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晚情 來源 |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有位粉絲在后臺給我留言,她說馬上就要過年了,但她內心很糾結,想回去又不想回去,她媽媽已經給她打了很多個電話了,她也不知道如何決定比較好。
按理說,中國人都有很強烈的過年歸家意愿,大多數人還沒到過年,就已經忙著計劃回去的行程了,如果不愿意回去,答案無一例外,原生家庭比較奇葩。
這位粉絲也不例外,她說她爸爸是一個很渣的男人,平時喝酒打牌家暴。
很小的時候,她爸爸輸錢回家,她正好在家里學步,她爸爸直接飛起一腳把她踢到一邊,磕得她鼻血直流。
原本她以為是她爸爸重男輕女,不喜歡她這個女兒,結果弟弟出生后,她爸爸并沒有什么改變,對她弟弟也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幸運的是她并不是一個懦弱的女兒,而是一個懂得激烈反抗的人。
她偷偷去學跆拳道,鍛煉身體,十幾歲的時候,她爸爸照例打她的時候,她直接和她爸爸對打起來。
但畢竟是女孩子,又沒有成年,力量有限,還是被打得很慘,但她爸爸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她差點把鼻子都打歪了,身上還掛了不少彩。
她爸爸罵罵咧咧地說,女兒打父親是天理難容的事,以后一定會被雷劈死。
但她才不在乎,說要劈就先劈你,反正你敢對我動手,我就往死里打你,我會長大,你會越來越老,到時候看我打不死你。
她爸爸氣得活蹦亂跳,但之后卻不怎么敢動她了,每次都是很兇狠地瞪她,但手是不敢輕易動了,他把所有的怒氣都發泄到她媽媽和弟弟身上。
母子倆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關鍵是她在的時候她爸爸不太動手,不然她會幫的,經常趁她不在才動手。
后來,她考上了外地的學校,離家遠了,她經常鼓勵弟弟要懂得反抗父親,而且你是男人,你還打不過他嗎?她弟弟在她的洗腦下,也開始反抗。
這時候他們姐弟都長大了,她爸爸年紀越來越大了,基本上不敢和他們動手了,最多一邊喝酒一邊罵罵咧咧,有時候他們不耐煩了,大喝一聲,他會不敢吭聲。
可以說,他們已經從家暴的噩夢中醒來了,姐弟倆都在外面工作,一年也見不到幾次,但她爸爸雖然不敢動她們姐弟了,對她媽媽的態度卻一貫如此,非打即罵。
她媽媽挨了欺負后就給她們姐弟打電話,她內心既同情母親,又覺得很窒息,每次接到母親的電話,都有應激反應了,但又不能不管母親。
原本我聽了她的傾訴,在我腦海里形成的一幅景象是這樣的:偏僻的農村,矮小的房子,家暴的父親,困苦的母親,相依為命的姐弟。
當她說她父母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時候,我是有點吃驚的,因為在正常的理解范疇里,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人,不管是認知還是周邊的環境,都不會接受這一切。
最后她和我說,她真的很想遠離那個原生家庭,甚至這輩子都不想見到她爸爸,但是她放不下她媽媽,她不忍心看她媽媽受苦,所以很糾結。
回去的話,又要天天吵架,天天面對那樣一個渣爹,過年都沒意思了,不回去的話,她媽媽就很慘,如果她們姐弟在的話,她父親會有所收斂,她不知道怎么選擇比較好。
我只回復了她一句話,你有沒有想過,以后每一年你都要面臨這樣的抉擇,直到你的父親或者母親一方去世,你才有可能從中解脫出來。
如果他們長命百歲的話,你可能還有40多年這樣的日子要過。
她反問我說,晚情姐,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么做呢?
我確實認真想象了一下我會怎么做,我大概會給我母親兩個選擇:
第一,和渣爹離婚,之后你不管是愿意和我一起過還是愿意和弟弟一起過或者輪流過都可以,一切看你的意愿,只要你真的決定離婚了,我會不遺余力地幫你請律師,出錢出力助你脫離苦海。
第二,你不愿意離婚,那么,你是一個成年人,就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之后的日子是好是壞,都是自己的選擇,而我終將有自己的家庭和人生,也會有我的孩子,不可能時時刻刻為你撐腰做主,自己立不起來,找誰都沒用。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同我這個觀點,會覺得這是你媽媽啊,你也能做到不管嗎?是不是太無情了?
我真的能做到,說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吧!我只會欣賞一個敢于反抗,敢于活出自己的母親,不會過多同情一個這樣的母親。
在這個故事的原生家庭中,母親是軟弱的,隱忍的,兩個孩子跟著她一直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幸運的是姐弟倆都有反抗精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而這位母親的做法是繼續委曲求全地過日子,和子女傾訴自己的不容易,既然日子這么難過,為什么只是一味地找子女傾訴,而不是去改變,反而增添子女的困擾呢?
所以,她只想傾訴不想改變,而傾訴的本質就是讓別人分擔自己的痛苦,對子女而言,母親的苦難傾訴,等于是把自己的痛苦轉嫁到孩子身上:
我這么痛苦,你們好意思不管我嗎?我這么隱忍還不是為了你們?
她希望你們記住她的付出,希望你們來解決她的問題,而她自己卻不愿意去面對自己識人不清造成的婚姻悲劇。
事實上,她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而你們的痛苦是她間接造成的,但因為有母親這個身份橫亙在那里,如果你們不管就是不孝。
那你們管了就有用了嗎?其實也沒用,最終你會發現,你一心想把她拉出泥潭,她死活不愿意出來,最后就是你無法渡她成仙,她卻會累你成魔。
最終你會重新陷入各種痛苦中,陪她一起苦苦煎熬,因為你背負了她的命運,介入了她的因果,這種不幸就會加諸在你身上。
為什么我經常說放下助人情結,尊重她人命運呢?如果別人想改變,我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那是皆大歡喜的。
但如果對方根本不想改變,只是期待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這個人就不值得同情。
而你如果想擁有簡單舒服的人生,就一定要遠離這樣的人,哪怕這個人是你的母親!
晚情:百萬暢銷書作家,編劇,云意軒珠寶創始人,專注女性的自我成長,認為成長比經營更重要。代表作《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新書《越自律 越自由》正在熱銷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