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 張首映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考察時,親切地對在場的社區居民說:“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中國共產黨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定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對于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民生發展論壇開幕,利用這個機會,我對怎樣貫徹落實好“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這一重要論斷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堅持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歸根到底要靠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必須深刻認識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要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要認識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是發展,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民生連著發展,抓民生也是抓發展。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要,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三是注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穩發展,要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努力解決好就業問題,想方設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特別是要拓展農村脫貧人口就業渠道,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四是注重城鄉融合發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最近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2024年“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對做好2025年“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不斷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民生周刊》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綜合新聞類期刊,是全國唯一專注于民生領域宣傳報道的主流權威媒體。
《民生周刊》雜志社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等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正確導向,聚焦民生問題,反映社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在創刊14周年之際全面改版,優化形式,做好內容,以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為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黨政領導干部提供高質量決策參考,為新時代新征程上踐行“民生為大”、增進民生福祉凝心聚力。
第十二屆民生發展論壇組委會邀請部委領導、權威專家學者、地方政府官員及企業家代表等,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宣傳推廣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民生建設有益經驗與特色做法。論壇還將發布《2024年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24年度民生工程”案例和“2024年度民生奮斗者”事跡。
論壇內容豐富,很有意義。衷心期待大家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這一主題深入交流,分享實踐經驗和真知灼見,為保障和改善民生貢獻智慧和力量。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張兵整理)
原文刊載于2025年第1期、1月6日出版的《民生周刊》雜志,系作者在第十二屆民生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民生無小事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