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Netflix的國際“煤老板”之路

0
分享至


2013年,遠赴好萊塢拍攝《雪國列車》的韓國導演奉俊昊,經常和同為“美漂”的樸贊郁、金知云一起喝悶酒,桌上的話題只有一個:誰在美國混得最慘?

雖然這批導演在韓國著作等身,但在彼時的好萊塢,韓流遠不如港式武俠和日本動畫受待見。而奉俊昊遭遇的苦主,正是站在好萊塢職場PUA頂端的大制片人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后者除了喜歡找女演員睡覺,還有個外號叫“剪刀手”——只要認為內容賣相不佳,就會肆無忌憚地動刀。

要知道《雪國列車》后來在中國上映時,也不過只剪了一分鐘,但韋恩斯坦看過之后卻執意刪改20分鐘。

關于“終剪權”一節,奉俊昊與韋恩斯坦始終僵持不下,而外來導演得罪本地制片人的下場有兩個:一是《雪國列車》只得到了在獨立院線放映的機會,票房不盡人意;二是次年的奧斯卡頒獎季,韋恩斯坦把宣發資源挪給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導致精心打磨的《雪國列車》連提名都沒撈著。


奉俊昊 “赴美三部曲”: 《雪國列車》《玉子》《寄生蟲》

在韓國右翼總統樸槿惠在任時期,奉俊昊這類“文藝黑名單”上的左翼電影人本就拿不到國內的財閥投資,如今好萊塢的門也關上了,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三年后,一向被好萊塢視為“行業公敵”的奈飛Netflix,給這位拍過《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的韓國導演遞去了橄欖枝。

在為Netflix執導第一部韓語電影《玉子》的過程中,奉俊昊從Netflix這里獲得了三樣東西:一是5700萬美元的投資,二是夢寐以求的終剪權,三是名噪一時的戛納首映式。


奉俊昊在奧斯卡現場鼓勵西方觀眾跨越 “一寸字幕”

2019年,滿血復活的奉俊昊,終于在流亡海外七年后,憑借《寄生蟲》的4項重磅大獎站上了奧斯卡的領獎臺。而且不同于《雪國列車》當初的全英文,《寄生蟲》是一部純韓語電影,當事人不僅不用再去迎合西方觀眾,還在領獎時不失風趣地說道:“你們距離欣賞我的電影,只需要一行字幕。”

人在成功之后,遇到的事情都是錦上添花。不僅奉俊昊的《寄生蟲》要被拍成美劇,就連《雪國列車》也被TNT電視網改編播出;一同沾光的樸贊郁,被HBO Max請去拍了越南諜戰題材的《同情者》;金知云早年的代表作《看見惡魔》,也將在編劇樸勛政的加持下被翻拍成美版。

可在奉俊昊們山窮水盡的階段,只有Netflix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它通過一次雪中送炭的著名打投,向韓語創作者宣告了國際上還有一道天使輪。套用編劇汪海林的經典比喻:

Netflix就是那類“只給錢,不添亂”的煤老板。

在韓國的“K- Contents”躋身全球文化舞臺中央的今天,Netflix的“陰謀”已然變成“陽謀”——它成為韓國內容產業最大的金主之一,正對著整個國家進行挖礦。甚至由于Netflix押注的成功,導致韓國影視產業近年來逐漸由電影向劇集傾斜,從業者紛紛“下海”拍劇,大銀幕上一度出現片荒。

Netflix在韓國的成功掘金,使得HBO、Apple和迪士尼紛紛效仿,這些美國流媒體巨頭揮動支票簿,網羅各國頂級人才,產出了一大批高分作品——德國有《暗黑》《巴比倫柏林》、西班牙有《紙鈔屋》、日本有《幕府將軍》、意大利有《我的天才女友》、中國臺灣有《華燈初上》和《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4年12月,Netflix改編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正式上線。這部全球文學史上的經典杰作,被認為是最難被改編的小說之一,此前從未被拍成影視劇。而Netflix投入重金,使用哥倫比亞本土的導演和演員,純西班牙語拍攝,上線第一天就在“爛番茄”上取得破紀錄的100%專業好評率。


