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俁祺
導語:上周特斯拉悄無聲息地發布了新Model Y,這波操作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眾多車企都開始發起新一年價格戰的時候,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之,給新Model Y來了個漲價,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考量?
銷量陰影下的逆勢漲價?
去年對于特斯拉來說,可不是個輕松的年份。1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交付數據猶如一盆冷水,全年交付量約為179萬輛,相較于上一年的181萬輛,出現了下滑。這可是自2015年以來,特斯拉首次交付量同比下降。不僅銷量如此,產量也跟著萎縮,上海超級工廠2024年交付了91.67萬輛車,同比下降了3%,這也是該工廠自2020年投產以來的首次下滑。從全球新能源車企份額排名來看,特斯拉已跌至第三位,被吉利反超,和比亞迪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可就在這樣的銷量下滑陰影籠罩下,特斯拉推出的煥新Model Y卻漲價了。后輪驅動版售價26.35萬元、長續航全輪驅動版30.35萬元,相比老款貴了一萬多塊錢,如果再算上新車沒有的優惠和5年0息政策,實際購車成本比老款要高出不少,里外里差不多貴了5萬元。
特斯拉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目前推測來看,特斯拉一方面是想試探下市場對新車的接受程度,畢竟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有著獨特的地位,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特斯拉或許想看看自己的品牌號召力到底有多強,消費者對漲價的容忍度有多高。另一方面,這可能是對國產品牌的價格戰產生了“陰影”,所以為后續降價預留空間,畢竟特斯拉一直以來的定價策略都比較靈活,先把價格抬高,后續要是市場反應不佳或者競爭壓力過大,就有了降價的余地。如此來看,想入手新Model Y的用戶還是可以考慮再忍一忍。
新款漲價卻還能“爆單”
本以為在新款漲價以及老款有優惠政策的情況下,新Model Y的銷量并不會帶來太大的水花,可現實卻讓人意外。在新Model Y發布后,許多門店出現了單店“爆單”的情況。1月10日當天,某門店就接到了近300個訂單,都是預定新Model Y的意向用戶,要知道現在交意向金都要等到四五月份才能提車。
這其實就反映出了消費者復雜的購車心理,對于很多特斯拉的忠實粉絲來說,他們更愿意追求新技術、新配置,即使價格上漲也愿意買單。而且特斯拉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依然有著較高的影響力,強大的品牌光環吸引著眾多消費者。另外,新Model Y的升級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競爭力,讓很多消費者覺得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老款Model Y就沒有市場。對于那些對價格比較敏感,且不太在意新款變化的消費者來說,老款Model Y在優惠政策的加持下,性價比還是會更高,不少消費者還是會選擇有5年0息加持的老款車型。
特斯拉開始反擊了?
雖說新Model Y的價格漲了,但新車還是帶來了不少變化。從外觀上看,新Model Y的前臉采用了扁平化設計和當下國內新能源車流行的貫穿式燈組,和小鵬汽車的三段式設計有幾分相似,以至于被網友調侃為“Model鵬”。這一設計變化也確實引發了不少爭議,小鵬方面也出來調侃特斯拉是“致敬”小鵬的家族式設計,何小鵬更是直接回應稱好的設計心有靈犀。不過單從外觀設計來講,新車其實也并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一款車的設計還是需要有家族延續性的,這樣才能既讓老用戶熟悉,又給人帶來新鮮感。
這次改款車內的變化也不少,后排座椅的尺寸增加了15mm,還支持一鍵調節,可折疊可放平,無論是舒適性還是便利性都提升了不少;中控屏幕變成了15.4英寸的大屏幕,后排也多了一個8英寸的液晶屏幕,這樣后排乘客也能操控車輛部分功能;前后側車窗用上了雙層玻璃,路噪降低了22%,風噪也降低了20%不過對于本身靜謐性就不錯的新能源車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了;這次車內改款最讓人滿意的是鍍銀涂層的全景天窗玻璃,這樣以后Model Y車主不用遮陽簾也能防曬隔熱了,解決了老款被群嘲的一個很大的痛點;不過新增的環繞式氛圍燈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實在是很難讓人想明白給“毛坯房”加上小彩燈到底能有多吸引人。
續航方面,這次新Model Y有了顯著提升,后驅版續航里程為593km,提升了39km;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續航里程為719km,增加了31km。
然后智能駕駛一直是特斯拉的強項,這次新Model Y標配了AI4硬件,車端算力是前一代HW3.0的5倍,全車8個攝像頭也全面升級為500萬像素,最大探測范圍擴展至424m。雖說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EAP)功能需要3.2萬元,完全自動駕駛(FSD)功能選裝價格為6.4萬元,但這也代表了特斯拉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技術升級,不過FSD到底什么時候能進國內,還得看馬斯克有多努力了。
在去年一眾國產品牌紛紛號稱超越Model Y的情況下,特斯拉這次通過新Model Y試圖重新奪回市場的主動權。那句“能夠超越Model Y的,只有煥新Model Y”更是直接向對手們發起了挑戰。
新Model Y能否成功突圍
新Model Y的發布,無疑讓本就激烈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去年就有不少國產車型紛紛對標Model Y,像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等車型,在尺寸、價格、續航等方面都各有優勢。
就比如小米YU7被視為新Model Y的強勁對手,從工信部公示的申報信息來看,小米YU7的車身尺寸比新老Model Y都大了一圈。而且動力方面也是雷總很看重的,小米YU7申報的雙電機版車型綜合最大功率為508kW,最高車速為253km/h,相比新Model Y兩個版本的最大功率220kW和331kW,以及201km/h的最高車速,YU7在參數上顯然更勝一籌。而且參照SU7的定價經驗來看,小米YU7為了競爭,定價很可能在24萬元左右,如果真是這樣YU7相比新Model Y在價格上也更有吸引力。
面對這些競爭對手,新Model Y雖然有自己的優勢,但壓力也很大。雖然特斯拉的智駕可以說是斷檔式領先,但很多國產車上智能駕駛甚至高階智駕都是免費標配,而特斯拉需要額外付費,在價格和配置的綜合對比下,新Model Y要想突出重圍還是很難的。
煥新只是2025的開始
新Model Y的發布,只是特斯拉2025戰略布局的一個開始。面對銷量困境,特斯拉急需新的增長點。馬斯克在2024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2025年銷量將增長20%到30%,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之一就是推出新一代更為經濟實惠的車型。被外界稱為“ModelQ”的低價版電動車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發布,這款車成本據說只有Model3的一半,售價低于3萬美元,還具備自動駕駛能力。如果這款車能夠成功推出并獲得市場認可,將吸引更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大大提升特斯拉的銷量。
另外,在工信部目錄上閃現的Cybertruck皮卡,在北美市場熱銷,如果能克服困難進入中國市場,也將為特斯拉帶來新的增長機遇。皮卡市場在中國雖然目前規模不大,但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政策的逐漸放開,有著一定的發展潛力。
除了新車型,特斯拉還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能擴張。2024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了約300萬輛電動汽車,并將三分之一的“中國智造”特斯拉出口到亞太和歐洲市場。利用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特斯拉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增強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總的來說,2025年對于特斯拉來說至關重要。新Model Y已經正式打響了開年第一槍,后續將進一步考驗特斯拉在市場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力。然而,國產新能源車企也在飛速發展,不會輕易讓出市場份額,究竟Model Y能否帶領特斯拉在2025年實現銷量大幅增長的目標,讓我們拭目以待。當然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車企之間的競爭越激烈,我們就越有可能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和更實惠的價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