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戰火,并沒有隨著時間的變化消減下去,對于兩個國家來說,這場沖突事關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除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客觀的沖突,讓全球經濟和地域格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之外,歐洲的心臟,都讓這場沖突,提到了嗓子眼。
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俄羅斯軍隊在這幾天占領了烏克蘭的舍甫琴科地區。雖然對于你我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地名。但是對于歐洲來說,位于舍甫琴科地區的鋰礦不僅僅存在巨大的經濟價值,還是實實在在的一種事關未來的戰略性重要資源。
按照俄羅斯媒體的相關數據來看,位于舍甫琴科地區的鋰礦儲量大約在1380萬噸。如此巨大的規模,可以讓整個歐洲使用十年。作為制造電池和儲能的核心原料,未來的電動汽車和再生能源儲存系統可謂都是仰仗其鼻息。甚至于,未來誰掌握的鋰礦資源多,誰就能在能源格局里面先得一籌。
特別是對于歐洲的重要國家德國來說,大家都知道德國的一個支柱產業就是汽車。這幾年,德國也在不斷轉型和發展汽車工業,一系列車企加大了對于電動汽車的布局和產業鏈的建設。從德國的行政層面來看,其議員基澤維特表示,因為舍甫琴科的丟失,作為工業大國的角度來說,未來德國對于俄羅斯的資源依賴度有了大幅的增加。
除了德國之外,整一個歐洲因為俄烏的沖突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問題。首先,歐洲的制造業成本,因為俄羅斯的資源管控原因,造成了大幅度的上升。這對于目前原本就經濟疲軟的歐洲來說,相關的復蘇過程將會是更加的漫長和緩慢。
除了俄烏沖突帶來的客觀影響之外,歐洲的“盟友”美國也在積極布局全球的制造業回流到美國。在經濟利益面前,雙方不可能還是所謂的朋友。因此,歐洲的處境,將會更加的艱難。而對于俄羅斯來說,坐擁如此資源的情況下,無論是對于歐洲進行反制裁,還是從未來結束沖突的談判上面來說,目前俄羅斯已經掌握了極高的主動權。
除了歐洲之外,失去鋰礦的烏克蘭更是雪上加霜一般的存在。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在丟失的層面之上,不僅僅是巨大的經濟和戰略物資的損失,還讓自己在戰后重建層面上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過去的很長時間里面,煤礦,石油等戰略資源,是世界大國和強國爭奪的對象,未來這個局面可能會變成對于鋰礦資源的爭奪和擁有。而歐洲也在客觀的情況下,可能會在內部產生一次巨大的矛盾和分歧。雙方就在未來審視和俄羅斯的關系,會存在不同的態度。
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砸到自己頭上。對于歐洲的國家來說,互相之間報團取暖,商定接下來,可以代表自己利益共用體的政策,才是最符合實際的存在。這些所謂的政策包括找到代替品,加強戰略儲備,或者實在歐洲范圍內尋找相關的資源開發等等。
而作為所謂的歐洲盟友美國,自然也是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在時不我待和巨大的潛在利益價值情況下,盟友這個詞語未免的的確確顯得有那么一些蒼白。在深入介入的情況下,趁機將自己國家的資源,高價賣給自己的小伙伴,這一波除了俄羅斯之外,美國也可謂是贏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