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要素流通丨研究報告
核心摘要:
1. 宏觀發展環境概述:新興技術深化應用不斷催生數據噴井式爆發增長,由此確立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資源分配的重要地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推動了新一輪數據安全流通與循環利用的探索。在宏觀向好的發展環境中,多組合的政策工具引導行業不斷創新,探索數據的循環與高效利用;與此同時,數據源使用的供需雙方紛紛表示希望以更安全合規地方式使用數據,賦能業務發展。
2. 產業鏈與市場參與者:從產業鏈價值環節傳導角度出發,數據要素產業鏈分為數據資源要素化、市場化流通與數據要素應用,這三大環節。其中,在市場化流通這一環節當中,也會有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相應地咨詢、審計、評估與仲裁等服務,更好地推進數據資源化到應用這一過程的轉化,所牽扯的參與方多元且類別復雜,價值共創屬性十分突出。
3. 商業模式與市場規模:目前數據要素流通與應用正值行業基建期,各領域當中,市場需求主導了商業模式的差異,從而衍生了兩大類模式:1)政務與公共部門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多以軟硬件IT服務采購、運維以及相關咨詢服務為主;2)金融、醫療、交通運輸等代表領域多以數據運營與服務的模式開展實踐應用,通過實際的業務應用范圍、數據源需求難度等維度進行定制化一次性收費,或者根據收益進行利潤分配。隨著政策利好,且新興技術發展不斷成熟提供有力支撐,艾瑞預測2024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1662.0億元,近5年以25.7%復合增速于2025年約達2042.9億元。
4. 數據要素流通發展實踐探索:自2022年以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之下,我國“數據要素流通”這一大目標愿景從三大方向發力:1)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建設,為開放與流通提供支撐;2)各行業探索數據要素應用場景的廣度與深度;3)為企業數據資源提出明確的會計處理辦法,進一步助推數據資源資產化與價值化。多舉措并行探索之下,我國進入了數據要素流通發展的萌芽與探索期,向數據流通與價值釋放加速邁進。5.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中國數據要素流通發展仍在萌芽和探索階段,面臨著數據與基礎設施環境欠缺、各業認知與建設動力不足、多方協同推進進展速度慢等重重挑戰。在挑戰之下,政策扶持與引導、新興技術發展與交叉融合應用、以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等多重因素不斷驅動著行業加速發展,向日趨完善的良性循環與應用演進。
多維度組合政策工具大力助推數據要素探索
數據要素政策布局不斷深入,全國各省市通過組合政策不斷深化數據流通相關的實施與應用
2023年2月國務院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強調在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要素資源配置、數字經濟、數據安全等維度在2025年取得重要進展;2024年1月,國家數據局發布《“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廣度和深度大幅度拓展。2023年以來,各省市基于國家政策與指導意見,不斷深化實施細則,并鼓勵相關技術部署與應用,針對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數據資產和交易管理等維度持續推進實施與應用。
供需雙方均希望以安全合規的方式探索多源數據應用
傳統的數據流通方式已無法滿足合規要求,實現數據的可信流通是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基礎
大數據產業的迅猛發展,激發了數據要素流通的市場空間。中國大數據產業在“十三五”發展期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同時,《“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傳統數據流通方式無法滿足合規需求,需要通過創新的技術或模式來實現數據要素的可信流通。在大數據產業迅猛發展的背后,數據隱私安全相關問題也在逐漸暴露,傳統“復制式”的數據流通方式讓商業隱私信息、個人隱私信息等產生了泄漏,無法滿足法律合規要求。而倘若在數據提供方處展開計算,雖然可以讓數據不出域,但會暴露業務方的計算規則與計算模型,進而暴露業務方的商業隱私。因此,若想讓數據要素實現良好的市場化配置,行業首先需要完善數據可信流通能力的建設。
商業模式
目前數據要素流通與應用正值行業基建期,各領域當中,市場需求導致了商業模式多元化,政務與公共部門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而金融、醫療、交通運輸等代表領域多以數據運營與服務的模式開展實踐應用
中國數據要素流通行業市場規模
2024年全年預計中國數據要素流通市場規模將達1662億元,2025年預計將釋放兩千億需求空間
數據要素產業價值鏈與行業參與者
數據價值鏈組織邊界逐漸模糊,價值共創屬性較為突出
與傳統價值鏈不同的是,數據要素產業鏈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供給側與需求側,任何行業的企業用戶都能夠成為數據的供給者和需求者。從產業鏈價值環節傳導角度出發,數據要素產業鏈分為數據資源要素化、市場化流通與數據要素應用,這三大環節。首先,從數據采集歸類加工,管理后形成資產,再加工為產品,完成數據資源要素化;再者,通過掛牌上市,或者場外交易的方式觸達各行業需求者并投入應用。其中,再市場化流通這一環節當中,也會有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相應地咨詢、審計、評估與仲裁等服務,更好地推進數據資源化到應用這一過程的轉化,所牽扯的參與方多元且類別復雜,價值共創屬性十分突出。
