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確實比武漢東湖更有名。否則,朱老總也不會發出“東湖更比西湖強”這樣的感嘆。
朱德老總1954年在武漢工作期間游覽東湖,然后為東湖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強”。
有部很火的電影也為西湖站了臺,那就是葛優和舒淇聯袂主演的《非誠勿擾》。
秦奮和笑笑第一次相親的地點就在西湖邊的茶館
如果提到杭州西湖,朋友們立刻能想到的是白娘子與雷峰塔、梁山伯與祝英臺、靈隱寺和岳飛墓、西湖斷橋和龍井......
但如果提到武漢東湖,外地的朋友們,你們能想到是啥......
猛然一下,好像啥也想不起來。
其實,武漢的東湖也是挺能“扛打”的。下面就是百度詞條上對東湖的介紹。
如果只用一段話來描述東湖,那就是:東湖是江城武漢的掌上明珠。她山水相依、花木繁茂,景觀豐富。峰巒疊翠環碧湖,四季繁花織錦繡,既有多樣生態奇景,又集諸多國家級殊榮于一身。
但是,這么“霸氣”的武漢東湖在知名度上,卻比杭州西湖差了很多。這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讓我們從歷史典故、文化背景、景區建設、游玩特點這四個維度,對這兩座湖泊進行對比。
希望通過這個對比,能讓朋友們更加了解東湖、喜歡東湖、愛上東湖。
歷史長河中的不同軌跡
西湖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不過那時還不叫西湖。到了唐朝,西湖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貴人,他就是著名詩人白居易。白居易在杭州為官期間,寫下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詩句。
西湖白堤
到了宋朝時,西湖再次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這位大V便是宋朝文豪蘇東坡。他在杭州做官時,疏西湖、筑蘇堤。這項工程不僅讓西湖的顏值直線飆升,也再次實現了西湖的文化輸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正是這些千古名句把西湖的美名傳播了開來。在歷經兩位名家的“種草”后,西湖也終于成了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
再看東湖,其實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存在,不過它的用途更多是軍事防御、水利灌溉。在歷史的長河中,東湖雖有一些人文故事,但缺乏像西湖那樣持續、全方位的文化塑造。
直到近現代,東湖才從幕后走到臺前,逐漸被大規模開發,成為了面向大眾的城市公園。
“東湖之父”周蒼柏
最早開發東湖的是出生于武漢的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先生,他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時,個人投巨資在東湖西岸興建了“海光農圃”,為市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鍛煉身體、嬉戲游樂的場地。建成后的“海光農圃”占地2000多畝,已包括現在東湖的聽濤景區和東湖賓館等地。
東湖“海光農圃”
也正是因為在歷史進程中的這一前一后,使得西湖早早地就開始了文化輸出。東湖則由于起步太晚,在文化的賽道上慢了好多步。
所以說,“出名還得趁早”還是挺有道理的!
文人墨客與民間傳說
提到文化輸出,西湖屬于典型的“家里有礦”型。除了蘇東坡的蘇堤外,還有許仙和白娘子在斷橋相遇,借傘定情;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同窗三載、化蝶雙舞的浪漫凄美愛情故事。
這些都讓西湖成了愛情的象征,引得無數情侶前來打卡,期待邂逅自己的浪漫。
西湖三潭印月
