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女性自由法”貫穿始終,生動展現女性追求自由的智慧與力量。
文|三木
2025剛開始,劇集市場就迎來首個“官方認證”開年爆劇。
芒果TV播前預約人數破600萬創新高;1月7日開播20分鐘即登上貓眼劇集全網熱度榜第一;首播上線3小時,播放量破4000萬;開播三天,平臺數據登頂……隨著《國色芳華》開播后話題度的持續走高,劇集亦收獲不少網友共情與好評。
近年來,女性話題與女性群像劇屢見不鮮。同為這一賽道的《國色芳華》,通過講述何惟芳從束縛中解脫并憑借培育稀世牡丹的技能和過人的經商頭腦勇闖長安商海的故事,展現了女性在傳統束縛與個人追求之間的掙扎與成長。而循著何惟芳的成長脈絡,劇集在展現她自立自強的人格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女性自古以來對“自由”的追求,我們或可將這一顛撲不破的道理形容為——“女性自由法”。
自醒自救,
隱忍鋒芒并不能安身立命
“牡丹是貴人的專屬,卻忘記了,它們生于山林,也曾自由地綻放。”為了從劉家全身而退,何惟芳以為丈夫劉暢同樣不滿于二人的婚姻,便主動提出和離,以牡丹為隱喻,道明自己追求自由之心。
這是《國色芳華》里何惟芳第一次正面提到“自由”。而在此之前,坦然接受這場交易婚姻的何惟芳雖然早已看清了劉暢“心性偏激消沉,不堪托付終身”,其實對于自己能在小院子里過著清靜自在的生活是滿意的。
因為即便以開放聞名的唐朝為背景,深入人心的封建傳統舊思想依然是《國色芳華》人物形象塑造的基礎。所以,直到發現原本你情我愿的交換婚姻,實則是單方面的欺騙設計,何惟芳才幡然醒悟,決定脫離劉家。在憋屈隱忍的表象下,《國色芳華》用短短兩集的內容其實就已經向觀眾鋪墊出主人公孤立無援的境地和即將面臨的重重挑戰,并在人物塑造上獨具匠心,緩緩勾勒出一個唐代普通女子的艱難處境與努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堅毅聰明。
而進一步推動何惟芳下定決心改變處境的,是玉露為了幫她而去世時,劉家人的殘忍與漠視。這不僅讓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困于后宅的無力,也明白了隱忍藏鋒并不能安身立命的道理。當徐徐圖之的策略行不通,為了回到原來自由自在的身份,何惟芳開始主動為自己爭取,“無論多難,從今往后隨心而活”。
至此,這部劇以何惟芳之口,向觀眾展現了實現自由的第一步——先自救,不因被苦難所磋磨陷入消極情緒無法自拔,而是接受苦難的發生并立馬尋找解決辦法,無論多難都要從當前的困境里走出來。
而后,主動和離被丈夫拒絕,何惟芳選擇借力打力,與縣主聯手,設局在眾目睽睽之下揭發二人的“私情”,讓劉家迫于輿論的壓力,不得不考慮和離;巧借男主蔣長揚的勢力,兩人一唱一和與劉家對簿公堂,不僅以和離作為保護自身權益的手段,也積極爭取自己在婚姻中的財產;逃回娘家,發現父親并不理解她,何惟芳默默留下錢帛拜別父親,布置“假死”現場,逃離洛陽……
遵守封建社會禮教但不封閉盲目,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善用一切有利條件,化情敵于隊友、沒有同盟創造同盟的勇敢聰慧,心思縝密周到、當斷則斷的機智果斷……觀眾在《國色芳華》中看到的何惟芳并不是單純的女性意識覺醒,清醒獨立、懂得為自己爭取本就是她的性格底色。劇集打破了傳統“悲情女主”的套路,也為女性議題提供了一個新視角,讓觀眾體會到獨立自強并不僅僅是個人的自我拯救,其本身就是女性保持向上生長的生命力的彰顯。
自立自足,
“支棱”起來要先賺錢
逃離了婚姻困境,無家可歸的何惟芳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啟程長安。但歷盡艱苦到達長安卻發現母親留給她的芳園易主,何惟芳再次無處可去,只能流落街頭。即便如此,以媽媽為她點亮的光明燈為信念支撐,何惟芳依然發誓一定要在長安立足,憑自己的本事,奪回母親留給她的芳園。
以成長型主角的視角,帶觀眾循序漸進,體會越發強烈追求自由的意識,來到長安之后的何惟芳向觀眾展現了邁向自由的第二步——自立自足。在《國色芳華》里,開啟事業線的何惟芳永遠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因為賺錢不僅是“商人”的本質,更是女性在追求自由獨立的路上,奪回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權的意指。