“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終于被搬上了熒幕

如果仔細審視“奈飛模式”,不難發現美國流媒體巨頭們正在熟練地使用一條簡單的招式:美國資金、本土制作、全球市場。那么問題來了:奈飛模式跟傳統好萊塢模式有何不同?它們是怎么摸索出這條國際“煤老板”之路的?以及最重要的:

在好萊塢影響力衰退的當下,Netflix又是如何成為美國娛樂產業的新一屆代表,再次扛起美國文化輸出的大旗的?


01

全球文化輸出的1.0版本,簡單來說就是“拍本國故事,給全世界看”。

在世界上任何一塊內容消費市場,觀眾對于“故事”的需求都是永恒的。每個國家和民族其實都不缺自己的故事,但對故事進行設計、包裝、展現的商業化生產力,不同的國家則能力相差懸殊。可以這樣說:生產力強的一方,便是文化輸出的一方;生產力弱的一方,就是被文化輸出的一方。

曾經的蘇聯能做到“拍本國故事,給全世界看”,其影響力超越了社會主義陣營,不僅擁有塔可夫斯基、梁贊諾夫、愛森斯坦等享譽全球的電影大師,而且諸如《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鄉愁》《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等作品更是穿越了冷戰東西方的鐵幕,成為全球公認的經典。


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蘇聯電影《戰爭與和平》,1966年

昔日的香港也是文化輸出的高地,尤其是在20世紀70到90年代,香港制作的功夫片、黑幫片、武俠片不僅席卷了亞洲,還打進了美國這種擁有強勢文化的市場。時至今日,Bruce Lee和他的招牌動作仍然是一個全球級的文化符號,而Jackie Chan的國際影響力更是沒有一個兩岸三地的明星能夠超越。

當然,“拍本國故事,給全世界看”的集大成者,自然是美國的好萊塢。

眾多周知,好萊塢模式從二戰之后就領跑全球的娛樂產業,而從上世紀80年代,更是出現了兩大助力:一是《星球大戰》背后的數字電影產業升級,美國的娛樂產業有了美國科技產業的持續賦能,二是涌現出了以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科波拉為代表的新浪潮一代電影大師。

好萊塢視效與創意天才的結合,在全球化進程中打出了統治級表現,造就了《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等名作。配合冷戰結束,美國的文化影響力在90年代達到了頂峰。不少中國人都能記得當年在電影院里看到《真實的謊言》和《勇闖奪命島》時的那種震撼。


《泰坦尼克號》票房超越《星球大戰》時,盧卡斯給卡梅隆的賀圖

如果說好萊塢人才與資本的原始積累,要歸功于納粹對歐洲猶太人的迫害,以及二戰期間文化精英向美國的集體奔赴;那么它在戰后的崛起,則完全是重商主義的碩果——只有擁有強大生產力的娛樂產業,才能誕生出風靡世界的文化產品。

在好萊塢的鼎盛年代,美國電影可以輕而易舉地吸納全世界的優質資源,對海外的創意人才產生虹吸效應。如同歐洲足球的五大聯賽,匯集的不止是歐洲一域的精英。因此全球化時期的美國文化絕不是“加拉帕戈斯化”的畸胎,而是充滿流動與交互。

然而,上述狀態并非一成不變,它只存在于美國信仰和推動全球化的順周期,而在一個內部保守趨勢加劇、外部全球化進程受阻的逆周期,美國文化就很難再保有此前的優越條件。這便是銀幕之上好萊塢敘事難以為繼的深層根源。

