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小長得比較高大,所以僅僅十二歲,他就隱瞞身份參加了紅軍。
誰也沒有想到,30年之后,他卻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少將。
如今101歲的他身體依舊健康,是碩果僅存的開國將帥。
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事跡是曾經在戰場上被蒼蠅救過一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偷著參軍的“紅小鬼”
王扶之1923年出生于陜西省子洲縣三眼泉樓砭傅家新莊的一個貧農家中。
在生完他之后,母親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王扶之五歲那年,母親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他和爺爺父親三個人相依為命。
當時黃土高原上普通人的日子過得非常苦,時刻都掙扎在生死線上。
為了把自己唯一的兒子拉扯大,父親只好帶著王扶之背井離鄉,投奔遠在延安的一個親戚。
到了延安,王扶之在親戚的安排下成了地主家的放牛娃。
雖然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王扶之卻長的非常快,看上去比同齡人高不少。
這讓他平時也可以跟著父親到富裕人家去做工掙點錢。
王扶之十歲那年,父親把他送到了附近的一個私塾,讓他讀了三個月的書。
這三個月雖然老師只教了一本《三字經》,但聰明的王扶之還是認識了不少字。
1935年,王扶之生活的村子忽然來了一隊當兵的,一開始大家都比較害怕,生怕這些當兵的在當地胡作非為。
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名叫“紅軍”的人特別守規矩,說話和氣還不欺負老百姓。
一些家里沒有壯勞力的,他們平時還會給幫著挑水劈柴。
這些人的行為讓王扶之非常感興趣,所以每天活干完了以后,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跑去看紅軍訓練。
就這么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后,王扶之忽然冒出了一個壓抑不住的念頭,他也想進入紅軍隊伍。
于是膽子很大的他直接就跑過去說自己要參加紅軍。
打量了一下他的身高之后,一名首長笑著問道:“個子倒是不低,就是太瘦了,多大了?”
知道自己說實話部隊肯定不會收,所以王扶之靈機一動反問道:“你看我有多大啊?”
“有十六歲了吧?”
“不愧是當官的,看人真準。”機靈鬼王扶之一聽首長這么說,順桿子就爬了上去。
就這樣,才十二歲的王扶之成為了紅軍二十六軍“少共營”的一員。
當時劉志丹部武器缺口很大,所以剛剛參軍的時候王扶之只能拿著一桿梭鏢槍。
但很快他就在勞山戰場上靠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從敵人手中奪下了自己的第一支槍。
作戰勇猛膽大心細的王扶之第二年就加入了共產黨,變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此時他隱瞞年齡的事情已經被部隊的首長們都知道了,但大家很喜歡這個機靈的“紅小鬼”,隨意就讓他留了下來。
在戰場上成長
別看王扶之年紀小,但他打的仗可一點都不少。
從13歲開始, 他就扛著自己繳獲來的武器走上了戰場,陜北大地上發生的所有戰役,他幾乎全部參加過。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4歲的王扶之成為了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測繪股長。
憑借著自己放牛時候練出來的矯健步伐,王扶之如同一個精靈一樣在戰場上出沒,繪制了不少特別有用的地圖。
這些精準的地圖給部隊打擊日寇提供了最有利的幫助。
這一年的9月25日,115師在平型關設下了埋伏。
作為115師687團的一員,14歲的王扶之也參加了這場戰斗,并且親手打死了好幾名兇殘的日本鬼子。
之后他又跟隨著部隊在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轉戰。
在生與死的考驗中,王扶之一天天的成長了起來。
新四軍成立以后,王扶之這個陜北小伙第一次來到了江淮地區,被任命為新四軍第3師8旅22團通信參謀,2營6連副連長。
