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HENGYI
“我不想花那么大的力氣在處理關系當中,那些猜疑嫉妒、互相索取安全感、跟對抗誘惑這些層次的問題上。
因為在愛情里,還有更多更有價值的面相。
我愛你你愛我,這看起來是浪漫的。對很多的小年輕而言,這也已經是愛情跟親密關系中的終點了。
但其實不是的,那只是起點。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也許才能夠談到所謂的更深度的自我揭露;我們會談到相互之間的啟發;會談到被高度理解之后的那種親密感與認同感。
那個是更高層次,更讓你覺得寶貴的東西。”
這是偶然看到的黃執中老師講過的一段話。
可以說是振聾發聵,引發我深思許久。
在跟伴侶的相處中,在面對一段感情的時候,我們很多人確實是自知或不自知地掉進了一種「求證愛與被愛」的困境。
無論是剛確立關系還是朝夕相對多年,都避免不了想一探究竟:對方到底愛不愛我,有多愛?今天愛了,明天還會愛嗎?現在的愛跟之前的愛,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
在這件事上,我們可謂樂此不疲。就算早就知道那個確切的答案,也依然不依不饒,還是想反反復復再確認。
于是乎,一年、幾年、十幾年的時光,都耗費在愛不愛這個淺水區,像漲潮時被沖上岸卡在礁石間的一尾魚,永遠回不到大海里。
永遠無法抵達愛情更頂峰的視野。
像《再見愛人4》里的幾對嘉賓,節目從第一期播到最后一期,他們最核心的問題依舊是:
眼前的這個人,我曾經如此傾其所有想與之一生不棄的人,ta真的愛我嗎?愛過我嗎?現在還愛著嗎?
為尋找這個答案,他們彼此試探、推拉、爭吵、暴怒、和好、擁抱、重拾愛意,繼而又發生新一輪的質疑、誤解、隔閡、疏遠……
似乎大家都忘了,當初選擇投身這場相遇時,為的是兩個人一起去過更好的生活,體驗更精彩的人生,領略更廣闊的世界。
而不僅僅是為了現在這樣,側過身冷眼睥睨,或高傲或卑微地問一句:你還愛我嗎?
浪費太多的時間去對峙,就來不及相愛了。
02-
CHENGYI
可是你說,愛不愛這個問題重不重要呢?
當然重要啊。
但如果總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一味沉溺其中,做出一切努力,給予所有情意,就只是為了得到一句真愛與否的話,那未免太表象、太漂浮、太淺淡了。
因為就如黃執中老師所言,愛情里還有不勝其數的面相等著我們去挖掘、去探索、去享受。
你我各自的自我,各自的明暗,各自的好壞,各自的心靈圖騰,各自對生活以及擴大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與渴望。
有那么多那么有趣的東西值得我們探討邂逅,我們何不花心力去交流或共鳴這些呢,而偏偏要糾結對方多久沒回消息,為什么不回,今天早上說話的語氣怎么那么冷淡,不似昨天的熱情。
仿佛一路翻山越嶺、披荊斬棘走來,就只是為了在某一時刻起疑,因不確定有沒有被愛著而患得患失,乃至歇斯底里。
跟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時,她說她以前就是這樣的。用盡全身力氣就只想要得到一個確定無疑的回答,想知道那個人對她是否真心。
毫不夸張地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為了證明這件事。
盡管對方已經說過無數次,他愛她,在乎她,除她之外沒有別人。她還是覺得不夠,不安心,想要更多。
他沒有及時回消息的時候,她會說,你不是說愛我嗎?那怎么半天不回我信息?
他因為加班趕不及回家陪她過生日的時候,她會說,連我生日你都不在,還說什么你最在意我。
他沒和她商量就辭去工作,準備跳槽去新公司,她又說,你要是真的心里有我,為什么不告訴我你的計劃?我是你最親近的人,你卻把我蒙在鼓里。
直到今天,我們談論起這一相關內容,她才終于意識到,那時候的自己有多「喪心病狂」,多令人窒息。
“人對感情的感知,對善意和溫暖的接收,是有滯后性的。而大多數時候,因為過于敏感,我們又輕易就會將本該是同一戰線的兩個人,劃分進敵對的陣營,針鋒相視。”
“等到你發現自己其實也不無辜,也有錯,想要挽回時,往往一切都已成定局。”
朋友如是感慨。
她說她也不想這么患得患失的,可她就是會不安,就是會多想,就是會懷疑對方對自己的真誠啊。
哪怕這些疑慮會擊潰自己,會毀掉兩個人,也情難自禁地在每次他說出愛這個字的時候,心想:真的嗎?
聽著她的自我剖析和批判,我深感唏噓心疼。
安全感不足又格外需要認可,且畏懼不確定性的人,可能還要跋涉長長的一段旅程,并獲得足夠多的堅定選擇之后,才敢坦然接受別人的好意和示愛。
于此之前,她只能在淺水區徘徊。
真愛與否對她而言,依然是至關重要,非證明不可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