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景杉出國的【移民故事】專欄。
小編會在這里給大家剖析每個家庭移民成功后的海外生活,希望有需要的朋友,移民路上少走彎路。
今天分享一個為了孩子移居愛爾蘭的故事。
移民,給自己換個活法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曾在英國曼徹斯特讀本科和碩士。
大學時,我經常去愛爾蘭旅行,深深被這個國家的文化、環境以及教育體系吸引。
然而,當時的我并未想過有一天會真正移民到愛爾蘭,直到女兒糖糖出生,我才開始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她的未來。
Anne從小是個很有個性、很有主見的女孩,但卻并不是老師們眼中的“好學生”——思維活躍、成績一般、性格也比較直爽。
海淀娃有多卷,我深有體會。在糖糖班上,小學五年級就學到初中知識的小朋友不在少數,而且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多才多藝,輾轉各種培訓班。
盡管我和丈夫努力為糖糖營造一個輕松、充實的成長環境,但無處不在的升學壓力卻始終籠罩著我們。
特別是在初升高階段時,我的焦慮達到了頂點,糖糖并不適應那種千篇一律的競爭模式。按照她的成績,如果進不了重點高中,可能就考不上重點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雖然我們并非雞血父母,但整體大環境如此,作為媽媽,我也開始懷疑自己能否在這樣的環境中為她提供最好的未來。
最終,我和丈夫經過深思熟慮,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卷不過,我還躲不過嗎?帶著孩子去愛爾蘭上學。
選擇愛爾蘭,并非輕率的決定
我們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但英國的移民程序復雜,而且我們花了很久時間找私立學校,可惜不是中意的學校離我們要住得地方太遠,就是周邊沒有合適的學校。
我們也考慮過美國和歐美其他國家,但要不就是排期時間太長,要不就是小語種,不利教育或將來就職。
當時我聽說愛爾蘭的私校也非常好,而且愛爾蘭和英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愛爾蘭的考試成績,是直接受到英國考試中心認可的,所以不僅能申請愛爾蘭的學校,同樣的也能申請英國甚至美國的頂級學校,而且申請牛津、劍橋會更容易。
甚至根據兩國之間的CTA協議,包括教育、工作、政府福利、選舉等,所有資源共享。
一句話,擁有愛爾蘭身份相當于擁有英國身份。
從都柏林去倫敦比北京飛上海還近,只要1個半小時,每天航班又多又便宜。
另外,愛爾蘭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生活成本相比倫敦要低得多,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愛爾蘭雇主擔保移民門檻低、流程短、沒有移民監。我當年花了25萬歐,提交材料后5個月就走完了所有流程。
愛爾蘭生活,得失冷暖自知
在愛爾蘭的華人圈,我們家也算老移民了。移居愛爾蘭后,我們的生活雖然有很多新鮮感和挑戰,但總體上沒有讓我失望。
首先,愛爾蘭的教育系統確實不負我所望。
愛爾蘭教育和英國一脈相承,本土有優質教育資源豐富,從小學到大學、職業教育幾乎沒有短板。
糖糖所在的學校不僅注重學術成績,還非常重視學生的興趣發展,提供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比如:橄欖球、曲棍球、籃球、美術、戲劇、馬術、高爾夫、游泳等等。
我們住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這是一個氣候四季分明的海邊城市,冬天不會太熱,夏天不會太冷。
當地治安非常好,局勢穩定,犯罪率低,我的愛爾蘭朋友們對新移民很友好。
很多人也會擔心物價問題,會不會開銷太大?買東西是不是不方便?
當然比起國內,這里中式美食選擇不多,想過癮難免要學會下廚房。不過好在這里的中國超市物資很豐富,幾乎都能買到。
平時家里我們一家三口,一個月也就消費不到2000歐。
即便是一個完美的他鄉,依然有讓令人失落的地方。
雖然愛爾蘭的醫療和社會福利制度相對健全,但與我們在英國或國內所習慣的情況相比,仍有一些差距。
例如,在愛爾蘭,如果需要看專科醫生或者進行牙科治療,等待時間可能會較長,且費用也更高。
更大失落是無法對國內的親人有更多的照顧,雖然父母尚健康,但內心還是會感覺對不起他們。
但怎么說呢,移民無關對錯,只有取舍。
你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事業有成,還是家庭幸福?又或是孩子成才?當你的天平偏向哪邊,你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以上就是本期的移民故事分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