我們可以通過《僵尸世界大戰》上映前后的變故,看看好萊塢大片在上個十年遭遇的具體困境。


《僵尸世界大戰》里的病毒很聽安排

上映于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戰》(World War Z)是一部典型的講述“美國故事”的災難大片,投資高達1.9億美金,擁有典型的美式英雄主角、美式家庭價值觀、美式種族多樣化配角(黑人、拉美、亞裔一個都不能少)、美式拯救世界劇本結構,甚至還順便展示了美軍的全球部署能力。

在電影的原著小說中,“0號病人”來自于三峽水下的老城區,而派拉蒙專門花了7周時間改寫劇本并重新補拍,把僵尸起源移植到了朝韓三八線附近,導致預算嚴重超標。劇情里僵尸病毒更是繞著中國走,形成了一道“環中國病毒帶”。但即便如此,該作也因“恐怖元素超標”未能如愿在內地公映。

為了在逆周期穩固商業利益,好萊塢頻頻根據上映國需要打造特供版劇情——比如《鋼鐵俠3》的內地版,插入了三分鐘中國演員的尬聊;比如《小黃人2》上映時,中國版特供了一個“多生孩子”的結尾。然而這種刻意追求“環球同此涼熱”的后果,往往會顧此失彼,讓表達變得非常擰巴[3]。

在《僵尸世界大戰》原定結尾,是呈現一場3到5倍片中耶路撒冷大戰規模的決戰,但由于85支真槍入境時未向匈牙利政府報備,劇組在布達佩斯的道具庫遭遇當地警方突襲,使得擔任制片人的布拉德·皮特不得不忍痛改結尾,啟動B版預案,導致電影“虎頭蛇尾”,視聽震撼大幅縮水[4]。

發生在《僵尸世界大戰》上的事是一種縮影,它預示著“本土故事,跨國制作,全球上映”這種模式未來將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而“美國故事”對全球觀眾的吸引力,也因為美國內部價值觀的撕裂和異化而出現不少裂痕。例如2024年上映的迪士尼影片《小美人魚》,其呼應了好萊塢的種族多樣化情緒,啟用黑人演員擔任主演,在全球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最后票房在除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區都沒有達到制片方的預期。


與安徒生原著并不一致的小美人魚

去年上映的《奧本海默》是近幾年為數不多成功的“美國故事,全球觀眾”電影,劇情里無論是與納粹的時間賽跑,還是對原子能的反思,都能夠引發全球觀眾的共鳴。而同時,某些“新銳”的意識形態成分在電影中含量反倒很少,導演并沒有違背原著和歷史而把一些關鍵角色強行改成黑人。

歸根結底,全球觀眾能夠接受“美國故事”、愿意給好萊塢輸送利潤,本質上是觀影時帶著一種對美國的美好想象。而自2016年以來,隨著美國自己啟動了“逆全球化”浪潮,以及內部的撕裂和極化不斷占據媒體的頭條版面,全球觀眾對“美國故事”的好感程度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數據支撐了這一觀點。IMDbPro統計了每年全球票房TOP20的美國電影,2018和2019年的美國本土外的票房平均占比是64.72%和65.8%,但到了2023年卻下降到59.1%,2024年進一步下降到55.6%,5年內大概少了10個百分點[2]。海外觀眾的確在“用腳投票”。

即使在美國盟友國家,好萊塢影響力也在下降。比如在日本,好萊塢電影占票房份額最高達到73%(2002年),而2019年下降到了48%,2024年進一步下降到了31%。在以前,日本票房前十名中會有5~8部好萊塢片,但在2024年,前十里只剩下《頭腦特工隊2》和《神偷奶爸4》兩部美國電影。

換句話說,好萊塢確立了半個世紀的這套依靠巨資投入、明星加盟、科技賦能、重金宣發、全球放映、賣座續集、衍生品撈金的夢幻鏈條,在一個“反全球化”和“反政治正確”的時代,將會被持續地削弱。而諷刺的是,“反全球化”和“反政治正確”,最大的推動力恰恰來自美國自己。