2024年中國數據要素流通服務市場產業圖譜
2024年數據要素流通核心探索方向
在多政策組合助推下,我國數據要素流通進行多舉并行的探索
2022年以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簡稱“數據二十條”)、《“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征求意見稿)》、《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等政策文件陸續發布,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之下,“數據要素流通”這一大目標愿景從三大方向著力:1)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建設,為開放與流通提供支撐;2)各行業探索數據要素應用場景的廣度與深度;3)為企業數據資源提出明確的會計處理辦法,進一步助推數據資源資產化與價值化。多舉措并行探索之下,我國進入了數據要素流通發展的萌芽與探索期,向數據流通與價值釋放加速邁進。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建設方向(1/3)
2024年全國各省市加速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多元化探索與實踐,多措并進下發展各有特色
自2023年以來,依托于《“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深化公共數據管理與運營》等國家級政策,各省市公共數據管理與授權運營的專項政策陸續出臺,進入2024年以來這一現象持續演化。在專項政策的推動下,當前全國各省市在公共數據管理與授權運營建設的核心推進方向分為4大維度:1)基礎設施:公共授權運營在過去2年的基礎上,分期多次的加速建設與不斷完善;2)運營助推:加強需求征集、激勵行業垂類的數據產品上線;3)數據資產化:成立數據資產評估機構,加速數據資產評估與入表的完善與落實;4)生態共建: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跨省數據打通,為統一數據大市場奠定好基礎。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生態與價值鏈(2/3)
政府作為建設主體,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需要多方參與,合作共建生態,探尋數據價值的長效機制
自2022年以來,我國各省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建設基于各地域特色,進行多元化創新與實踐探索。與之同時,帶動各地政府內部的一體化政務體系不斷完善,基于數據治理的改造升級持續加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以實現數據的內外雙循環流通。與“內循環體系”不同的是,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生態作為“外循環”,各省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不盡相同,分為統一管理和分級授權管理,由此造就了不同的合作模式與市場格局。
數據要素X行業應用(1/6)
數據要素流通的商用實踐分析
在“iResearch:2023-2024年中國數據要素流通實踐發展象限”的研究基礎上,我們圍繞“行業企業用戶數字化實踐程度、領域內企業用戶技術和應用認知度、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場景實踐度”三個維度進行解讀。
數據資產入表實踐現狀
政策與意愿動機雙輪驅動數據資產入表的實踐探索,目前已有35個落地案例,多使用“成本法”進行數據資產評估與計量,缺乏針對數據長期價值的挖掘與探索
數據資產入表實踐持續探索方向
iResearch-數據要素流通卓越者入圍介紹
iResearch-數據要素流通卓越者入圍企業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1/2)
監管引導與產業生態協同并進,多力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2/2)
多技術融合將持續賦能產業場景應用與實踐探索,數據安全合規與隱私保護為各業的長期關注方向
在新質經濟發展背景下,央國企等企業要順應智能變革趨勢,以司庫建設為抓手,使其成為企業高質量經營的核心動能和基座,加快推進財務數智化轉型。
《2024—2025年中國司庫報告》以“數智化動能,共建中國式司庫”為主題,從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司庫、司庫體系建設和管理重點、未來司庫洞察和發展趨勢三個視角展開,全維度刻畫和勾勒中國式現代化司庫的發展全景。
《2024—2025年中國司庫報告》
(主報告+子報告)
點擊圖片,支持訂購/試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司庫報告通過收集、調研、訪談、對標,形成了多類型、多屬性、多規模、多階段的企業案例樣本庫,包括央企,國企,民企和上市公司等。此次,報告對標桿案例進行特別策劃、獨立成冊,即《標桿案例集》,進一步發揮司庫標桿引領,持續挖掘具有借鑒意義和典型價值的中國司庫建設樣本。通過綜合實踐、卓越司庫和智慧財務三個維度加以展開論述。
通過以上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本次司庫報告精心打磨33萬字以上、123張數據圖表、63家企業案例和18家銀行案例,多視角、全方位展示中國企業司庫管理的發展視圖,共建中國式司庫。
訂購平臺,微信小程序:財資知識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