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你是野生派公關,得更新下去,為行業發聲。”
一位從業25年的某公關公司老板,說最近很悲觀,其中一個原因,他的老師、中國公關第一代學術派代表,去世了。
“每年都會和老師吃一次飯聊聊。現在,不知道該找誰了,沒了方向。”
聽完他的話,我突然覺得今年的盤點,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
每年一次的“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也是我與29萬讀者的一次“年度飯局”!
今年的“飯局”,大叔換個“做法”!
一方面,因為2024年的危機公關案例太多了,我把認為有價值的案例一盤,近40個,完全無可能砍成十大。
另一方面,一個案例+點評,其實之前寫單篇文章都寫過,但我把40個案例揉“碎”了,塞到10個話題里,把問題的縱深度拉長,希望能看得更透些。
以下是“萬能的大叔”團隊出品的“2024年度十大危機公關盤點”!
第一,感謝以下品牌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Manner咖啡、 極越汽車、百度、京東、理想、農夫山泉、茶百道、315晚會(聽花酒)、珀萊雅、藍月亮、網紅(貓一杯、駱某宇、徐奶奶、程前、羊毛月、吳柳芳、東北雨姐、大藍)、三只羊(小楊哥)、胖東來、梅西、ABC衛生巾、良品鋪子、百草味、百雀羚、霸王茶姬、香飄飄、易建聯、吉祥航空、東方甄選、油罐車、蜂花、伊利、蒙牛、阿里、袁記云餃、瑞幸咖啡……
第二,我先拋出2024十大危機公關“盤點”:
1、同樣的錯誤,正在被重復。
2、同樣的節點,錯誤在重復。
3、傳統的常識,正在被打破。
4、女Q、民C、員工維權,避。
5、公關一號位,是優勢也是劣勢。
6、所有企業,都得經歷“打假”。
7、AI造假,危機公關“新挑戰”。
8、危機反轉,更需要會“搞流量”。
9、老板,公關的“天花板”。
10、危機公關,是傳播學更是管理學。
第三,結合案例和觀點,大叔開始為你“上菜”!
(全文9000+字,大叔不需要贊賞,請你轉評贊一個)
1、同樣的錯誤,正在被重復。
“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當年明月”說過的這句話,含金量還在上升。
2024年,塌方的網紅,夠一個合集:
程前、貓一杯、駱某宇、徐奶奶、羊毛月、東北雨姐、大藍、祁天道、小楊哥、柏公子……
雖然,這些網紅在塌方上,各有原因,但基本符合一個大邏輯,即:
同樣的錯誤,正在被重復。
比如:炫富的柏公子,嘲笑“00后找不到工作”的羊毛月……完全不顧外部大環境,非要刺激公眾情緒。
??
還有:貓一杯造假小學生作業丟巴黎,祁天道擺拍用竹簽戳路人裙底,“股票跌了吃屎”的大藍……為了流量,沒有底線。
程前、徐奶奶、三只羊盧總……在“弱傳播”上又跌了跤。
當然,最恨的還是產品問題,駱某宇、小楊哥、東北雨姐、辛巴……都翻了車,有人被封號,有人退網,有人還在停播整頓中。
網紅們,怎么就不長記性呢?
一位曾服務過上面某位網紅的公關公司老板告訴我:
“沒法干,干了倆月,人家說公關沒價值。”結果,半年不到,對方大翻車……
大叔去年也和一位曾經的大網紅聊過一次,我稍微能理解“網紅們”的想法:
“搞流量你沒我厲害,讓你刪個稿你說違法,我花錢請公關干嘛?我個人已經財富自由,網紅這生意能干就干,不能干我去國外滑雪了”
在“又快又個人又沒責任的生意”里,確實,公關沒價值。
當然,“同樣的錯誤,正在被重復”,還適用于其他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車圈。
你應該還記得這張圖,某某汽車品牌的“奠車”。不到一年,某某品牌就差點也變成了……(請原諒我打了馬賽克)
黑公關也在重復?這個問題留給你!
當然,也有品牌非要湊這個熱鬧,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名字——燁P。
怎么解?
