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在2025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上發布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知識普及叢書”之《樂器百科》。本書的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音樂學科樂器分支主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劉小龍,北京民族樂團青年琵琶演奏員沈潤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竹笛專業學生、北京昆曲研習社笛簫演奏員周一鳴出席。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副總經理張弋輝現場致辭。
張弋輝副總經理介紹了這套書的設計理念和特點:樂器在音樂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能促進個人音樂素養和文化底蘊的提升。而當前的圖書市場,以樂器教程居多,缺乏系統介紹樂器文化的圖書,《樂器百科》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空白。《樂器百科》作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衍生系列的首部作品,旨在通過深度挖掘和整合三版網絡版條目的文字精髓與視覺素材,向讀者呈現一部全面權威的、又可以很好普及中外樂器文化知識的百科全書。該書立足于三版音樂學科的樂器分支,分為中國卷和世界卷,選介中外樂器約200種,以簡潔嚴謹的文字和800余幅精美的圖片,講述各種樂器的歷史淵源與制作工藝、演奏方法與音樂表現,趣味性、知識性、權威性并重,為讀者提供全面直觀、多角度的樂器、樂理和音樂修養知識。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副總經理張弋輝致辭
劉小龍主編分享了出版《樂器百科》的幕后故事和編纂過程中的感悟。他詳細介紹了這套書的編纂思路、內容特色以及為之所做的編輯工作,如增加文本的可讀性與通俗性,來滿足當代讀者的閱讀需要等。劉小龍主編表示,《樂器百科》的中國卷和世界卷有著“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良好寓意。它不但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光輝燦爛的人文積淀,還傳達出當代中國擁抱世界、開放包容的文化愿景。劉小龍主編的分享讓現場觀眾對《樂器百科》的編纂過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對樂器文化的興趣。
《樂器百科》主編劉小龍發言
兩位優秀的青年表演藝術家沈潤墨、周一鳴老師結合《樂器百科》重點介紹了兩件樂器——琵琶、竹笛,生動講解了樂器小知識及其所文化內涵。他們精彩的琵琶和竹笛演奏,將活動推向高潮,引來觀眾陣陣掌聲。活動結束后,許多觀眾圍著嘉賓繼續追問關于樂器的問題。
北京民族樂團青年琵琶演奏員沈潤墨現場演奏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竹笛專業學生周一鳴現場演奏
交流會吸引了大量觀眾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堅定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在知識普及叢書產品體系進行深耕與拓展的信心。未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將繼續為讀者獻上更多精品佳作,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更多力量。
主創人員與嘉賓合影
《樂器百科》的責任編輯與設計人員合影
歡迎點“在看”,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