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iPhone 17 Air,這款手機將成為蘋果產品線的新嘗試,取代銷量不佳的Plus系列,而Plus系列本身就是為了填補之前表現不佳的 Mini系列而推出的。這次,蘋果似乎將目光投向極致的輕薄設計,希望借由這款全新的超薄機型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根據目前的信息,iPhone 17 Air將成為歷史上最薄的iPhone。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蘋果需要突破iPhone 6的 6.9毫米紀錄。最近的消息顯示,這款手機的厚度可能會降到6毫米以下。然而,知名分析師Ming-Chi Kuo(郭明錤)進一步預測,iPhone 17 Air的最薄處甚至會達到驚人的5.5毫米。
在郭明錤最近的分析中,他提到這款“超薄 iPhone”的設計可能會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內部空間配置上。為了達到如此極致的厚度, 蘋果可能會取消傳統的SIM卡槽,轉而僅支持eSIM。這一設計對美國市場影響有限,因為eSIM技術已在美國普及,但在全球其他市場中,這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推廣難題。
目前市面上最薄的蘋果移動設備是13寸M4 iPad Pro保持的5.1毫米,其次就是早已停產的iPod nano,只有5.4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最薄處”這一說法并不意味著整個機身都能保持在5.5毫米的厚度。這暗示iPhone 17 Air的設計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機身厚薄變化。最可能的情況是,相機模塊將會突出,這種設計在現今的智能手機中已經司空見慣。
若最終因為相機鏡頭的突起導致厚度差異,那么整體觀感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以iPhone 16系列為例,其標稱厚度為7.8毫米,但如果將鏡頭突起部分計算在內,最厚處實際上達到了11.28毫米,增加了3.48毫米。如果iPhone 17 Air的基礎厚度僅為5.5毫米,而使用與標準版iPhone相同的相機模塊,最終厚度將達到8.98毫米。換句話說,突出的鏡頭會讓整體厚度增加約63%,這可能嚴重影響到蘋果想要塑造的極致纖薄形象。
針對超薄機身的設計,市場傳言iPhone 17 Air將配備單鏡頭設計,且可能不包含長焦鏡頭。雖然這一選擇或許能減輕機身壓力,但同時也意味著在拍照功能上有所妥協。不過,蘋果在近年來的非Pro系列iPhone上,已經通過像素合并技術實現了不錯的2倍變焦效果,因此這樣的改動未必會對用戶體驗造成重大影響。
然而,仍然存在其他讓步的可能性。根據郭明錤的分析,為了實現極致輕薄的設計,iPhone 17 Air的硬件規格將被“降級”,諸如電池容量降低、散熱鰭片縮水等,但售價仍會保持在較高水平。這樣的定位可能會影響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接受度,也難以幫助蘋果在整體銷售量上取得顯著提升。
幸運的是,先前有傳言稱iPhone 17 Air將成為史上最昂貴的iPhone,但這些消息已經被推翻。目前看來,這款手機的定價將取代iPhone 16 Plus的定位,起價預計為899美元(約合6600人民幣,最近美元匯率漲得有點高)。盡管如此,2025年蘋果產品價格可能會因全球經濟因素而普遍上調,這仍是需要考量的變量。
至于上市時間,iPhone 17 Air將于2025年下半年亮相。按照蘋果歷年的產品發布慣例,9月仍然是最可能的發布窗口。
在未來的幾個月里,我們或許能聽到更多關于這款新機的消息,進一步了解它在硬件規格、設計細節及市場定位。對于那些追求創新與極致設計的用戶而言,iPhone 17 Air將成為和iPad Air一樣,成為一款值得期待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