無解,大叔認為,25年網紅們會繼續塌方,因為這是商業模式決定:流量+快錢>一切。
2、同樣的節點,錯誤在重復。
如果你聽過大叔的線下培訓,你就應該知道,大叔說,公關現在有3個“節日”,分別是:315、38和母親節。
315大家都知道,38也逐漸有“感覺”了,母親節是24年新增加的。這三個節點,品牌最容易“翻車”。
2024年的315,大叔當時寫了點評,近幾年最猛的一屆,聽花酒、寶馬、世紀佳緣等品牌被“吊打”。尤其是聽花酒,雖然下半年開始又打起線下廣告,但大叔強調了,這不意味著它“沒事”了,“智商稅”的標簽,根本沒撕掉。
其實,315的“猛”,在央視財經315晚會之外。如果你正在食品企業做公關,你就應該知道我在說啥,大量媒體在24年315這個節點在“寫報道”。你說25年會減少嗎?大叔個人的觀點,只會更猛,原因你懂的。
怎么辦?合規經營啊,錯了就要跪,然后改唄,聽花酒除外。
相較于315,另外兩個節日也挺“棘手”。
2024年的38節和母親節,珀萊雅和藍月亮分別翻車。
38臨近,珀萊雅在官方微博發了一組海報,主題是#性別不是邊界線 偏見才是#(據說已經做了3年了,劃個重點,下面詳說),其中有兩位男性用戶,一個常被“誤解”,因為他聲音小,性格溫柔,喜歡美……另一個很喜歡毛絨玩具,害羞一個人去抓娃娃……
一個以服務女性用戶為主的化妝品,選擇在婦女節為男性發聲,激怒了女性群體。
“這是婦女節又不是什么lgbt節!”
藍月亮則因為“在母親節讓媽媽洗衣服”, 陷入了“女性就該做家務”的性別對立話題上。在小紅書上“聽勸”了半天,始終不愿意把“母親節”和“洗衣服”分開……
??
再回看2023年的3月8日。
專門為亞洲女性設計的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后來被安踏收購),推送了一個題為“這個38,閉嘴巴”的微信推文。提到“過度女性主義,閉嘴巴!”等文案,留言區淪陷。
??
同日,一個叫“好歡螺“的螺螄粉品牌,在微信公號發了一個標題為《女性,是什么味道?》的推文。引發爭議后刪除并道歉。
??
2025年的315、38和母親節,還會有翻車案例嗎?大叔的答案是:會。
同樣的節點,錯誤在重復。
其實,珀萊雅的#性別不是邊界線 偏見才是#主題,已經做了3年了。前兩年都沒“翻車”,為啥第三年就翻了呢?因為“群體摩擦在加劇”。
若上述3個節點沒翻車,也不意味著平安,比如愛蹭流量的蜂花,翻車在11月;比如蒙牛和伊利,都在去年的奧運營銷出了問題;比如阿里則在數學競賽和雙十一兩個節點,分別闖了禍。?
3、傳統的常識,正在被打破。
作危機公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回歸常識”。但隨著人群、媒介的變化,其實傳統常識,也在被打破,比如:
店員不能打顧客,小孩該被保護,師徒恩情深、運動員不能擦邊……
“常識”變了,危機公關應對就要變了,因為“公關的底層邏輯是對社會脈動的判斷”,這話來自“公關圈寶總”翁寶。
Manner咖啡,同一天,2起店員毆打(潑咖啡粉)顧客的短視頻,在網絡引爆。
從傳統的商業價值觀,不該發生,因為顧客是上帝啊!
傳統危機公關處理就是:道歉,開除,表態!
Manner咖啡也是按照這個邏輯在做,剛開除了一個員工,但風向變了!
隨著更多小紅書上“manner咖啡師吐槽被平臺壓榨”被翻出,以及熱搜#manner有員工稱8小時內要做500杯咖啡#,事情竟然反轉。
公眾不“共情”被打(潑)的消費者,反而更“同情”情緒失控的manner咖啡師。
網友紛紛呼吁:對員工好點!
