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輯
2024年,連云港法院緊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 ,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向往。
“多元化解”提質
市法院入駐市基層治理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整建制入駐縣級“一站式”平臺。(點擊圖片查看詳情,下同)
《加快推動我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由“物理聚合”到“化學反應”》調研報告被省委辦公廳評為一等獎。
全市法院共建成94個鎮級、86個村級“融合法庭”。
在東海縣法院與司法局“訴調聯盟”項目,獲評全省法治實訓項目十大典型經驗。
贛榆區法院通過充分發揮“示范訴訟+調解”作用,促進某小區184戶業主逾期交房糾紛案件在訴前化解。
“智慧法院”賦能
市法院被確定為全國法院“一張網”試點法院,全省3家。科技法庭視音頻AI監測、網絡安全運營監管2項成果獲評全國法院科技創新二等獎。
市法院在連云港市數字人民幣知識與現金服務技能競賽中獲獎。
市法院、市總工會聯合舉辦全市法院首屆司法大數據建模創意大賽。
東海縣法院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模式經驗被最高法院“數字法院進行時”專題推介。
“典型案例”引導
全市法院共召開新聞發布會37場,發布典型案例168件。其中市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9場,集中發布典型案例62件。
“普法宣傳”增效
全市法院深入開展普法進村居、進企業、進校園、進軍營等“面對面”普法活動327場次,受益群眾達18萬余人。
充分發揮自媒體平臺的“零距離”普法優勢,強化新媒體矩陣建設。連云港中院微博年度發布普法宣傳等信息1.3萬余條,閱讀量4498萬人次,獲評全國法院百優新媒體賬號。
以講好“法院故事”為主題,開展“凡人小事”“新時代‘楓橋經驗’”等專題深度普法宣傳,全市法院在國家級媒體發表深度報道稿件20余篇。
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市法院打造“正青春·與民同行”“普法微課堂”普法品牌,全市法院共創作普法短視頻44個。
強化與社交平臺互動。當事人由于打錯法官電話,網絡平臺“考研暫停,我要做大法官”成熱門話題,最高人民法院據此創作了“連云港這位‘高法官’的電話,為啥這么多?”主題通訊和漫畫。
編輯 | 王瑞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