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盈利目標越近,就離最初的故事越遠?
聽筒Tech(tingtongtech)原創
文|小 聽
編|饒 言
持續向大眾破圈,B站這次目標鎖定國民舞臺——央視春晚。
距離《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晚”)18天,1月9日,嗶哩嗶哩宣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達成合作,將于除夕夜在B站全程同步直播央視春晚,并同時成為央視蛇年春晚的獨家彈幕視頻平臺。
這將是B站首次直播年度文化盛宴,也是成立15年以來首次登陸央視春晚。B站喊出的口號是,“和3億年輕人一起看春晚”。
對于剛剛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的B站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挖掘新價值的好機遇。
一定程度上,春晚即將帶來的巨大流量和關注度,將拉動B站用戶進一步增長;同時,也將提振B站直播業務的發展,平衡各業務板塊發展的不均。
但對于常年蹲守B站的辰辰來說,“直播春晚是件好事,但從沒想過很多年后會在B站這個平臺看春晚。”
辰辰感慨,最初B站聚焦的是一批熱愛二次元文化的年輕人,正因“小眾”才特立獨行,成為擴容年輕人的社區平臺和陣地。
不過,也正因“純粹”和“小眾”,B站在商業化的道路中一直背負著巨大的壓力,直到2024年三季度才實現了單季度的盈利。拿下春晚,無疑為B站2025年的破圈博得一個好的彩頭。
但一定程度上,“辰辰們”也表示,“有點遺憾”,“好比從小眾走向了大眾。B站離盈利的目標越近,就離最初的故事越遠。”
-01-
B站為什么需要春晚
B站攜手春晚,無疑是看中了春晚的流量池。
盡管春節的舞臺不止春晚,但春晚依然是春節當之無愧的浩瀚流量池,吸引數億觀眾,也是每逢春節國人不可或缺的傳統節目。
和以往春晚的轉播權主要被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掌握不同,2025年B站成功獲得直播權。
“今年春節,上B站,看春晚!”1月9日,B站表示,除夕夜,和網友們用彈幕熱火朝天聊春晚的愿望,終于成為現實。
按悉,2025年春晚,B站將為直播定制全新的互動、觀看功能,總臺也將在B站開設春晚賬號,為用戶帶來歷屆春晚中的精彩內容。
這一定程度上,既展示了B站的增長潛力,也呈現出了文化傳播更多的可能性。
一直以來,B站的目標用戶群體就是年輕的“Z世代”,而他們的觀看習慣和偏好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挖掘年輕人對春晚的情感和喜愛,成為B站接下來要做的重要的事。
畢竟,B站需要更好的內容生態與品牌拓展,來豐富內容生態。
尤其是春晚,涵蓋了歌舞、小品、相聲、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內容豐富多樣。B站直播春晚,能夠為平臺的內容庫增添重磅的主流文化內容,豐富內容生態。同樣,也能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使B站的內容更加多元化和全面。
而與春晚的合作,則也是B站向主流文化領域拓展的重要一步。這有助于提升B站在大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認知度,使B站不再局限于二次元或小眾文化,而成為一個能夠承載主流文化、覆蓋更廣泛受眾的綜合性視頻平臺,鞏固和擴大其在視頻行業的地位。
拋開內容不說,面對后起之秀的不斷餐食,B站確實也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來實現流量與用戶的增長。
一個事實是,近幾年,B站月活用戶數增長速度在放緩。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以前,B站的月活增長速度較快。2020年四季度,B站的月活數為2.02億,同比增長55%。也就是在這一財報季,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表示,“2023年內,我們的MAU可以做到4個億。”
不過,到了2022年四季度,B站月活出現了環比首次下滑,為3.26億,同比增長20%。直至2023年結束,B站月活數一整年僅增長了1000萬。
尤其是,相較抖音、快手這樣擁有超7億級月活的平臺,B站的用戶規模相對較小。這導致,廣告主在選擇平臺時,通常會優先考慮用戶基數大的平臺,因此B站的廣告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而爭取春晚直播權,這對于近年來月活用戶數增長放緩的B站來說,無疑是一個破圈的契機,也有助于向管理層設定的月活4億目標邁進。
尤其是B站計劃為春晚直播定制的互動、觀看功能,如開發與春晚節目相關的互動游戲、投票、抽獎等,能夠增加用戶對B站的好感度和忠誠度,有助于商業價值與變現。
也就是說,隨著B站剛剛走出虧損困局,營收數據也展現出增長,這次春晚的合作不僅是流量的獲取,更是品牌形象的提升。
春晚能給B站帶來什么
歷年來,春晚都是一個春節營銷不可忽視的“重磅話題”。
自1983年正式開辦至今,春晚已陪伴幾代中國人走過42個除夕夜。作為爆發力最強的流量來源,春晚具備極廣的觸達面,不論海內外觀眾,抑或內地某個邊遠小鎮,除夕夜大家都會圍坐在電視前收看春晚。
2025年,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春晚,晚會還融入多種“非遺”元素,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這種幾乎覆蓋所有社群的流量以及出色的內容,正成為玩家們夢寐以求的破圈機會。
自2014年微信在春節前夕推出紅包功能并一炮而紅后,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爭先恐后地踏入春節“戰局”,央視春晚更成為競爭最為激烈的投放標的。
從微信搖一搖,到“集五福”搶紅包,再到與互聯網融合,每個春節也催生出互聯網營銷史上的多次經典案例,成為互聯網時代的“賽博新年俗”。
到了2023年,春晚更是被微信視頻號(獨家豎屏直播權)、抖音(橫屏直播權)、快手(橫屏直播權)三家分享;此外,2024年,騰訊視頻、優酷視頻也成為央視春晚的直播平臺。
不過,與以往春晚這些面孔相比,B站拿下春晚直播權,在內容方面還有著天然的契合點。
作為一個用戶群體更偏年輕化的平臺,聚集了一幫UP主和自媒體達人,經常在社交媒體上,掀起“押題”和“自制”二創春晚之風。
比如,此前在B站上,@糧糧不會涼 發布的《春晚沒這節目我不看》作品走紅,身穿棉襖的男女舞蹈演員cosplay春晚的經典角色“白云”和“黑土”,在《改革春風吹滿地》的BGM下,進行創意舞蹈,吸引到了百萬點贊。
年輕人還在B站上自制小品,剪輯“自制春晚”,不僅有對過往經典春晚的考古,還二創如周杰倫、劉德華、周深、趙本山等一系列經典作品。
針對這些大量的預測春晚、改編傳統春晚等內容,一些網友表示,“很好,留著春晚看”、“春晚小品被B站玩明白了”。
不過,從商業角度來看,B站在與央視春晚的合作,也面臨著挑戰。
比如如何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同時,運用平臺優勢進行有效收入轉化,是B站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
當B站從一個“小破站”一躍到春晚這一全國大舞臺,也標志著它注定從小眾走向了大眾。
當內容的容器越來越廣,如何保持純粹和獨立性,一直也是B站糾結的問題。
“可倒閉但不可變質。”辰辰表示,“這是B站內部流傳的一個祖訓。我們當然希望B站越來越好,但也擔心它離盈利的目標越近,就離最初的故事越來越遠。”
(文中辰辰為化名。)
(頭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聲明:本文僅作為信息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參考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