以至于Manner咖啡的聲明,最后變成了“和稀泥”。從公關專業“慣性”來看,這種兩頭都試圖討好的做法,是最差的,但事后再看,可能也是最佳的,因為“資本之惡”成了全網“公敵”,顧客和員工反而不是對立的雙方,資本你“跪”就完了。
在吉祥航空某航班上,兩位乘客把哭鬧的小女孩,關在洗手間里“教育”,還拍了一個視頻,引發全網爭議。一邊說小孩可憐,一邊則認為自己的“安靜權高于一切“。
航司說,陪同家長同意了,小孩母親事后也表示“諒解”,但為什么網友不能原諒,還吵翻天了?
危機公關有個“小孩原則”,啥意思呢?就是如果危機事件中,涉及到小孩,尤其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這件事就應該要升級處理,因為小孩是全社會罪脆弱的群體,ta的受傷就會引發輿情巨大的共情。
吉祥航空這件事呢,小孩依舊是那個最弱勢的人,卻沒有得到全網的同情,航司應該迎合公眾情緒中的哪一方呢?傳統共識被打破,就代表著公眾意見缺少了共識。大叔以前覺得,航司處理類似事件,應該很有經驗,現在來看,這些“舊經驗”在“新人群”中,可能也是錯的。
師徒恩情重,永遠是一個外部視角。董宇輝和俞敏洪,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可能利益在支配一切。這雖然不是危機公關的范疇,但媒體和輿論是放大器,在利用媒體上,董宇輝在上半場“領先”,而俞敏洪則在下半場“反超”,里面的細節,倒是很實戰的經驗。
面對傳統常識的打破,危機公關該怎么辦呢?
大叔提3點:
首先,要看到(并意識到)公眾情緒的變化,最要命的就是無視變化。比如吳柳芳的反轉,她第一次被封、第二次600萬粉絲清空,其實沒說過一句話。
其次,到底是迎合流量(某個群體),還是堅持自己的邊界,價值觀應該引領決策。
第三,不看一時成敗,等待“新共識”。?
4、女Q、民C、員工維權,避。
這個話題,大叔講了至少3年。
24年,一堆品牌“掉”進去了。
比如茶百道、京東、ABC衛生巾、蜂花……
胖貓事件引發的“外賣空包”危機中,茶百道回應也比較早,也是當時最懂回應公眾情緒的品牌,但因為一句“以胖貓名義”捐款,品牌主動陷入了群體對立,先是收獲了一波流量,結果也被流量反噬。
京東本應避免找楊笠合作。
ABC衛生巾,在短視頻營銷中用了“比男友還能吸”這樣的文案,而蜂花在小紅書的圖文營銷中用了假閨蜜“搔首弄姿”、“綠茶”、“勾引自己男友”……作為服務女性群體為主的品牌卻對女性不尊重,無法點評……
愛國營銷,本身就不對,因為愛國不應該用來營銷,大叔看到,其實已經有反噬了,具體啥品牌,不敢提。但如果通過造假方式去做愛國營銷,那就是死路一條……
對于國際明星和品牌來說,更容易翻車。比如梅西,他雖然可能嚴格尊重了所簽合同,后來還專門給中國球迷錄了一個回應視頻,但他顯然沒懂中國人為什么不接受“你在香港沒上但在日本上”這個行為。
但也有新情況,就是日本品牌優衣庫。
雖然創始人重提“沒用新疆棉”,但國內是否要抵制它,產生巨大分歧。結果呢,人家最近又給西藏地震捐了1000萬物資。大叔發個小紅書,近千條評論,支持者更多了。
員工維權呢,真的是“00后整頓職場”!百度、京東、極越等品牌都經歷了一波,當然,網紅“羊毛月”也被“整頓”了。
人人都是自媒體時代,公司沒有秘密,個人對抗公司,天然占有輿論優勢。但你也千萬別覺得,你隨便發個小紅書,維權就能火。
對品牌來說,怎么應對這“三權”呢?
