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20世紀上半葉,德語文學出現了一個堪與歌德、席勒時代媲美的高峰,托馬斯·曼被譽為這一興旺發達時期的“火車頭”,長篇小說《魔山》對作者獲此殊榮起了重要作用。
小說寫了青年卡斯托普原本只想上山莊療養院探望表哥,短期逗留,卻似乎永遠留在了充滿著自由資產階級散漫氛圍的有“魔力”的山上。
《魔山》自始至終充滿著離奇、緊張和神秘的氣氛,又不乏思想、精神范疇的激烈碰撞、交鋒乃至你死我活的斗爭。
《魔山》在描繪自由資產階級沒落的外在表現和過程的同時著力于揭示其內在的歷史和精神根源,這使《魔山》成為“智性小說”或者說是形而上的哲理小說的典型。
近年來在德國和世界范圍內評選20世紀最佳德語長篇小說,托馬斯·曼的《魔山》多次入選,而且總是名列前茅。
02
安德烈?紀德(1869—1951)是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國乃至整個現代西方文學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內容廣博和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銳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而榮獲194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他廣泛關注宗教、愛情、家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以赤誠之心去擔當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時代的見證人,更是時代的創造者,法國文壇的后起之秀如薩特、加繆等,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同時,紀德也稱得上20世紀最具爭議、最令人費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縱情”、他的“顛覆”,曾一度使他“聲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內心中同樣真摯的是一種對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對同性戀的辯護、在道德倫理上的特別主張至今仍是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本書特意選收紀德創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呂德》《田園交響曲》和《忒修斯》,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嘗一臠而知一鼎之味,切實地體驗這位最復雜多變的大師文學、美學與哲學的獨特魅力。
03
萊尼身高兩米,力氣大得嚇人,但心智卻像個孩子,經常闖禍。他唯一的朋友是從小和他一起長大的喬治。喬治帶著他到處打零工糊口。他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一小塊土地,一間小屋,還有一頭牛,一只兔籠,再養些小雞。然而,這樣卑微的要求也不過是一場夢。
這次,他們流浪到一座農場。永無休止的流浪生活總算到了盡頭,但夢想也到了盡頭。喬治終于幫萊尼找到一個地方。在那里,萊尼永遠不會再闖禍,永遠不會再受傷害,永遠不需要再逃亡……
《人鼠之間》首版于1937年,是約翰?斯坦貝克的代表作之一,書名來自英國詩人彭斯的詩句“人也罷,鼠也罷,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寓意小人物的悲慘命運。
04
關于《失明癥漫記》,薩拉馬戈說: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我毫不退縮地寫出了一部如此冷酷無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這個世界卻不好。我的小說不過是世界的一個縮影罷了。
我們正在一天比一天失明,因為我們越來越不愿睜眼去看世界。歸根結底,這部小說講的就是:我們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成了盲人。
人類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人類走向人性化的道路竟是如此艱難與漫長!為什么生存?為了什么生存?怎樣生存?這是我經常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當世界需要批判觀點的時候,文學不應該遺世獨立。
【內容簡介】
街上出現了第一個突然失明的人,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一種會傳染的失明癥在城市蔓延,無人知曉疫情為何爆發、何時結束。
失明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災難,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離。
食物短缺,組織崩潰,文明與尊嚴變得不堪一擊。
人們逐漸剝離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絕望的苦難境地。
在這些人中,只有一個女人還能看見。
她的眼睛,是這個瘋狂的世界里唯一尚存的理智。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院“所有時代百部世界文學佳作”。
薩拉馬戈100周年誕辰紀念版!
諾獎得主薩拉馬戈傳世之作,必讀永恒經典,已發行300多個版本。
諾獎授獎詞:薩拉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諷所維系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觸動我們。
一旦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苦難就會在我們中間蔓延。
一種會傳染的失明癥,檢驗了人性的一切可能。
05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自己的人類學家”、女性主義代表作家 安妮·埃爾諾
獻給一個女人、一位母親的簡短而痛苦的“安魂曲”
成千上萬的男人和(特別是)女人,在她的毫不妥協的寫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埃爾諾“以勇氣和臨床醫生般的敏銳揭示出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她“始終如一地從不同角度審視在性別、語言和階層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生活”。
——瑞典文學院諾貝爾獎評委會
安妮·埃爾諾是新自傳文學的女王。
——《時代周刊》
讓人聯想到加繆的《局外人》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經典回憶錄《安詳辭世》。
埃爾諾對她母親的回憶如同一個極簡主義的啟示,簡潔而犀利,以外科醫生手術刀的精準度直刺心臟。
——《洛杉磯讀者周報》
這部自傳體小說既涉及一個特定的女人,也涉及每個女人。小說生動地描述了一個曾經充滿活力和獨立的女人在老年時的殘酷現實。從不感情用事,始終保持克制,這是一個關于母親和女兒、青春和歲月、夢想和現實的深刻動人的故事。
——《柯克斯書評》
◆內容簡介
《一個女人的故事》是安妮·埃爾諾對母親和女兒、青春和衰老、夢想和現實的感人敘述。在母親死于阿爾茨海默癥后,作者開始了令人生畏的時光倒流之旅,她試圖捕捉真正的女人,那個獨立于女兒而存在的女人,那個出生在諾曼底小鎮、死在巴黎郊區醫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
她探討了母親和女兒之間既脆弱又不可動搖的紐帶,將她們分開的疏遠的世界,以及我們必須失去我們所愛之人這一無法逃避的事實。在這部平靜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爾諾想要為她的母親爭取最大的公平:將她描繪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說:“現在我寫我的母親,就像該輪到我重新讓母親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