遠離了大本營到反動派的地盤當中作戰是非常困難的,王扶之他們平時不但要對抗日本侵略者,而且還要防備國民黨的偷襲。
可就算抗爭形勢如此嚴峻,王扶林和他的戰友們也沒有泄氣,每天依舊苦中作樂,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冀魯豫、豫皖蘇、皖東北、蘇北、皖江和淮南等抗日根據地就是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這些根據地建立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戰斗,王扶之都一一親臨過。
把小鬼子趕出中國以后,解放戰爭很快就爆發了。
此時才剛滿23歲的王扶之又跟著部隊轉戰到了東北,從東北民主聯軍營長一路走到了第4野戰軍39軍343團團長的位置上。
四野是一支戰斗力超群的部隊,這支大軍在解放戰爭的時候連續轉戰東北、華北、華中南三大戰略區。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四野里面任職的王扶之也參加了包括四平、遼沈、平津、衡寶等多個重大戰役。
他的足跡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13個省市區都留下了戰斗的印記。
這一步步走過來王扶之見識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美景,也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過程中經歷的所有悲與喜。
在這無數的戰斗中,王扶之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已經從當年那個拿著梭鏢槍的“紅小鬼”變成了解放軍當中最不可或缺的中級將領。
正是因為有他們在,所以解放戰爭中共產黨的隊伍才可以攆著國民黨的屁股揍。
新中國成立以后,王扶之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首批次進入朝鮮和美國鬼子作戰。
在朝鮮戰場上,王扶之遭遇了從沒有過的危機,要不是幾只蒼蠅的出現,他可能就永遠都留在異國他鄉了。
因蒼蠅而生還
到了朝鮮戰場以后,王扶之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115師代師長的職務。
他指揮部隊打了不少漂亮仗,讓美國人恨得牙癢癢,時刻都盤算著要把王扶之給弄死。
1952年8月,《人民日報》的記者專程來到115師采訪。
由于白天戰斗太過于激烈,根本上就沒有一點空閑,所以記者只能在晚上的時候借助昏暗的燭火來寫作。
當時整個部隊里面只有研究作戰的師長王扶之這里有一盞油燈。
王扶之看記者寫作很吃力,干脆就把自己的位置讓開了出來,讓記者坐到油燈跟前寫稿子。
而他則走進了坑道深處,用剛才記者的小半截蠟燭與作戰科長蘇盛軾、參謀陳志茂研究第二天的戰斗部署。
此時的王扶之完全不知道,美國人已經發現了他所知的位置,正在派遣飛機帶著航空炸彈過來轟炸。
就在三人剛剛把工作全部敲定的時候,伴隨著刺耳的轟鳴聲,一枚重磅炸彈在作戰坑道的上空爆炸。
還來不及反應過來,王扶之三人就被掩埋在了坑道里。
不知道過了多久,王扶之終于轉醒。
由于四周一片黑暗,所以王扶之一時間沒有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他晃了晃發懵的腦袋想要站起身來,忽然覺得腿上傳來了刺骨的疼痛感。
伸手摸去,王扶之發現自己的一條腿被原木和修建坑道的石頭緊緊的壓著,完全動彈不得。
當時坑道里不只有王扶之三人,還有《人民日報》的記者和幾名戰士。
見他們都沒有動靜,王扶之開始大聲喊起了他們的名字。
半天之后,只有作戰科長蘇盛軾和參謀陳志茂傳來了微弱的回應,其他人一點動靜也沒有。
顧不上悲傷,王扶之一邊摸索著清理自己腿上壓著的東西,一邊大聲的鼓勵蘇盛軾、陳志茂兩人,讓他們也想辦法自救。
許久之后,三個渾身是傷的人這才都從廢墟中脫身而出。
他們想要聯系外面,但手跟前沒有任何可以用的設備,呼救的聲音也無法傳到外面去。
這讓三個人一時間完全沒有了辦法,只能筋疲力盡的窩在狹窄的坑道里面。
事情發生以后,彭總親自把電話打到了39軍,讓部隊竭盡全力把王扶之等同志救出來。
為了確保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副軍長親自來到了現場,和115師的政委一起現場指揮。
發現志愿軍這邊的情況后,美國鬼子又派來了飛機進行騷擾。