大叔講3點:
1、守住“邊界感”。你不去主動迎合流量,尤其在爭議事件中,就不會被流量反噬,不會陷入群體對立。
2、如何“守”?其實就是“避”,建立敏感話題制度,多看別人的負面案例,持續更新。公關要反向倒逼業務甚至是有一票否決權,這也是公關的守門員價值。
3、公司不要仗勢欺人,更應有理讓三分,“閃崩”最終害的一定是公司和老板。
5、公關一號位,是優勢也是劣勢。
沒想到公司的危機公關,竟然是公關一號位造成的。
璩靜和徐繼業,應該是2024年度,品牌公關圈最火的兩位。
雖然二人先后在百度公關任職,大叔更愿意相信,只是巧合。
大叔認為,璩靜和徐繼業的“火”,說明3個問題:
1、短視頻趨勢,不可逆。
2、公關看著沒門檻,實際有門檻。
3、公關的優勢,其實也是弱勢。
1就不贅述了,方向沒問題,但至今都沒看到一個企業級別的視頻號或者抖音號,大家都去卷老板IP了。
2呢,大叔正式向各位讀者道個歉,因為我之前發過“徐繼業在朋友圈發瘋是配合老板夏一平繼續做局”這個觀點,我收回!
無論是從結果來看還是內部核心人士轉告我的,這個邏輯不成立。我正式更正為:企業大亂之下,公關一號位放飛了自我。從這個角度來看,公關是有門檻的。
3是重點,也是大叔最想講的。
拆解為3句話:
1、公關一號位的朋友圈不是“朋友圈”。尤其是在輿情事件中,你在朋友圈講的任何話,都代表公司觀點,當然更包括老板的朋友圈。
2、公關一號位的工作價值和最大優勢就是傳遞信息,讓媒體和公眾接受你的信息有價值。
3、公關一號位最大優勢也是最大弱勢,尤其是自己成為輿情焦點。你每多發一個朋友圈,每多回應一句,都代表給這堆火里添了一把柴,甚至“澆油”,但危機公關的核心目標是讓火快點熄滅,而不是逆轉。
公關何時需要站在前臺呢?就是保護公司和老板的時候,除此之外的必要性,都不大,除非你分管了市場、ESG、公益,那是另外一套邏輯。
6、所有企業,都得經歷“打假”。
如果說“愛國博主”已是一個賽道,那么,“打假博主”也是個賽道了。
2024年,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和網紅都在“被打假”:
良品鋪子,百草味、百雀羚、東北雨姐、小楊哥、東方甄選、董宇輝、交個朋友、辛吉飛、紫燕百味雞、袁記云餃……
以至于2025年剛開頭,某某測評掀起的“冰勃朗”事件,差點一桿子把包括霸王茶姬在內的12家奶茶品牌“掀翻”,好在事件迅速出現反轉!
袁記云餃則因為一個“客訴”,從媒體報道最后升級為市監局通報,上了熱搜和人民日報微信頭條。???????
大叔把“丑話”放到這里:
2025年,所有企業,都得經得住“打假”,尤其是食品和餐飲兩大類消費品牌。 ? ?
但“打假”的人,不只是所謂“職業打假網紅”,也可能是從咖啡里喝出蟑螂的普通網友,也可能是傳統媒體暗訪(油罐車),自媒體的“第三方測評”,甚至是員工自己爆料……
怎么辦?
大叔認為就6個字:練內功,吸教訓。
比如:
職業打假網紅為何能舉個攝像頭,大搖大擺走進良品鋪子總部?
造假百草味面包發霉的那個小紅書網友,是怎么被企業搜集到確鑿證據的?
一封舉報百雀羚違規添加的回執函,是如何從政府部門發出去的?
政府相關部門回復相關舉報,一定要以紙質方式嗎?
為什么有的企業能在公安立案,有的就立不了案?
某某測評的評測實驗,到底哪個環節有問題?
國家某單位旗下的第三方檢測中心,能代表這個單位嗎?
媒體曝光后,GR該如何主動向政府相關監管部門溝通呢?
上面這些問題,總結2點:
1、全是細節,細節背后是經驗和內功。
2、都不是公關直接負責的事項,但都是危機公關的關鍵點。
所以,2025年,你做好準備“被打假”了嗎?
