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有關跨境賣家的新聞,一名福建的跨境賣家被浙江臺州檢方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提起公訴。
據臺州檢方發布的案件信息,該案的涉案金額高達1.7億元,除了跨境公司的老板黃某之外,還有另外27名該公司員工也被一同提起公訴。
這個案子來源于一位球鞋愛好者的舉報。
去年,來自浙江臺州的一位球鞋愛好者,在某二手商品網站看到了一雙自己夢寐以求的全球限量版球鞋,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這雙鞋子是他一直想買的,但是礙于發行數量的限制,自己一直都搶不到,沒想到突然在這個二手網站上看到了,新舊程度為99成新,不由得頓時眼前一亮。
最關鍵的是,這個鞋子的售價比新品便宜了一半多,所以想都沒多想,這位鞋子愛好者就直接下單了。
但是在收到鞋子之后,他卻傻眼了,因為雖然鞋子的做工很精美,但是根據他多年收集鞋子的專業經驗,毫無疑問他確信自己買到的是一雙假冒的產品。
這下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啊,反手就是110報警。
結果一報警才知道,前面已經有很多買家也因為買到了此類假球鞋而報了警,而隨著警方的深入偵查,發現這些品牌球鞋都不是正品球鞋,而是全部來自福建莆田一家專門生產假鞋的工廠。
警方隨即突襲了該工廠,并順藤摸瓜的找到了銷售該假冒產品的跨境電商公司,該跨境公司老板黃某當場被抓,同時被抓的還有運營、采購、美工等員工20多人。
根據公司老板黃某的交代,自己從2019年就開始售賣仿牌球鞋了,不過當時只是在國內平臺售賣,但是他后面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某跨境電商平臺成功賣出去一雙高仿球鞋,獲得了500多美金的收益,所以當時就立即決定進軍跨境電商行業。
然后他就開始組建跨境電商公司,還專門招聘了一批員工,包括跨境運營、獨立站運營、海外推廣人員等等,開始了“正規化”在跨境電商行業售賣仿牌鞋子的所謂“事業”。
他們推廣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在各大海外社媒發布相關鞋子的帖子,或者在其他相關鞋子的留言中尋找搭訕的機會,誘導別人的話術一般就是自己這里可以買到別處買不到的限量版球鞋,且價格超級低廉。
因為莆田鞋的制作技術比較精美且他銷售的價格也比較便宜,所以一下就打開了海外的市場,黃某交代自己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可以賣出去幾十雙仿牌鞋子,自己公司的員工也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薪酬和獎金。
截至被臺州檢察院提起公訴時為止,這家跨境公司的涉案金額被認定為1.7億元,已經是一個驚天的數字!
后面法院經過審理,最終以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數罪并罰,對被告人黃某某執行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萬元,同時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經濟損失1000萬元。
這下不但賺的錢全部退了回去,還要背上高額的罰金以及5年多的牢獄之災,實在令人唏噓。
同時,令人唏噓的不僅僅是公司老板,該公司的多達27名員工,也因為觸犯刑法的相關罪名,分別被判處了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這些員工其實是最可惜的,沒想到只是想來跨境公司上個班,一不小心就上到監獄里面去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曾多次提醒過大家,跨境售賣仿牌雖然收益巨大,但卻是嚴重違法犯罪的行為,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貪圖巨大的收益而鋌而走險。
還是那句話。
句子愛財,取之有道。
取之無道,必遭災殃!
各位跨境賣家,一定要守好法律的底線!
全文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