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哪吒汽車,仍然深陷泥潭。
1 月 13 日市場有消息顯示,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 月 9 日新增一條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的企業為眾聯天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 20 億人民幣,凍結期限自 2024 年 12 月 27 日至 2027 年 12 月 26 日,執行法院為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
此外,因未按指定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方運舟被限制高消費。
這也正是當下哪吒汽車身處生死危局的一個縮影。
歸根結底,哪吒汽車沒錢了。
此前《豹變》曾援引一位接近哪吒高層的人士稱,哪吒汽車因為拖欠供應商累計超過60多億,供應商已不愿意供貨。
市場普遍擔心,哪吒汽車或將成為下一個倒閉的車企。
不過,哪吒汽車本身也在積極自救,一方面是裁員優化、人事組織調整,原CEO張勇離職,創始人方運舟走向前臺,另一方面,則是正在努力找錢。
此前市場上有聲音將哪吒與極越放在一起,但本質上,兩家車企的股權結構完全不同。
極越汽車的兩大股東分別為百度與吉利,兩者掌控著極越汽車極高的決策權。
但哪吒汽車,則不一樣。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綜合IPO招股書和南都記者采訪獲悉,哪吒汽車背后有近一半的股權由國資持有。其中,宜春國資持股12.18%、南寧國資持股11.20%、華鼎資本(背后有四川國資)持有9.82%、安徽國資持有8.28%、桐鄉國資持股6.62%。
管理層方面,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持股約11.82%,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約20.28%股份。產業方的股東以三六零和寧德時代為主,各持有9.12%和3.04%的股份。
可以清楚看出,在哪吒汽車上,擁有較高話語權、決策權的,還是占比接近一半的國資股東,以及管理層團隊。以360、寧德時代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占有股權不高,或僅扮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而這也意味著,當下能決定哪吒汽車下一步命運走向的決定權,主要在國資手中。
其實,在市場經濟下,如若公司出現暴雷的情況,事實上無論是國資股東,還是產業資本股東,都是以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并不承擔公司經營方面的無限連帶責任。
換句話說,所謂的強求投資人兜底,本就是不合邏輯的。
資金危機
去年10月,哪吒突然在內部宣布9月工資只發一半,并在此后開啟了一系列薪酬調整以及裁員優化的種種動作。市場上一度還有傳聞稱哪吒有些部門的裁員比例高達70%。不過隨后該消息被哪吒汽車否認。
亦在同時,方運舟取代張勇,走向前臺。
方運舟在哪吒內部信中表示,未來戰略上業務聚焦,走向海外。國內適度競爭,放眼海外,努力打造幾款全球熱賣車型,“未來2-3年內能實現銷量一半在內、一半在外,2025年內整體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
自此之后,哪吒汽車存在的嚴重資金危機,徹底付出水面。
早有跡象。
根據哪吒汽車招股書,截至2023年底,哪吒汽車的現金及等價物從2022年的67.57億驟降至約28.37億元,但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有154億元。到了2024年4月,情況進一步惡化,現金及等價物僅剩4.03億元(未經審計),同時短期借款為37.71億元,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為52.8億元,形成巨大的資金缺口。
市場銷售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2024年1~9月,哪吒汽車累計銷量為8.6萬輛,同比下滑12%。此后3個月,哪吒汽車再沒有官宣銷量數據。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10月哪吒汽車總體零售量約6002臺,11月哪吒汽車最新銷量為1500輛,下滑甚至是停擺趨勢非常明顯。
市場普遍共識,對于造車新勢力車企而言,月銷2萬是關鍵生命線。
顯然當下的哪吒汽車,即將掉下牌桌。
誰來續命?
如何找到新的資金入場,也就成為關鍵。
哪吒汽車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以來,哪吒汽車運營主體合眾新能源共完成10輪融資,總金額達到228.44億元。
但截至2024年4月,賬上現金及等價物僅剩4.03億元(未經審計),同時短期借款為37.71億元,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為52.8億元,資金缺口很大。
同時,至今哪吒汽車依舊沒有自我造血能力。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合眾新能源營業收入分別為50.87億元、130.5億元和135.55億元,呈現增長態勢。但與此同時,凈虧損也在逐年擴大:2021年凈虧損為48.4億元,2022年擴大至66.66億元,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68.67億元。
換句話說,一旦沒有可持續的資金投入,哪吒汽車就會直接面臨停擺的境地。
哪吒汽車也在等待白衣騎士。
根據上文所述,基于哪吒汽車近一半股權,由國資掌控。而這也意味著,無論是繼續對哪吒汽車投入資金,還是引入新的外部股東,主要得看國資的意愿。
南方都市報報道顯示,哪吒汽車現有股東對公司創始團隊失去信任,對增資拯救持謹慎態度,管理層轉而尋求外部資本。知情人士給出的樂觀消息是:1月中旬有望引入一筆新的社會融資,但目前還未最終敲定。
按公司法規定,增資引入新的股東,需要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然而,如果新股東以較低估值增資持股,可能導致老股東的股權利益被稀釋。如何爭取到老股東的同意,將是哪吒汽車能否解決燃眉之急的關鍵。
在這背后,當下的新能源市場,已經進入到洗牌階段。
無論是此前的極越,還是當下的哪吒,都曝出了嚴重的資金危機,而到此時,市場往往會產生要求投資方兜底的聲音。
但事實上,依照《公司法》,企業自身的問題主要該由企業自己解決,投資人沒有義務為獨立經營的企業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市場共識,投資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行為,一旦被投公司出現資金黑洞,市場要求投資者無條件兜底,如若開了這個先例,無視《公司法》規定,不但投資款打水漂,還要承擔無限兜底。長此以往,自然就沒有資本愿意投資,進而也沒有創業者能收到融資。
投資秩序,乃至整體市場秩序就會被嚴重擾亂。
已有業內人士發出呼吁。艾媒市場咨詢創始人張毅此前對外表示,“我們需要一個理性、有序、規則明確的市場經濟環境,也需要理性、清朗的輿論環境,才能讓資本大膽投資,讓創業者得到更多融資,涌現更多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