7、AI造假,危機公關“新挑戰”。
2024年涉及AI造假的危機公關案例,影響力最大的,應該就是三只羊盧總的那個錄音。
公關行業在積極擁抱AICG工具的同時,也在被AI改變,具體體現在3個方面:
1、素材造假。
比如盧總的錄音,其語音的逼真度是很高的,再加上“暗網”等元素,令吃瓜群眾十分興奮。雖然當事人都否認了,但公眾似乎更相信了。好在,公安出馬,給出了定性。
大叔看到,國內國外都在整治AI泛濫的問題,包括不限于:圖文、視頻,這對于所有企業公關來說,都是新挑戰。
怎么加速內部核實流程?怎么識別AI造假?怎么請公安介入?大家都需要“補課”。
如果有照片被認為是AI合成的,但當事人又不出面回應,也是個難題,比如易建聯。
2、批量水軍。
相信你也看到了,公安部去年打擊了一批網絡水軍,這些案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利用AI工具生成內容。
同樣的問題:怎么識別和取證用了AI的批量水軍?怎么對抗如此量大的水軍?
3、AI回答。
這點主要是針那些擁有AIGC(大模型)工具的企業,因為現在涌現一個常見的場景:
在出現一個爭議事件后,網友都會把問題拋給大模型工具,請Al來回答問題,比如最近刷屏的演員王星泰國事件,到底緬甸那個園區是誰建的?你使用了不同的大模型工具,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
如果涉及到政治話題,對擁有AI(大模型)工具的企業來說,就是個坑。甚至是某某音響,也會突然“發瘋”。
如果你希望大模型工具在給用戶的答案上更準確,那就需要去反向影響AI工具抓取的信源,傳統SEO也遇到了新課題。比如大叔最近使用豆包和文心一言,就明顯發現,兩個app抓取的信息源就很不同。
8、危機反轉,更需要會“搞流量”。
如果說2024年哪個危機對我啟發最大?
我一定會說是農夫山泉。
農夫山泉的危機公關,經歷了大致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24年3月,“農夫與蛇”的負面輿情,從天而降。雖然鐘睒睒也回應了,也辟謠了,但“兒子是美國籍”這個致命“弱點”,讓農夫山泉陷入被動。
第二階段:
農夫山泉雙線出擊,在產品上,鐘首富一怒之下推出綠瓶,“紅綠”上陣,廣告和渠道狂轟濫炸,直接搶娃哈哈的市場,這才是商戰;
在輿論層面,20024年8月,央視財經《對話》欄目獨家對話鐘睒睒,據說采訪時間是史上最長,但傳播量和討論度,并不高。
??
這可能讓農夫山泉看到一個現狀,即:
即便是傳統媒體里的最高級別的商業欄目,也沒有實現在傳播量上覆蓋第一階段負面輿情。怎么辦?只能靠自己了。
第三階段:
2024年11月,鐘睒睒借著把幾十家媒體請到江西贛州臍橙小鎮,開始炮轟張一鳴,說自己被網暴了,并要求張一鳴道歉。
大叔一開始以為,鐘睒睒想通過“首富撕首富”,轉移矛盾,但老百姓對算法之惡根本無感,所以,這個矛盾轉移不了。
但現在看,鐘睒睒炮轟張一鳴,可能并不是想轉移矛盾,鐘也根本不是要等張道歉,他只想實現一波“脈沖傳播”,獲取全網關注度,然后把這波流量導向自證清白。
雖然老百姓對算法之惡無感,但對首富撕首富這樣的吃瓜情節,還是喜歡看熱鬧。
最關鍵吧,這話是說給上峰看的!結果,鐘睒睒剛炮轟,網信辦就公開治理算法問題,一前一后的節奏,有點意思。字節跳動被動回應,又加了一把“柴火”。
更有意思的是,農夫山泉還從字節跳動挖了一個公關。由此可見,人家這第三輪的準備工作,那是相當充分。
雖然,“兒子美國籍”依舊是硬傷,但農夫山泉有效擴散了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鐘睒睒堅持高價從果農收購橙子等信息,開始替換“農夫與蛇”的標簽。
??
大叔從農夫山泉的反轉,收獲3點:
1、你可能沒做錯什么,但危機就從天而降了。
競爭對手老板過世了,我就成了被網暴對象,確實不知道何處說理去。最關鍵吧,雙方商戰的一些段子,已經流傳很久,農夫山泉也一直沒當回事,結果呢,曾老過世+花圈挽聯文案太簡單+商戰段子整理,農夫山泉被爆頭……
2、媒體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內容。
無法制造脈沖式傳播的內容(話題),你找誰也不好使。當然,大叔并不是說三大央媒影響力不夠,而是農夫山泉的目標定得高!