如何建立一套全球文化輸出的2.0版本,美國的接力棒交到了Netflix等流媒體手里,但后者在接班時,上來就先走了一段彎路。

02

2014年,Netflix上映了美劇《馬克·波羅》(Marco Polo),結果翻了大車。

馬克·波羅在中國是著名人物,這部劇集聚焦馬可波羅到訪元朝時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共投入高達2億美元,編劇是寫過《功夫之王》的白人編劇John Fusco。而演員陣容里,除了一批臉熟的好萊塢亞裔演員,還囊括了陳沖、朱珠、鄒兆龍、楊紫瓊等一批中國人比較熟悉的面孔。


Netflix劇集《馬可波羅》劇照

有意雜糅東西方文化元素的《馬可波羅》在歐亞多國取景,置景團隊多達400人,僅在馬來西亞就搭建了包括忽必烈王宮在內的51個實景,160多人的美術部門亦大量考證13世紀蒙古、歐洲與中國的服飾,力求在質感上貼合史實。前后費了那么大工夫,它上線后卻接近暴斃,兩季后就被砍掉[7]。

《馬可波羅》的失敗從主創身上就已埋下伏筆——它還是好萊塢模式指導下的典型產物,充滿西方文化對“東方主義”隔靴搔癢的想象。起初訂閱這部劇的Netflix用戶,多半是出于對蒙古史的興趣與好奇心,但他們很快發現,劇中的故事情節,跟里面那些早已熟悉的亞裔面孔一樣味同嚼蠟。

Netflix犯的錯誤,是它意圖打造一種“拍世界故事,給全世界看”的模式,但方法沒有選對,最后出來的東西本質上還是“美國故事”,而且用其他民族的殼子來套美國的里子,最終必然是不倫不類。之所犯這個錯誤,是因為Netflix在早期繼承了好萊塢的傳統藝能——拍任何國家的故事,都是一股美國味兒。

這里需要理清一個重要問題:好萊塢明明匯集了全世界的影視人才和內容元素,為什么又說它拍的是美國故事?

例如派拉蒙用讓-雅克·阿諾拍了《兵臨城下》,華納兄弟用愛德華·茲威克拍了《最后的武士》,20世紀福斯用雷德利·斯科特拍了《天國王朝》,看上去是法國導演拍了蘇聯故事、美國導演拍了日本故事,英國導演拍了歐洲故事,但實際上,這些電影都是標準的美國故事內核。


《天國王朝》《最后的武士》《兵臨城下》海報

“美國故事”并非是說故事一定發生在美國,主角是美國人,臺詞說英語,而是它是按照好萊塢經典的敘事框架去講故事,其內核大體反映了美國娛樂產業的無上宗旨——即通過內容各異、結構相近的故事,在種族、性別、文化身份的沖突與交互間呈現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WASP)的主流價值觀。

因此,雖然美國電影是從全世界廣泛取材,可好萊塢的方法就是把形態各異的零件,按照一張美國的圖紙來進行組裝。好比夢工廠的動畫IP《功夫熊貓》盡管是中國故事背景,但主人公熊貓阿寶,本質上是按照一個美國青年來塑造的——“別具一格中國風”是表象,“原汁原味美利堅”是內核。

換句話說,創意的主導權不在外來者手里,即便是拍別國故事,仍由“美國本位”主導。

可這種文化慣性造成的違和感只要不影響賣座,好萊塢即便意識到了,也秉持著放任的態度。比如漫威拍《黑豹》,初衷是為了改變超級英雄被白人角色壟斷的設定,可接著問題就來了:既然作為黑科技的“振金”那么高能,為什么揮動標槍沖鋒的瓦坎達人還是像19世紀面對西方殖民者的非洲土著?