結果在115師高炮連的打擊下,美國人損失慘重倉皇而逃。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救援現場的氛圍越來越凝重,大家對掩埋人員的生還基本上都不報希望了。
當夜晚降臨的時候,39軍的軍長含淚給指揮部發了一封電報,說王扶之等人生還無望,很可能已經光榮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王扶之幾人犧牲的時候,第二天志愿軍工兵連的連長忽然看到幾只蒼蠅從坍塌的石縫之中飛了出來。
既然蒼蠅能夠活著,那么里面的人也可能活著,想到這里他欣喜若狂,趕緊就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上級領導。
于是第二次的救援又開始了,在戰士們不放棄的努力下,晚上十一點半左右,掩埋了整整38個小時的王扶之三人被救了出來。
只可惜剩余的四位同志都已經不幸身亡了。
當得知自己大難不死是因為幾只蒼蠅以后,王扶之并沒有笑,反而因為戰友的犧牲二痛哭流涕了起來。
成為開國少將
作戰勇猛的王扶之在朝鮮戰場上參加了很多著名的戰役,屢立戰功。
戰爭結束以后,他被朝鮮方面授予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1953年5月王扶之跟著大部隊一起回國,繼續擔任115師的師長一職。
才剛滿30歲的他是部隊里面少壯派的代表,所以他被上級領導送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
1955年全軍大授銜的時候,王扶之被授予了大校軍銜。
按照他所立下的功勞來說,授予個少將也是理所應當的,但他的年紀還是太輕了,所以最后經過多方面考慮,他沒有進入將官的行列。
1957年,34歲的王扶之從學校畢業,被調往了新組建的116師擔任師長。
三年之后,他成為了39軍的參謀長兼第一副軍長,這一年的王扶之也才剛滿40歲。
1961年和1964年,中央軍委又兩次進行了授銜儀式,這兩次被授予將官軍銜的人,也被納入到了開國將帥的序列當中。
王扶之就是在1964年的時候被晉升為少將軍銜的。
有趣的是,在王扶之被授予少將軍銜的第二年,中央軍委就徹底取消了部隊中的軍銜制。
這是因為之前沒有經驗,所以開國之后的幾次授銜儀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引起了包括毛主席、彭老總、賀老總在內的很多人的不滿。
于是1965年5月的時候,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取消軍銜制的決議。
這一取消就是23年的時間,1988年的時候,在鄧公的提議下,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才再一次恢復了軍銜制。
1968年,王扶之被調往了中央軍委總參謀部,擔任作戰部部長一職。
他協助主持軍委工作的鄧公和葉帥指揮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和西沙海戰。
1975年,王扶之到山西擔任省委書記的職務。
山西待了整整五年之后,王扶之同志才又一次回到了軍隊,前往新疆擔任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的職務。
1998年,75歲的王扶之將軍正式退休。
結語:
12歲離開了家鄉以后,王扶之將軍整整三十年都沒有再回去過。
1964年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后,曾回到家鄉探望年邁的父親,讓他難受的是,已經蒼老不堪的父親竟然完全沒有認出他。
王扶之解釋了許久,父親這才確認眼前這個英武的將軍竟然是自己離別三十年的兒子。
正是因為王扶之等人舍小家為大家,所以共產黨才能夠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建立新中國。
現如今老將軍看到國家如此的強大,相信他的心里面一定是非常滿足的。
參考文獻:
王扶之:有勇有謀的軍事指揮員,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朝鮮戰場上兩只蒼蠅救了他的命——黨史博采
[我的抗美援朝故事]王扶之《一只蒼蠅救了我的命》——紀錄片《英雄兒女》.共產黨員網
老紅軍王扶之——《百歲辭》里唱大風——退役軍人服務部官方賬號
王扶之: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黨史博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