3、負面輿情的傳播量總是高于企業的回應和辟謠。
怎么辦?危機公關想要反轉,就必須要制造一次“脈沖式傳播”。怎么沖呢?首富主動制造了一次“危機”。可以模仿,就是有點費老板。
9、老板,公關的“天花板”。
這其實是一句中性描述,不帶任何立場。
比如鐘睒睒,傳統媒體出生,借助媒體實現產品差異化,懟媒體應戰標準之爭,又在去中心化傳播時代,發現自己過去那套失靈之后,做出調整,制造了一場“危機”,收獲流量。
??
比如俞敏洪,其實從新東方到東方甄選,人家一直就是“去頭部化”策略。但在東方甄選內斗外露后,他還能放下身段,和明星員工耐心溝通,雖然自己被丈母娘罵得一度關閉了評論區,但最終還是平穩了內部矛盾。
再看于東來,已經“神化”了,竟然敢干涉彩禮這么敏感的話題。胖東來,過去兩年被稱為危機公關案例的天花板。為啥呢?不就是老板對員工的管理是帶有感情的,但這種感情呢,又得有個度,因為公眾又不希望老板的爹味太重。
從危機公關角度,大叔其實不建議把老板“神化”,因為人更真實,是人都會犯錯。人應該把腳一直踩在泥土里。當然,偉大的企業都需要一個“神”一樣的創始人。從這個角度,雷軍距離任正非和喬布斯,確實還有“距離”。
再看夏某平。大叔分享兩個閃崩前的段子。一個是,某某汽車定期會做員工和老板的交流會。結果,員工現場提問,直接被夏總開懟。另一個是,資金出現問題后,夏總拍了拍胸脯說“我是最懂財務的CEO”。結果,公司就開始延長賬期了……
至于老板IP到底要不要搞?大叔認為,正面傳播一定是有價值的。但在企業遭遇危機時,老板IP也會面臨危機。當然,本末也不能倒置。我們看到,2024年跟著雷軍卷“老板IP”的車企老板們,都至少翻了一次車。
如果不希望老板IP翻車,大叔的建議是:“平權”即正義,“共情”即公關。啥意思呢?2025年,建議所有老板都學會8個字:
放低姿態,向下共情。
10、危機公關,是傳播學更是管理學。
這是大叔在2024年最希望討論的議題。
我們往往在研究一個企業的網絡輿情事件時,總是習慣性陷入“傳播學”范圍,什么示弱啊,怎么共情啊,如何撤熱搜,等等。
但危機公關,到底是一個傳播學,還是管理學呢?
比如上文提到的兩個案例:315和胖貓事件。
聽花酒的輿情,來自前線銷售的口無遮攔,比如:治療男性勃起功能、抗衰老、促進肝細胞再生、防癌癥……
被暗訪記者拍到,在央視做了一次最大的“廣告”!這個輿情的核心問題,就是對銷售話術的管理不善,這才是本質!
胖貓事件中,涉及“空包”問題的品牌,包括不限于:
茶百道、華萊士、蜜雪冰城、東方貢茶、牛約堡、朱小小螺螄粉……
但你肯定也注意到一個品牌,只有麥當勞沒有發“空包”。
難道快遞小哥沒有和麥當勞的店員說同樣的話術嗎?但為什么麥當勞的外賣是滿的呢?
這就是管理問題!
“危機公關不是點石成金、更不可能一招制勝。”
這是吳聲老師2024年對我說的話,轉送給各位,希望大家在復盤一個危機公關案例的時候,更多從管理問題看危機,而不只是傳播緯度。
好了,以上就是“萬能的大叔”為你總結的“2024年度十大危機公關盤點”。如果你希望在2025年避免出現重大負面網絡輿情,你可以從這10條下手試試。當然,大叔肯定有遺漏的地方,歡迎你在留言區補充或糾正!
2025年,是這個號運營的第11個年頭,與君共勉!也懇請你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給更多同行鼓勁,也讓更多圈外的人,能看到公關的價值。???????
汽車點評:
網紅點評:
年度復盤:
對話高手: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