真人電影《花木蘭》則集大成地體現了元素混搭的尷尬:讓北朝民歌里的主人公住進福建土樓,對聯出自元雜劇,漢代的長袍,盛唐的唇妝,清代的紋路,明代的袞服顏色,宋代的甲胄,以及橫跨大江南北的自然風光。給人的感覺是考證了,但沒完全考證,乍一看很像中國,湊近了就不倫不類。

當然,這種混搭未必是片方不用心,事實上,這恰恰體現了好萊塢對觀眾的投機迎合——只不過它首先考慮是全球市場,首先需要滿足西方基本盤對中國元素的刻板印象。故而在我們看起來是大雜燴的部分,在老白男眼中反而更有可能光彩奪目。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里出現的福建土樓,實際產生于宋元時期

寫過《華爾街之狼》的編劇Terence Winter說過,現階段的美國好萊塢電影只停留在最低標準的敘事水平——“細節、人物成長和文化差異之類的東西根本不存在,幾乎不需要對話,全靠視覺效果和爆炸,簡單粗暴的人物臉譜……故事非常簡單,很容易翻譯到全世界[8]。”

因此,Netflix在“拍全球故事”這方面,從好萊塢那里繼承的其實是一堆糟粕。

讓好萊塢改變是很難的。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在自傳《一生的旅程》里曾經透露過:為了推動上海迪士尼建設,他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到訪上海40多次、拜訪過3任國家領導人、5任上海市市長和為數眾多的黨委書記。這串數字的背后揭示了好萊塢的大廠文化:事必躬親,少有放權。

用艾格自己的話講,迪士尼“權力完全集中、以過程為重”,即便高管也不能隨心所欲,每個創意和企劃都困在系統里。自2000年成為迪士尼總裁、2005年接任CEO之后,羅伯特·艾格小到一款游樂設施的設計方案、一部影片的粗剪討論乃至流媒體的UI細節,都在他親力親為的范疇之內[5]。


2018年4月26日,上海,出席玩具總動員開園儀式的艾格

當然,好萊塢管理上的事無巨細,并非完全等同于官僚化,而是文化產業的慣性所致:其中包含了對標準的追求,對品牌的自豪和對風險的嚴控。但時過境遷,經驗往往變成包袱。對于Netflix創始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來說,走跟羅伯特·艾格一樣的路只能是死路一條。

最終,Netflix摸著好萊塢過河,探索出了一套達成文化輸出2.0的最佳路線,那就是——當一個煤老板。

03

汪海林這樣總結過投資影視的煤老板:“他們有個安全生產的理念,所以從不插手創作。”對此,韓劇《王國》的編劇金銀姬肯定很有同感。

憑借《三日》和《信號》等作品贏得業界口碑的金銀姬,早已是韓國最具人氣的女編劇,但當她想把《王國》搬上熒幕時,卻遭到了韓國電視臺的一致拒絕。理由是古裝喪尸題材極為燒錢,而且內容血腥暴力,很難吸引廣告商,投資風險過大。因此在2011年,金銀姬只得把《王國》改成了動畫片[11]。


全智賢出演的古裝喪尸片《王國》,又名《李尸朝鮮》

隨著《信號》在韓國的爆火,Netflix主動找到了金銀姬,說服她把《王國》重新改成電視劇,按金銀姬的說法,Netflix是最適合展示《王國》的平臺,韓國電視臺會對刀具打碼,很影響視覺效果——“Netflix沒有干涉任何事情。不管我如何講這個故事,寫死了多少人,內容上都我說了算。”

后來金銀姬這樣總結:“Netflix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只給錢。”


Netflix成為劇集產業的夢中情甲

Netflix與好萊塢的核心區別,是平臺是否保留對創意的控制權。好萊塢更像是一個講出”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黃氏霸總——你能脫離我的模板講出好故事嗎,你的故事能比我的故事更好賣嗎,我不信!而Netflix則安分地充當煤老板——只負責開支票,充分放權給本地團隊。

