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月12日訊(通訊員 邱天)在社會治理的宏大版圖中,矛盾調解工作猶如一根堅韌的絲線,串聯起群眾生活的點點滴滴,編織出和諧穩定的社會圖景。漣源市龍塘鎮的矛盾調解工作,正是這樣一抹溫暖而明亮的色彩,以“龍塘睦”為品牌,奏響了一曲以人民為中心的和諧樂章,將新時代“楓橋經驗”演繹得淋漓盡致。
平臺搭建,織就矛盾化解“經緯網”
龍塘鎮以司法所牽頭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為核心,精心整合平安建設組、信訪組、派出所等多方資源,構建起“龍塘睦”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在37個村(社區)設立調解室并與“三長制”合署辦公,對6個黨建示范村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村級示范調解室,讓調解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個角落。就像在廣袤的大地上繪制了一張細密的“經緯網”,無論矛盾糾紛出現在何處,都能被精準捕捉。栗林村邱某與龍欣村吳某因道路通行發生糾紛,矛調中心蔡文友所長與龍鳳鳴主任及時介入調解矛盾,這便是這張“經緯網”高效運作的生動體現。從矛盾的登記到最后的回訪歸檔,7個環節緊密相扣,實現“無縫銜接”,讓群眾的煩心事在這有序的流程中得以妥善解決。
機制創新,奏響矛盾化解“交響曲”
創新是推動工作前進的動力源泉,龍塘鎮在矛盾調解機制上大膽創新。排查預警機制如同敏銳的“偵察兵”,通過多種途徑及時發現矛盾糾紛的苗頭,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聯動聯調機制則像是協調各方的“指揮家”,將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緊密銜接,讓不同的調解力量協同作戰。考核激勵機制宛如激昂的“沖鋒號”,激發著鎮村兩級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正是這些創新機制相互配合,奏響了矛盾化解的“交響曲”,讓矛盾糾紛在這和諧的旋律中漸漸消散。
隊伍建設,鍛造矛盾化解“先鋒隊”
龍塘鎮深知,一支優秀的調解隊伍是矛盾調解工作成功的關鍵。他們以鎮專職調解員為基礎,實行“三三”調解工作制,同時廣泛吸納“三長”“五老人員”、退休職工等有威望、有影響力的人員,培育出一支調解“土專家”隊伍。這些調解員們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先鋒隊”,在矛盾糾紛發生時迅速響應。村調解委、駐村干部、聯村領導三方迅速趕到現場控制事態發展,鎮調委會收到移送的矛盾糾紛后也能及時安排專職調解員實地調查、組織調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龍塘鎮的矛盾調解工作,以“龍塘睦”為依托,通過搭建平臺、創新機制、建設隊伍,解決了群眾身邊的煩心事,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龍塘鎮會繼續完善平臺建設和調解員培訓等工作,讓“龍塘睦”這一品牌更加熠熠生輝,讓矛盾“堅冰”在更多的地方被陽光融化,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更多的“龍塘力量”。
來源:紅網
作者:邱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