灣海上新城,配套旅游用地超過1萬畝。同樣,因恒大暴雷進入爛尾。但在2022年2月,煙臺國資接手恒大丁字灣,并改名為中國膠東香島灣,隨后被救活。
總體而言,對于擁有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和濱海旅游城市而言,青島旅游在文旅招商引資方面,已經走出了文旅地產的困境,但并未走遠。同樣作為,青島市旅游業“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文旅項目之一,由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金茂參與投資18億元的東方伊甸園項目等,依然困在文旅地產的模式中。
青島在旅游領域的招引策略正走向由國資直接參與的資本并購招商,致力于在新興業態與創新模式上探索發展契機。青島加大力度吸引頭部文化旅游上市公司的入駐,特別聚焦于引領行業潮流的文旅企業。青島整合一系列高端且具有差異化特色的文旅項目,推動現有文旅項目的轉型升級,促使向更高層次的國際化標準邁進。
實際上,青島已逐步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的主題公園集群體系,其中囊括了如絲路千古情、方特夢幻王國、青島極地海洋公園等各具特色的主題公園。盡管這些主題公園各具魅力,但目前尚不足以單獨支撐青島實現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的目標。
幸運的是,青島已經為未來繪制了一幅涵蓋主題公園、旅游演藝、免稅購物、郵輪旅游以及出境游等多元元素的新旅游格局藍圖。這一部署使得青島有望重新激發并引領山東省乃至更廣泛地區的旅游發展新趨勢。
(梁青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