一言蔽之,好萊塢做的是制片人,Netflix做的是投資人;好萊塢提供指導,Netflix提供服務;好萊塢預設模板,Netflix給予自由。

在“講好他國故事”這件事上,Netflix比好萊塢更明白:重點不僅在于誰的故事,更在于誰來講,怎么講。而這個國際煤老板現在要找的,就是全球范圍內最有才華同時最缺錢的創作者。畢竟給機會的實質,就是給錢。而Netflix劇集之所以能夠與傳統韓劇拉開差距,也基于它對創作者真金白銀的打投。

在《王國》之前,韓劇單集成本在4-5億韓元,2016年KBS那部“史上最貴韓劇”《太陽的后裔》,單集成本不過8億韓元。而《王國》前兩季一出場,便將單集費用推到20-30億韓元的級別[10]。此外,Netflix的印度劇集《神圣游戲》,單集成本是以往印度劇的3倍;Netflix的日本劇集《全裸導演》,投入則達到了傳統日劇的10倍。


進入韓國的前五年,Netflix共花費7700億韓元制作了《甜蜜家園》《少年法庭》《夜叉》等80多部影視劇,匯聚薛景求、孔侑、金惠秀、劉亞仁等韓國一線明星陣容,成績斐然。

2021年初的韓國發布會上,Netflix追加5億美元投資,并包下兩座大型拍攝基地。2022年5月,Netflix旗下特效公司Scanline VFX宣布未來5年再投1億美元打造韓國特效公司。而在2023年4月韓國總統訪美期間,Netflix聯席CEO薩蘭多斯表示未來四年將投資25億美元用于韓語內容制作。

Netflix原創能在韓國井噴,有以下三個關鍵因素:首先,韓國有高度工業化的影視產業,具備大量類型化敘事的產業人才;其次,韓國有文化出海的外向型基因,且內容生產的性價比遠高于歐美;最后,韓國文娛是成熟的分眾市場,影、視、綜各司其職,劇集主要承載娛樂功能,導致很多議題在傳統韓劇難覓出口。

Netflix這種放權給第三世界創作者的成績,自然被同行看在眼里。比如同出硅谷的Apple TV+,除了《初創玩家》《人生切割術》等贏得盛贊的美劇,韓劇《彈子球游戲》、英劇《流人》也都是蘋果流媒體的原創。Apple TV+對Netflix模式的效仿,使得好萊塢模式主導下的劇集產業更加多元化。

換句話說,Netflix模式并非只有Netflix才能用。

例如前文提到的《馬可波羅》是一部Netflix劇集,但它卻是按照好萊塢模式做出來的;而《我的天才女友》是一部HBO劇集,但它卻是按照Netflix模式做出來的,替HBO Max在意大利搭班子的制片人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本就是意大利中生代最富盛名的作者型導演。

無獨有偶,由日本國民演員真田廣之擔任制片人的日劇《幕府將軍》,不僅在去年以18項大獎橫掃艾美獎,而且在剛剛落幕的金球獎上繼續以最佳劇集、最佳男女主、最佳男配的4項殊榮一騎絕塵。這部Disney+推出以來最成功的非英語劇集,同樣是Netflix模式在流媒體戰線的又一場大勝。


被稱為日本版”權力游戲“的《幕府將軍》

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拍的《三體》并不是上述模式,它不可能實現類似《王國》那樣的“韓語內容,本土制作,全球放映”,它本質上是一部改編劉慈欣作品的“美國故事”,劇情里汪淼變成女性,羅輯變成黑人,是因為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美國導演、美國編劇、美國演員的美劇。

換成美國編劇、美國導演,在傳統美劇的生產關系里,是做不出《我的天才女友》或者真正的《三體》的,不是好萊塢的技術、資金和業務水平的問題,而是美國本土根本不會產生這樣的故事。換句話說,Netflix從海外汲取到的,既有嶄新的文化元素,也有好萊塢體系之外的人才和創意供給。

