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登基初期,政權得以穩固,離不開隆科多、年羹堯這兩位重臣的鼎力支持。他們不僅在“九子奪嫡”中為雍正贏得了皇位,更在青海之亂中力挽狂瀾,穩定了西北局勢,同時堅決支持耗羨歸公等改革舉措,極大地推動了政治的進步與發展。
清史學家孟森先生在《清史講義》中明確指出:“世宗之立,內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堯。”
當雍正穩坐龍椅,權傾朝野之后,一場名為“年隆之案”的風暴悄然醞釀。昔日功臣轉瞬之間成為了刀俎之肉,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讓我們一起揭開這段塵封的歷史,探尋雍正清算功臣的真相。
年羹堯,這位在康熙時期便是胤禛(即雍正)心腹的將領,長期參與胤禛奪取皇位繼承權的密謀,并曾任川陜總督,是胤禛奪得皇位的重要支柱。而隆科多,更是手握重兵,擔任理藩院尚書、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為胤禛的登基之路掃清了障礙。
雍正即位后,為答謝他們的功績,封隆科多為一等公,并復加“舅舅”之稱以示親近;同時封年羹堯為三等公,并授其撫遠大將軍之職,輔佐西北軍事。
權力的游戲往往伴隨著背叛與清算。從雍正三年開始,隆科多和年羹堯都逐漸遭到了雍正的疑忌。兩人的案件幾乎同時爆發,但對隆科多的處理稍晚于年羹堯。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年隆之案”,標志著雍正皇帝對功臣的清算達到了高潮。
那么,雍正是如何開始收拾年羹堯和隆科多的呢?這背后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隆科多,這位深諳宮廷斗爭的老臣,顯然比年羹堯更為謹慎。他深知雍正勤政且手段嚴厲,尤其擅長抄家,有“抄家皇帝”之稱。登基之夜,雍正便殺了康熙的首席太監趙昌,連5000兩白銀的家產都不放過。
因此,隆科多早就預料到有一天可能會遭到清算,于是開始精心策劃財產轉移,將家產分散藏匿于諸親友家和西山寺廟內。但這一行為卻未能逃過雍正的眼睛。
為何隆科多要如此冒險地轉移財產?這背后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秘密。他參與了太多關于雍正的秘密事務,深知自己隨時可能成為犧牲品。因此,他趁著還受寵的時候,將家產分散轉移出去,以圖保全家族。
但這一行為卻加速了他的失寵和清算。正如原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馮爾康等編著的《雍正皇帝全傳》所言:“隆科多行為豈有此理,昏聵之極,各處藏埋運轉銀子東西。朕如此推誠教導,當感激樂從,今如此居心,可愧可笑。”
從清朝到現代,轉移財產的游戲似乎從未改變。2024年8月5日,中國房地產市場巨頭恒大集團向公眾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他們已對包括許家印、丁玉梅在內的六名被告提起訴訟,旨在回收總額高達60億美元的資產。
這場訴訟的導火索,是許家印與其前妻丁玉梅涉嫌通過“技術型離婚”手段秘密轉移巨額資產到海外,數額驚人,高達500億人民幣。難怪許家印在公眾面前慷慨陳詞,大談自己的奉獻與犧牲,聲稱可以一無所有。
時間流轉至2025年1月,現代的“榮國府”也發生了一起類似事件,該府邸將貴重財產轉移到即將“二進白宮”主人看中的51號兵站,只是這一行為在網絡上曝光后迅速消失。再有洛杉磯的山火,也將中國貪官的海外豪宅曝光。這些事件展示了高超的操作手法和權力的暗流涌動。
隆科多轉移財產的行為無疑為雍正提供了清算他和年羹堯的最佳突破口。那么雍正是怎樣處理的,請看下文,本文是本文是《雍正和親信的權斗》第二篇,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