還有那印在人民幣上的“三潭印月”。每逢中秋之夜,湖中的石塔便會點燃燈燭,燈光從蒙在洞口上的薄紙中透出,宛如一輪“小月亮” 倒映水中,與明月相映成趣。這些景觀引得了許多文人墨客詩興大發,也讓“三潭映月”成了西湖標志性景觀之一。
再看東湖,雖然文化底蘊同樣深厚,但唯獨少了類似西湖那種全民皆知的爆款傳說。
東湖屈原紀念館
比如東湖有屈原“行吟澤畔”的典故,蘊含著文人的憂國憂民和浪漫情懷,但傳播的范圍僅僅局限在文學愛好者的圈子里。
楚莊王
再比如東湖的鼓架山,相傳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擊鼓督戰的地方。但楚莊王的故事,又充滿歷史的厚重和硝煙。
對于普通游客,特別是外地游客來說,東湖缺少一個像“白娘子傳奇”那樣跨越年齡、地域、階層,能夠被反復傳頌、演繹的爆款故事。在文化傳播上,東湖自然沒有西湖那么有影響力。
精細打磨與大氣磅礴
漫步西湖,你能看到的是蘇堤、白堤和楊堤上,桃柳相間,春日里的繁花似錦。而湖邊的亭臺樓閣,古色古香。從建筑風格到色彩搭配,都透著江南水鄉的溫婉精致。
西湖楊堤
西湖江南園林
西湖景區內標識清晰,設施完善。無論是公共廁所、休息長椅,還是餐飲小店,都分布合理。游客累了、餓了,都能及時找到休息、喝茶和吃飯的地方。西湖周邊的公共交通也做得比較出色,無論是乘坐公交、地鐵還是打車,都非常方便,讓游客能夠輕松抵達不同景點。
東湖景區則走得是大氣磅礴的路線。水域面積廣袤,湖岸線蜿蜒曲折,自然風光雄渾壯闊。景區內綠化做得相當出色,大片的森林、草地,綠意盎然,是城市里的天然氧吧。
東湖步道
東湖楚天臺
因為東湖景區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在一些細節上還有提升空間。例如部分區域標識不夠清晰,餐飲配套相對分散,游客一旦深入東湖景區深處,便會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在交通方面,雖然公交線路也不少,但部分站點離核心景區較遠,換乘不夠方便,對于自由行游客不算友好。好在現在已有了共享自行車和電動車,游客們也能騎遍東湖了。
正是西湖的精致、東湖的粗獷,讓游客在體驗上也有了天壤之別。
休閑慢游與多元探索的碰撞
西湖的游玩節奏,主打一個休閑慢游。三五好友租上一條小船,慢慢悠悠地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陣微風拂面,看岸邊垂柳依依,遠處山巒起伏,愜意無比。
西湖邊的茶舍和咖啡廳比比皆是,逛累了就進去坐坐,來上一杯清茶或是咖啡,就能消磨整整一下午的時光。
夜晚的西湖更有一番韻味。湖邊一帶燈火輝煌,時尚與古典完美的交織在了一起。
西湖夜景
東湖的玩法非常多元,你可以騎行,感受風馳電掣,穿梭在山林湖泊間。
東湖騎行
你也可以徒步,去東湖櫻園、梅園賞花。春天,那里是紛芳斗艷;冬天,那里是傲雪凌霜,真是美不勝收。
東湖櫻園
東湖的玩法,也讓游客們目不暇接。如果你想一次體驗多種項目,那就需要提前做好充分規劃。
東湖自然景點分布
西湖是以湖為核心,通過周邊緊湊的景點布置,讓游客可以輕松一覽西湖的美景。
東湖通過綠道、步道和水路將100 多處景觀串聯起來,借助移步換景,讓游客體驗更豐富多變的景致。
杭州與武漢的別樣魅力
城市,是湖泊的底色,也給湖泊帶來不同的附加值。
杭州,自古就有 “人間天堂” 美譽。杭州的氣質是溫婉細膩,江南風情。而西湖則與杭州融為了一體。城市中的街巷、建筑、人文,像一幅畫一樣圍繞著西湖展開。游客們逛西湖,順帶把杭州的韻味品了個遍,從靈隱寺的禪意到河坊街的煙火,全方位地感受著江南的魅力。
武漢,華中重鎮,九省通衢,城市風格豪爽大氣。黃鶴樓、長江大橋,晴川閣,處處透著煙火與江湖的氣息。東湖則更像是武漢的城中花園,走進一步,便是湖光山色,偏安一隅。走出一步,則是高樓林立,燈紅酒綠。
近幾年來,武漢市在東湖的景區建設、文化挖掘和宣傳推廣上都下足了功夫。終究有一日,正如朱老總說的“今后定比西湖強”那樣,東湖和西湖將成為中國湖泊界的 “絕代雙驕”。
歡迎各位朋友來東湖游玩,親自來感受一下武漢獨特的“江湖”魅力吧!
最后一句,游東湖,沒點文化底蘊,是GET不到東湖這個段位的魅力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