而由美國流媒體集團引導的“拍全球故事,給全世界看”的模式,近年來已成為燎原之勢,高分作品層出不窮,商業回報盆滿缽滿。在派拉蒙、米高梅等好萊塢傳統巨頭日漸式微的當下,Netflix、HBO Max等接過了它們的權杖,而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躬身入局,用流媒體繼續全球圈地。

在文化輸出2.0模式下,全球娛樂產業的權力中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未來仍然會掌控在加州一小部分人的手里,不管山火燒得有多旺。

全文完,感謝您的閱讀。

參考資料

[1] Netflix的亞洲戰事:一場給愛奇藝騰訊看的生動軍演課,河豚影視檔案

[2] 好萊塢退守美國,娛樂全球化進入新階段,娛樂硬糖

[3] 娛樂至死:好萊塢類型片十年,FP影評

[4] 這回布拉德·皮特麻煩大了,生活日報

[5] 一生的旅程,羅伯特·艾格,喬爾·洛弗爾

[6] 數字化、私人化與激進化:技術變遷視野中的美劇文化,常江

[7] Netflix《馬可波羅》巨制后的成吉思汗野心,騰訊科技

[8] 金牌編劇:美劇編劇訪談錄,克里斯蒂娜·卡拉斯

[9] Netflix那些事兒:優愛騰要學起來沒那么容易,XYY的讀書筆記

[10] “不發表意見,只給錢”,Netflix給韓國砸5億美元圖啥,Mtime時光網

作者:魯舒天

編輯:戴老板

責任編輯:戴老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58歲劉嘉玲晨跑引爭議:穿緊身褲不遮臀部,被網友點評“沒一點老人樣”

58歲劉嘉玲晨跑引爭議:穿緊身褲不遮臀部,被網友點評“沒一點老人樣”

LadyDaily
2025-03-15 18:07:56
已立案!人均3888元的上海餐廳,用大象糞便做甜品,還有腐臭味糊糊……

已立案!人均3888元的上海餐廳,用大象糞便做甜品,還有腐臭味糊糊……

環球網資訊
2025-04-11 14:51:20
上海地鐵男“社死”后續:工作沒了家庭也毀了,妻子顏值照很漂亮

上海地鐵男“社死”后續:工作沒了家庭也毀了,妻子顏值照很漂亮

侃侃娛季
2025-04-11 09:46:02
巨震!川普又變卦了

巨震!川普又變卦了

隔壁老投
2025-04-11 15:08:18
楊童舒:曾是主持人,卻在拍戲時懷孕,如今孩子16歲,丈夫成謎

楊童舒:曾是主持人,卻在拍戲時懷孕,如今孩子16歲,丈夫成謎

娛樂白名單
2025-04-10 22:45:49
李想官宣:MEGA再次上市!

李想官宣:MEGA再次上市!

電動知家
2025-04-11 10:30:58
“狼見了都發抖”,東北虎女飼養員帶火動物園:打賞都給動物改善伙食

“狼見了都發抖”,東北虎女飼養員帶火動物園:打賞都給動物改善伙食

封面新聞
2025-04-11 22:45:12
市民投訴三河招牌禁用顏色,三河城管:不心疼錢可改回原色

市民投訴三河招牌禁用顏色,三河城管:不心疼錢可改回原色

觀威海
2025-04-11 11:06:11
王力宏臉部燒傷!新歌MV拍攝現場突發火災!

王力宏臉部燒傷!新歌MV拍攝現場突發火災!

大風新聞
2025-04-11 20:52:03
河北三河市這件事,已經壓不住了

河北三河市這件事,已經壓不住了

末名先生
2025-04-11 15:37:02
女子揭露騎行圈內幕,男女住宿隨機匹配,互相尊重不外傳注重人品

女子揭露騎行圈內幕,男女住宿隨機匹配,互相尊重不外傳注重人品

老鵜愛說事
2025-04-10 22:43:20
特朗普一覺醒來天塌了!美股大跌超1000點,對華加稅遭到"反噬"!

