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玩的這一手還真的是有點意思,2024年最后一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射了兩顆衛星,印度媒體高調宣布:1月7日兩顆衛星的對接試驗結束,印度會追趕上來,和中美俄在航天領域一起并駕齊驅。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牛吹出去了,印度的首次太空對接試驗已經過去了快一星期,他們說還需要再等等。
原計劃在1月7日進行對接試驗的兩顆衛星,因為地面上的中止模擬沒有通過,只能延期到1月9日進行,很多網友都在傳,之所以延期對接,是因為其中的一顆衛星“飛丟了”,完全找不見,因此需要再等等。
這也行,一眾吃瓜網友就再等個倆天也無妨,但是到了1月9日大家都在圍觀的時刻,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再發通告,稱兩顆衛星在距離只有225米的時候,發生了異常現象,兩顆衛星有異常漂移,對接軌道的橫向移動較大,無法正常對接。
為了保證安全,這第二次的太空對接試驗仍舊是宣告著延期,當然這里并沒有失敗,只是沒有按照計劃完成而已。
同樣,我們就需要等待印度的第三次太空對接試驗,就在1月12日,兩顆衛星不斷地靠近,其實已經沖刺到相距最近只有3米的情況,但是我不繼續靠近了。按照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意思,我們沒有完全準備好,需要再等一等。
這不,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太空對接試驗,現在就要押寶到第四次了,從前三次的表現來看至少是越來越近,只是沒有完成最后的那一“吻”。
至于說印度最后的太空對接試驗能否完成,這也很難說,其實太空對接試驗,從難度上來看其實很高,畢竟目前全世界能掌握這一技術的也就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如果印度可以成功完成太空對接試驗,那么按照他們自己宣傳的那樣,倒也不是很夸張。
對于太空對接試驗,印度非常想完成,同時也是希望盡快的可以掌握相關技術。
尤其是在月船三號成功落月以后,給原本已經萎靡的印度航天來了一針強心劑,其實從月船三號的配置就可以看出來,完全是月船二號的乞丐版本,能拿掉的科學載荷都不帶了,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最后一搏。
如果月船三號最終失敗了,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以后也不要對航天探索那么熱衷了,如果成功了那就繼續亢奮。
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印度在月船三號成功落月之后,把落月的那一天當成了自己的航天日,各種航天計劃從那個節點之后都提了出來。例如要繼續自己的月船四號任務,要去月球上采集樣本帶回地球。我們知道月球采樣計劃,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月球樣本從月球上帶到環月軌道,需要太空對接技術完成月球樣本的“交接工作”。
除了要去月球上挖土之外,印度對于空間站也是非常著迷的,同樣的道理,要想運行自己的空間站,那么太空對接技術就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就沒辦法繼續玩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重視此次太空對接試驗也情有可原了,如果成功那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果失敗了那就只能從頭再來。
那么從第一次到第三次太空對接試驗全部都延期,現在正等待著第四次太空試驗的開始,此前已經完成了最近3米的撞擊,可謂是臨門一腳了,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忍住了沖動,讓兩個衛星退回到安全距離,通過數據分析之后再次進行第四次太空對接試驗。
其實也不得不說這小心謹慎的態度倒是值得學習,當然也有很多網友調侃道:這并不是小心謹慎,而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步到底會遇到什么問題!
就像曾經的月船三號慢悠悠地奔向月球,雖然過程中有諸多問題,但當月船三號成功落月的那一刻開始,什么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看來這個太空對接試驗也是一樣的打法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