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的老李在退休的第6個年頭,因為經常大便上有鮮血、腹脹,以為是痔瘡發作到醫院就治,沒想到醫生說他可能是直腸癌。
家人商量后,決定送老李到廣州的大醫院診治,在廣州生活的小兒子也可以照顧老人。
數天后,老李父子倆來到醫院。掛號大廳擠滿了人,很多專家號都掛滿了。導診護士問他們要看什么,老李脫口而出“直腸癌”,護士便指導他們掛普通外科。其實,老李的病尚未確診,但多日來,他總是把這個詞掛在嘴邊,憂心忡忡,茶飯不思,人憔悴了許多。
一來到診室,老李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病情說出來,醫生仔細聽完,微笑地說:“大爺,你先別太擔心,你說的這些情況并不代表已是直腸癌患者。你要先到消化內科做腸鏡確診病情?!闭f完,他撥電話給消化內科,并親自把老李帶到診室,同時給了老李一張名片,囑咐他“如有大問題,再找我。”老李想不到,面對一個大病臨身的普通退休工人,這位具有美國外科學院院士頭銜的醫生居然如此體貼入微,平易近人。
10天后,老李的腸鏡病理報告確診為結腸癌,僅存的一點幻想破滅,他頓時感到天旋地轉,既彷徨茫然又恐懼無助,在醫院門外蹲了好久,不停地想:我這個歲數到底要不要治療?這個病能治好嗎?會不會給子女們帶來負擔?如果不治療,還能活幾年?大醫院掛號難床位緊張,不如回家等死……
折騰了好一會,兒子想起那張名片,抱著一絲希望,給醫生打了個電話,又一次沒想到的是,醫生聽完,熱情地告訴老李:“不要灰心,你先拿報告給我看看,只要你的病情符合住院指征,我一定給你安排
這個病有得治!”就這樣,老李很快被安排進普通外科病房。
然而,真的能治好嗎?老李短短幾個星期里就瘦了5斤。醫生解釋,大約一半的腫瘤患者初次診斷時就存在營養不良,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腫瘤本身代謝高,搶了身體的能量;其次是病人心情焦慮、郁悶,導致出現厭食、早飽、惡心等癥狀,繼而不知不覺地減少吃固體食物,普通飲食變成吃軟飯,軟飯變成喝粥,最后只喝得下湯,流質、半流質食物的能量比固體的少,病人自然也就營養不足。
腫瘤合并營養不良會使患者更難以抵受放療、化療及手術的打擊,并發癥或毒副反應更多,對治療反應敏感性更低,生存期縮短。只有營養充足,身體機能得到改善,免疫力增強,才能抵抗癌腫的發展,耐受各種治療。因此,加強營養支持是腫瘤患者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療措施,可惜的是,大部分臨床醫生往往重視的是手術、放療、化療等直接針對腫瘤的療法,忽視了如此重要的舉措。
當務之急,是讓老李維持正常營養需求及體重。每次查房,醫生總是問:“老李啊,今天感覺怎么樣?”接著就是給他安慰、打氣:“你這個病我見多了,不是絕癥,飯盡量多吃點,養好身子,以后還能抱孫子……”漸漸地,老李提起了精神。
除了日常飲食,醫生還鼓勵老李在兩餐之間補充高能量食品,如干果、奶酪、酸奶、雞蛋、麥片、豆類及梨等,并少量多餐,減少流質食物?!叭绻@樣仍不能滿足身體能量需要,可以應用一些特制的醫用口服營養劑,它的營養結構非常全面;還不夠的話,可以通過靜脈注射補充腸外營養?;熎陂g惡心、嘔吐嚴重和不能正常進食的晚期腫瘤患者也常需要這樣?!贬t生說。
住院期間的一個晚上,醫生在給實習醫生講課時,老李在門口“偷聽”,原來預防腫瘤,在吃上也有一番學問,有好多自己以前都沒有注意:
三分之一的腫瘤與日常飲食及營養有關,簡單地說,就是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的人均容易發生腫瘤。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失衡、代謝紊亂,腫瘤有機可乘。超重及肥胖者除了腫瘤發病率顯著升高,患病后更難控制,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更是雪上加霜。調整飲食習慣,獲得合理營養,可以預防30%~40%的腫瘤。概括起來,可以從‘柴米油鹽煙酒茶’7個方面進行調整。
“柴”指食物加工。水煮會破壞蔬菜里的水溶性營養素,高溫烤、煎、炒會產生苯并芘等大量有害或致癌化學物質,應少吃這樣烹調出來的食物,推薦微波爐及汽蒸。注意食物的溫度,經常吃太熱的食物可導致癌癥,如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喜歡喝熱的功夫茶,食管癌的發生率也相對更高。
“米”的第一層意思是指進食量,一定要管住嘴,防止過度營養,每頓飯吃七八分飽就好。調查發現,限制熱量攝入,可以使血糖下降、胰島素水平降低,從而防治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謝相關性疾病,這些疾病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第二層意思是指食物種類。水果,蔬菜有良好的腫瘤預防作用,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推薦每日5份果蔬,蔬菜一份100g或一個水果。谷物包括大麥、小麥、燕麥、大米、玉米、高粱、黍等,都含豐富纖維,微量營養素及抗腫瘤化學物,也可以阻止腫瘤的發生。由于全谷物的微量營養素在加工過程中會遭到嚴重破壞,如維生素E會減少92%,所以提倡食不厭粗,糧不厭雜。
第三是合理吃肉。紅肉脂肪含量高,日常生活中,四條腿的動物紅肉含量多,兩條腿的動物紅白相間,沒有腿的動物是白肉。加工肉制品如香腸、腌肉、火腿等統稱為加工肉,含有致癌物,會提高多種腫瘤的發病率。所以,要少吃紅肉及加工肉。肉類中的蛋白質優于植物蛋白,不可不吃肉,但要多吃白肉,每周推薦白肉2~4次,每次50~100克。
“油”是指成人一般脂肪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 20%~30%。橄欖油、菜油、玉米油、紅花油、向日葵油、亞麻籽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可以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增強放療、化療療效,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發病率,從而整體上降低腫瘤患者的死亡風險。
吃得越咸,心血管病和胃癌的發生幾率越高,應每日限制鹽量在6克以內。煙致癌,對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但腫瘤病人戒煙速度不應太快,否則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而肥胖。頭頸部、口腔、喉部腫瘤患者需要禁酒,其他腫瘤病人并非完全不能飲酒,少量飲酒還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茶中成分有抗氧化、抗癌、減肥作用,尤其是綠茶,對防癌很有裨益。
腫瘤病人除了合理、科學的治療,更要注重調節心態,心態好壞是決定病人生存時間的要素。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腫瘤現在已經可防可治,只要相信醫生,積極配合,腫瘤并不是絕癥。
老李聽后大松一口氣。
經過手術和幾個療程的化療,老李出院了。醫生一再囑咐老李多運動。適量運動有助改善患者抑郁、疲勞及生活質量,增強免疫功能,減輕化療、放療毒副反應,促進術后恢復,對治療厭食、早飽、腹脹、便秘等也有很好療效。腫瘤患者每周最好進行5次運動,每次30~60分鐘,如晚飯后快走、跳舞、瑜伽、太極拳、乒乓球、騎自行車、跑步等。體力不佳者每周也至少進行一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在實施體力活動前,最好讓醫生指導運動方式和強度。他還提醒老李的家人要讓他盡快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中去,千萬不要善意地讓他呆在家里休息,以免他在無所事事中胡思亂想,憂慮更多,不利于疾病的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