特朗普一覺醒來天塌了!美股大跌超1000點,對華加稅遭到"反噬"!

二向箔
2025-04-11 16:59:31
伊朗再次有尊嚴的體面的跪下了,大有你不給面子我就跪死在你面前

伊朗再次有尊嚴的體面的跪下了,大有你不給面子我就跪死在你面前

歸史
2025-04-11 13:33:10
剛剛,特斯拉中國停售Model S、Model X

剛剛,特斯拉中國停售Model S、Model X

大象新聞
2025-04-11 12:54:04
網友驚奇發現,某地竟然有一家“普朗特精神康復醫院”

網友驚奇發現,某地竟然有一家“普朗特精神康復醫院”

不掉線電波
2025-04-11 14:53:40
季后賽八進四對陣:廣東VS山西 北京德比 廣廈VS青島 遼疆大戰

季后賽八進四對陣:廣東VS山西 北京德比 廣廈VS青島 遼疆大戰

顏小白的籃球夢
2025-04-11 21:56:14
白話拆解|特朗普關稅政策為啥讓兩個前財長“破大防”?

白話拆解|特朗普關稅政策為啥讓兩個前財長“破大防”?

國際在線
2025-04-11 16:11:16
對華關稅145%!永輝、盒馬、世紀聯華、華潤萬家、天福、銀座、武商等助力外貿轉內銷

對華關稅145%!永輝、盒馬、世紀聯華、華潤萬家、天福、銀座、武商等助力外貿轉內銷

品智PLSC
2025-04-11 20:37:06
起 風 了 !華北大風,專家建議100斤以下不要出門

起 風 了 !華北大風,專家建議100斤以下不要出門

大風新聞
2025-04-11 13:55:26
美億萬富翁呼吁美政府暫停關稅政策!蘋果漲超3%,白宮:美國有能力在國內生產蘋果手機

美億萬富翁呼吁美政府暫停關稅政策!蘋果漲超3%,白宮:美國有能力在國內生產蘋果手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0 00:02:07
2025-04-12 00:39:00
飯統戴老板 incentive-icons
飯統戴老板
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財經
269文章數 2365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娛樂要聞

汪小菲馬筱梅婚禮又有了耐人尋味的新聞

頭條要聞

專家:不用太擔心關稅 現在要看的是中美雙方誰扛不住

體育要聞

球迷天天罵,但我們要進歐冠了

財經要聞

造假累計數百億 揭秘東旭集團造假手法

科技要聞

單臺年入20萬!首批人形機器人致富者來了

汽車要聞

25款風云A8/T9/T10齊上市 多款車型發布一口價

態度原創

時尚
家居
手機
游戲
軍事航空

那些認真生活的人,才最時髦!

家居要聞

浪漫與優雅 不被定義的現代法式

手機要聞

iQOO Z10 Turbo系列再次被確認:真機已現身,性能配置也已清晰

鋼嵐:2.3艾達新版本報告!這內容怎么玩著玩著就沒了?

軍事要聞

蘇丹西部一難民營遭炮擊 至少150人傷亡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张家口市| 霍城县| 临江市| 故城县| 宿松县| 惠州市| 呼和浩特市| 临潭县| 阜城县| 城步| 阜平县| 翼城县| 淳安县| 巴塘县| 新余市| 建德市| 互助| 恭城| 弥渡县| 泽库县| 新龙县| 巴南区| 张掖市| 汉中市| 延边| 三明市| 奈曼旗| 西乌| 延长县| 瓦房店市| 息烽县| 商丘市| 辽中县| 礼泉县| 韶关市| 瓦房店市| 四会市| 昌图县| 丹凤县|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