所以隨著劇情的發展,《國色芳華》向觀眾展現的就是一個普通的、有技能傍身的女孩,在并不太好的世道里,如何用盡所能,努力賺錢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重振旗鼓,原本可以自立門戶的她,因為劉家追殺導致喪失戶籍,打工處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暫時謀生的手段,卻差點被黑心老板騙財又騙身;立足自己最擅長的養花手藝,以敏銳的洞察力了解市場、發現商機……
在這期間,曲折坎坷的賺錢經歷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現代職場女性的現狀,《國色芳華》以跨時代女性相似相通的成長脈搏,深刻討論成年女性在精神與現實雙重困境中的自我突破,彰顯出女性所具備的、無比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不因受難而自苦,也不因性別而自輕,她們不是需要被救贖者,她們可以憑借一技之長,成為自己的光明燈、引路人。
這種驅動力也是《國色芳華》作為女性題材故事,而充滿更廣泛現實力量的地方,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經濟獨立都是最大底氣,也是最牢固的安全感之源。從掙扎反抗到破局重生,短暫的困難與欺辱總會被勇氣和力量打敗,生活的困頓與潦倒也終能在聰慧天賦與用心經營中克服,這不僅讓現代觀眾重新審視歷史與女性的關系,讓女性的力量和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同時也啟發觀眾對當代女性自我實現的深層次思考。
劇集播出后,#何惟芳的出逃是女性的托舉##何惟芳觸底反彈#等多個話題引發熱議:無論是設法逃脫黑心老板的控制,還是選擇當掉珍貴的瓊臺玉露謀求戶籍文書,《國色芳華》不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勇敢獨立、聰明機敏的女性形象,也讓觀眾看到一個審時度勢、精于算計的商人。在此基礎上,靠人不如靠己、以目標為導向、勇敢追求自我價值等理念也讓處于不同處境的受眾,都有機會在劇中找到真實共鳴。
自由自在,
“只要你想,永遠都來得及”
除了自醒自救和自立自足,《國色芳華》為我們展現的又一“女性自由法”就是“女性情誼”。
其中五娘這一角色就是最好的證明。當被困的何惟芳得知五娘的悲慘遭遇后,勸她和自己一起離開,“只要你想,永遠都來得及”時,深陷家暴陰霾的五娘嘴上說著自己已經被打怕了,沒有力氣再反抗,只有認命,卻依然在何惟芳逃跑時,托舉她翻越高墻的桎梏。直到面臨被丈夫賣進觀云樓,五娘明知跟著何惟芳還會吃苦,也毅然選擇與丈夫和離。看著被何惟芳照顧得很好的花,看著她在破敗之所依然把日子過得很好,五娘便沒了害怕和猶豫,兩人決心靠自己的雙手過上自由的日子。
而當何惟芳為了救五娘當掉玉佩后,本不想要收利息的蕓店主,選擇尊重何惟芳的意愿,理解對方的立場與堅持,但也在何惟芳離開后,馬上撕掉了字據……不拘泥于宅斗和經商,更用不同角度展現女性的美好與互助,《國色芳華》中不同女性角色的出現,也為觀眾提供了多重且時移的視角,展現出各具人物弧光的群像觀感。
可以看到,它既不回避封建思想壓迫下唐代女性的不同生存困境,又以嶄新的、發展的目光聚焦女性成長,以及女子間的道義和情誼。《國色芳華》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唐代女性生活的不同側面,沒有片面、臉譜化地刻畫人設好壞,而是立體化呈現女性成長與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的真實處境,傳遞現實溫暖力量。
正如有追劇的網友評價《國色芳華》,“這不是一個零落成泥的致郁故事,這是一個趨光生長的溫暖有力量的故事。”破爛小院里,何惟芳幫五娘取名秦勝意,寓意萬事勝意;夕陽余暉下,邁向自由的女孩們暢想著憑雙手“種出一片天”的美好未來,雖然何惟芳的創業之路才剛剛開始,《國色芳華》窮但不困苦、慘但不絕望的“生命力美學”已然深入人心。
題材和角度,使《國色芳華》有了“乘上的風”,它打開了人們對女性成長的全新認知,讓多維度的女性議題與多角度的現實觀照在一部劇里激烈碰撞,也用個人追求帶來對女性自由的思考。
但無論何種題材作品,內容扎實、邏輯嚴密、細節真實可信與情感熨帖真摯是故事好看的關鍵。從何惟芳的精神內核到女性之間的友誼與救贖,包含多種題材元素的《國色芳華》扎根于唐代的歷史背景,不僅深入探討女性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與成長挑戰,也讓我們看到國產劇集在女性議題上展現的突破性的嘗試,更何況《國色芳華》不止有女性議題,隨著劇情的推進展開,劇集對職場創業、人際關系、封建禮教等議題,都有角度犀利的解讀,也有兼具感情與溫度的落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