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 月 28 日,在中國六代機首飛后,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文,一方面貶低中國的六代機,宣稱成飛和沈飛亮相的六代機就是一個宣傳,實際上沒有那么厲害。
同時,該文章認為,中國是在對美國進行戰略欺騙,引誘美國卷入一場軍備競賽,但美國不能上當,因為目前的美國制造業無法承擔這一昂貴的競賽。
在冷戰時期,美國曾通過星球大戰計劃拖垮前蘇聯經濟。星球大戰計劃導致前蘇聯在軍備競賽中投入巨資。前蘇聯不得不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美國的這一新威脅,導致其軍費占GDP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5-23%左右。
長期的高軍費支出,導致前蘇聯的經濟狀況迅速惡化。星球大戰計劃不僅消耗了前蘇聯的財政資源,還加劇了其經濟問題的復雜性,進一步削弱了前蘇聯的國力,最終成為拖垮蘇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目前,在六代機、高超音速導彈、電磁炮、預警機、無人機和無人戰艦等能夠改變戰爭態勢的關鍵武器領域,美國不但無法取得優勢,有些甚至還嚴重落后于中國。
美國曾是星戰計劃的大贏家,為何美媒這次卻警告不要與中國展開軍備競賽?
在中國經濟實力遠超前蘇聯、美國債務、財政赤字和軍費高企、美國在諸多尖端武器領域處于落后和美國制造成本高昂的背景下。美國再難以大幅增加軍費,發起新一輪大規模的軍備競賽。
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遠超巔峰時期的前蘇聯。2023年,以美元計價的GDP,中國和美國分別為17.89萬億美元和27.36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17%和26.3%,中國GDP相當于美國的65%。
1970年,巔峰時期的前蘇聯GDP全球占比約為13%,美國當時GDP全球占比約為31%,前蘇聯GDP僅相當于美國的41%。
同時,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方式,中國GDP總量明顯超過美國,并且領先優勢在持續擴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按購買力計算的GDP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GDP高達37萬億美元,美國以29萬億美元位列第二,中國GDP是美國的1.25倍,而在2021年時,中國GDP是美國的1.18倍。
美國財政狀況已經今非昔比,近20年以來,美國債務規模以平均每8年的翻一倍的速度在持續快速增長。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36 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約為123%,而在2007年時,這一比重僅為62.5%。
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軍費支出國,2023年軍費支出高達9160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的比重超過40%,是中國的4倍。美國軍費/GDP占比高達3.33%,而中國僅約為1.3%。
同時,美國2024年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約為6.4%,而中國僅約為3%。因此,如果需要,中國軍費增長空間和潛力將遠大于美國。
美國未來的債務和財政赤字規模仍然將會持續快速增長,此外,特朗普上任后,還將計劃削減美國聯邦預算2萬億美元。
雖然,特朗普在競選時曾公開承諾如果重返白宮,將會通過授權美國海軍建造更多艦艇,組建一支強大的太空部隊等方式來提升美國軍力。
但由于美國惡劣的財政狀況,難以支撐美國繼續大幅增加軍費。加上美國軍工產業產能嚴重不足,武器制造成本高企,供應鏈對外依賴嚴重,美國的經濟和制造業難以承擔新一輪軍備競賽。
由于美國軍工行業弊端頻頻,2024年以來,美國主要武器裝備技術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不但寥寥無幾,同時,美國還面臨著六代機等下一代武器研發計劃屢屢受挫、現有武器的升級計劃遭受重大打擊、武器成本飆升和軍工行業產能嚴重不足等諸多問題的挑戰。
例如,近年來,美軍一系列關鍵武器因成本嚴重失控、價格飆升而被迫暫停、終止或減少采購數量。
2025財年,美軍計劃以7.7億美元采購22枚“戰斧”巡航導彈,每枚單價高達3500萬美元,而在2022年和2023年,每枚采購單價僅為560萬美元和1400萬美元。
美空軍六代機的預算價格已經達3億美元一架,被迫暫停并進行重新審查。
同期,中國軍事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六代機、新一代預警機、隱身高超音速無人機和無人預警機等新一代無人戰機、高性能無人戰艦等尖端武器紛紛亮相。
同時,由于中國制造業整體優勢和規模效應明顯,加上在目前的匯率水平下,人民幣的購買力更強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武器裝備制造成本遠低于美國,美國不少關鍵武器的制造成本是中國的數倍甚至10倍以上。
因此,從財政狀況、整體制造業和軍工行業對比等因素出發,美媒警告美國不要展開新一輪軍備競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