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在畢節市威寧自治縣哲覺鎮箐竹村,貴州馳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天麻種植基地里的40余名工人忙著采挖天麻。他們分布在田間地頭,迅速將天麻采挖、分揀、搬運、裝袋、打包。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將打包好的天麻運出基地。
近年來,哲覺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示范帶動,探索“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林下天麻種植和大田模式天麻種植。
哲覺鎮瓦竹村務工群眾陸菊花在天麻基地長期務工,工資按小時結算,她每天掙100多塊錢,一年可以掙3萬元左右。“家里的老人、小孩也管到了,基地還管午飯,確實不錯。”
箐竹村植被茂盛、土質溫潤透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大田模式天麻的種植。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勢,貴州馳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箐竹村的基地以大田模式試種200余畝天麻。
大田模式是把天麻集中種植在大規模土地上。優勢是不破壞生態,省力省心,方便管理,天麻高產高效。
除了大田模式種植,林下也有種植天麻,該公司天麻基地總計1600余畝,涉及箐竹村、對格村、公坪村等5個村,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
如今,哲覺鎮形成了家家戶戶種植天麻的產業布局,公司育種的天麻種子大多銷售給村民和周邊天麻種植戶。不僅品質有保證,還降低了運輸成本,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種植天麻的積極性。
“目前,我們林下天麻已經全部采挖完畢,大田模式種植天麻正值采收期,每天40多個工人進行采挖,總共帶動1300人次務工,付出工資130萬元,帶動小規模種植戶21戶。”貴州馳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指導員李培波表示,種出來高品質天麻,銷往全國各地。除此以外,公司將同步種植黨參、百合,解決更多群眾的勞動就業問題。
哲覺鎮天麻產業發展,是威寧自治縣天麻產業發展的生動例子。威寧氣候溫和濕潤,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適合天麻的生長。目前,全縣天麻種植面積6972畝,畝均收入達1.8萬元以上,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貴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