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現在欠錢的才是大哥大了,因為碧桂園的債權人又被暴擊了一拳,因為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碧桂園的債務方案終于是盼來了,估計很多人盼星星盼月亮都在等著這一天了,而現在出了這幾個解決方案,讓大家也看到了欠錢的人才是要捧在手心的。
首先是第一條,直接用現金還錢,當然不是全額去還的,而是要減少掉90%的本金,也就是說給到這些債權人10%的金額,欠了你1萬塊,現在只還你1000塊,你不能說沒還錢了,只能說微微還了一些。第二條,強制的把債券轉化為股權,也就是現在欠的錢還不上了,把你們債券人的債券都變成股權,大家搖身一變成為碧桂園的股東了,當然轉股的期限也有3年多的時間,這就是拿著欠款跟著碧桂園豪賭了,大家成為一條船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第三條的話,債務展期以及部分股權化,最高比例可以達到了67%,但是轉股的日期要去到七年半之后,這個周期可以說是很長的,讓這些債權人再等7年多,估計很多個晚上都睡不著覺了。
第四條則是如果之前的幾條的條件都接受不了,那可以跟碧桂園重新簽訂新的債務,但是本金也少掉35%,就是當下還是沒辦法給你錢,新債務繼續等9年半之后了。
第五條依然是繼續等,你不想減少本金,又愿意多等等的話,那就接受11年半之后再還了。
可以看出來,碧桂園現在拿出來的重組方案,主要就是表達三方面的意思,第一方面就是現在自己手頭確實緊,要馬上還錢的可能性幾乎為0;第二方面就是希望債權人能變成股東和自己共患難,不要催著還錢,萬一咱碧桂園10年后又發達了呢;第三方面就是繼續展期,不想變股東的就繼續等,七年甚至11年后再給你還錢,只要你們這些債權人保持身體健康,是有希望拿到欠款的。
當然,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款項肯定都不愿意接受的,而碧桂園的話現在還是希望用更多的時間來去換取樓市的空間,因為最低迷的幾年已經挺過去了,接下來就看市場能不能好轉后重新回血了,而找勸人是擔心一直拖下去,自己的債務就慢慢被拖沒了,因為現在碧桂園整體的債務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可以看到,截止到2023年底的話,碧桂園境外的有息負債已經逼近160多億美元了,換算一下差不多等于1200億,而宇宙房企恒大之前的債務規模也才1400億元,可以看出,兩家可以說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區別了,而且這還是境外的美元債,如果把其他的有息負債以及各種拖欠供應商的錢都算上的話,估計整體碧桂園的負債規模是去到七千億的水平。
而欠錢很多不怕,最怕的是沒有回款的錢,對房企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靠賣新房去回流資金和款項,但是從21年樓市高峰期以及碧桂園爆出暴雷消息之后,碧桂園的回款難度就大大增加了,現在還在為保交樓而不斷努力著。從中指研究院的數據來看,去年碧桂園銷售權益金額只有471.3億元,而23年的時候突破了1700億元,同比的降幅是達到了72.6%,因為現在沒有公布年報的數據,所以真實的情況只有內部人士才知道,但是一直遮遮掩掩的,恐怕數據肯定不是特別好看的,所以債權人看不到太大的回款希望,那自己的債務從哪里得到緩解呢,恐怕這是懸在每個債權人心頭的巨大石頭。
而保交樓剛才上面也說了,這是死命令,所以去年碧桂園也交付了38萬套房子,但是和預期目標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為一邊要回款,一邊還是投入去建房子,這對碧桂園來說是兩頭都要發力了,因為不能躺平,一旦躺平的話,那結局就可以參考宇宙房企了,所以今年樓市的政策如果盡快繼續出臺的話,對碧桂園后續的去化會有一定的好處,當然,還有地方收購存量商品房的操作,雖然會打個五折六折去收購,但是總比一直放著沒有款回來好了,況且碧桂園過往都是大力布局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的去化難度可謂是相當之大的,如果沒有地方出手,確實不知道該賣給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