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腦虎科技領頭“團戰”,上海搶占腦機接口高地
近日,上海與北京相繼發布了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方案。上海的《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計劃在2027年前推進侵入式和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的臨床試驗,以實現部分語言和運動功能恢復。然而,腦機接口技術面臨倫理、安全等挑戰,非侵入式設備在市場上占據主導。近期,博睿康醫療科技在國內首次完成植入手術,盡管此舉代表技術進步,但也反映出技術開發過程中潛在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英媒:新記憶為何不會覆蓋舊記憶?
近期研究揭示了大腦如何避免“災難性遺忘”的新線索。科學家在小鼠實驗中發現,睡眠階段的瞳孔大小變化與記憶處理有關。在深度睡眠中,小鼠瞳孔縮小時,新記憶被整合,而在瞳孔放大時,舊記憶則得到保存。這一機制可能有助于防止新舊記憶混淆。研究者利用光遺傳學技術抑制神經元放電,發現干預瞳孔縮小階段會導致小鼠遺忘新信息。這項研究或將啟發人工智能算法的發展。
腦機接口有新進展!北京、上海“爭先發”,上車有機會?
1月13日,中新經緯報道,埃隆·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宣布已成功將腦機接口芯片植入三名受試者體內,計劃2025年再進行20至30例手術。這一消息推動了中國相關企業的股票上漲,引發市場關注。然而,國內腦機接口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多數集中在非侵入式方向,而侵入式設備則在臨床性研究和動物實驗中。中國政府正通過政策支持推動該領域發展,預計204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6700萬美元!三生制藥與映恩生物就HER2 ADC達成合作
三生制藥附屬公司沈陽三生與映恩生物達成協議,將獲得后者開發的HER2 ADC藥物DB-1303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商業化權利。此項合作涉及2500萬美元的不可退回首付款,以及未來可能高達4200萬美元的研發里程碑付款。DB-1303基于DITAC技術平臺,在臨床前及早期研究中顯示良好療效,尤其是對HER2表達腫瘤患者。然而,此合作涉及的資金數額巨大,需關注其未來的實際市場表現及潛在風險管理。
Nature Plants | 中國農大/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合作開發植物高效精準大片段DNA操縱及染色體編輯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與中科院合作在《Nature Plants》上發表研究,推出名為DualPE的植物基因組大片段DNA操縱技術。然而,盡管該技術以其精確性和高效性而著稱,在現有CRISPR/Cas系統如Cas9基礎上的創新,也意味著潛在的風險。例如,傳統方法中利用DNA雙鏈斷裂進行編輯時可能引入非預期編輯和復雜染色體重排,而DualPE是否完全解決這些問題仍需進一步驗證。
采血就能預測數百種疾病!復旦成果登《細胞》開年封面
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細胞》雜志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繪制出全面的人類蛋白質組圖譜,涵蓋1706種疾病和表型。通過機器學習,該研究發現了多個潛在的疾病預測、診斷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這項研究可能改變現有的疾病分類和亞型,為醫療診斷、機理研究和藥物研發提供新線索。然而,報道未提及任何負面事件,僅強調未來臨床轉化和新藥研發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