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深圳一區期末試卷太難延時20分鐘#沖上熱搜。
1月9日上午,因深圳南山區期末考試最后一科數學考試難度太大,有部分學校臨時通知考試時間延長20分鐘,這讓去接孩子的家長都撲了個空。
不少家長看完深圳南山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后不淡定了,原計劃考試時間90分鐘,一共36道題,整整6頁A4紙,僅算一下時間,平均每道題150秒鐘,即兩分半鐘一道題。(完整題目在文末)
這兩分半鐘,四年級的學生需要讀題、理解、思考、計算、書寫。不少中學數學老師紛紛感慨:“別說小學四年級學生了,我都寫不完!”
“語文老師出的數學試卷”?
不少題目需深刻理解文字才能作答
“這是語文老師出的數學試卷吧?句句有主謂賓,段段有原因結果。”相關話題評論區里,不少家長對數學試卷的閱讀量提出疑惑。
記者梳理考題發現,僅選擇題就有不少題目需要考生深刻“理解”題干文字含義才能作答。
如網傳的南山區四年級數學試卷A卷,第一道選擇題,提問“下面,關于‘四萬萬’的理解錯誤的是”。答案選項A:“四萬萬”是4億,選項B:“四萬萬”是一個近似數,選項C:“四萬萬”是4個十萬,選項D:從0開始,“千萬、千萬”地數,要數40次。
而該試卷選擇題第四題顯示:“下列成語所描述的事件中,( )發生的概率最小”,其中共有“海底撈針、瓜熟蒂落、旭日東升、水滴穿石”四個選項。就有家長在評論提出疑惑:海底撈針和水滴穿石比概率,這還是數學題嗎?
此話題在家長群里也吵翻天了,大部分家長表示自己看完題后很崩潰,不知道接下來娃的數學到底該如何學?
網名為“躲藏的卡通車”的網友表示,自己是清華大學畢業,看完深圳南山這張數學試卷后,“建議別出了!”他表示,自己看完這份試卷后特別氣憤,“不要覺得大語文時代就可以搞幾個成語、幾段古文扯到數學卷子上,覺得提升了試卷水平,真正的數學永遠凝練在簡潔的幾段符號中,而不是散在一堆沒有用的文字信息中。”此番觀點引來不少點贊。
專業教師:
突出對數學本質的考查才是正道
對于此次考試難度太大的觀點,也有家長持反對意見。
有網友認為,“考查的知識并沒有超綱,只不過是更考察綜合能力”“題目更生活化,更聯系實際了,挺好的。第一次難免陣痛,以后就習慣了”“題目出得挺好的。”
記者采訪了國家級骨干教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黃東坡,他看完這份數學試卷后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情境化、跨學科、增加閱讀量,這是新中考新高考的新特點,但凡事要有度,否則只有形式而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和思維狀況。”
黃東坡指出,找到適量閱讀與高階思維的契合點,且突出對數學本質的考查才是正道,否則只能是形式大于內容,熱鬧一時。
黃東坡補充道,小學數學除了計算、推理、數據分析等關鍵能力的培養,還需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不少家長猜測,深圳南山這份試卷是為了適應中高考的改革,畢竟高考數學題閱讀量也越來越大。
廣州一重點中學數學名師周老師強調,這是對高考數學的誤解。“其實早在三年前,高考數學就開始‘瘦身’了,新高考數學題量有所減少,更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倡導‘多想少算’,題目思維量充足,學生若能充分思考,可能會發現更巧妙的解題方法。”
周老師表示,為了適應情景化和生活化,在數學試題里出現兩三道貼合生活場景的數學題無可厚非,但不能整張試卷全是這樣的題。周老師強調,不管如何變革,數學的本質依舊是追求簡約之美,避免過度復雜化,“我們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讓學生領略到數學本身的思維之美,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
網友熱議
深圳南山區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