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惟芳好不容易為自己爭取到了和離書,原本她知道等三日后劉家清點完她的嫁妝,她便可以恢復自由身。
可是沒想到,劉家不僅僅貪,還壞。
劉家原本是想休了何惟芳,貪下她的嫁妝把她趕回娘家。
而何惟芳把事情鬧大,導致劉家丟盡臉面,不得不歸還嫁妝。
為此,劉申懷恨在心,對何惟芳起了殺心。
何惟芳假死脫身
劉申派去的人在何惟芳房間動手失了手,何惟芳躲在院子里被經過的劉暢救下。
劉暢不想和離,他一直在父親書房找那份和離書,想把和離書燒掉。
可是沒想到,劉暢沒有找到和離書,卻意外發現了自己家御賜紫犀丹好好放在父親書房的暗格中。
這顆丹藥是御賜的,能夠治百病,當年何惟芳之所以答應嫁到劉家,是為了替母求藥,這場婚姻,本就是一場交易。
何家圖藥,劉家圖錢。
何惟芳嫁過來后,何家按照諾言給了女兒大筆的嫁妝,幫劉家渡過難關。
可是沒想到劉家卻失信,竟然給了假藥。
其實何惟芳就是知道了假藥事情,才會如此決絕想要和離。
劉暢沒有找到和離書,在院子里走,看到何惟芳非常狼狽從房間逃出躲在院子里,而后面卻有父親的人追上來。
劉暢替何惟芳打了掩護,把父親的人引到了別處,當他看到何惟芳脖子上的痕跡后,他便知道父親已經動了殺心。
這個時候他勸何惟芳留下,自己會護她周全,但是何惟芳知道劉暢根本靠不住,就算靠得住,她也不會留在劉家。
而劉暢也許是因為父母的失信和狠毒,他對何惟芳動了惻隱之心,他放走了何惟芳。
于是何惟芳駕著馬車,從院子里抱出了一盆牡丹逃出去了。
原本她想回娘家,求得父親的庇護。
可是沒想到劉家的人比她早一步見到了父親,父親已經相信了劉家人的話,以為是她的錯。
何惟芳甚至父親靠不住了,她只有離開洛陽才有生機。
但是何惟芳明白,劉家勢大,如果一心想要她的命,天涯海角也會追到她。
于是她故意將馬摔下山崖,在山崖邊上留下自己的發簪,讓劉家的人誤以為她已經跳崖身亡,停止對她的追查。
就是這樣何惟芳才為自己爭取到一絲生機。
劉暢的狡辯
這里我要說下劉暢的轉變。
之前他一直很討厭何惟芳,結婚一年他都沒有碰她,更沒有踏足她的院子。
他討厭這場交易的婚姻,連同討厭上了何惟芳這個人。
他之前討厭何惟芳,是因為他一直沉浸在和縣主的回憶中,也因為他對何惟芳不夠了解。
可是當他和縣主重逢后,發現昔日的年少情動都被權力抹殺了,縣主早已不是當年他喜歡的那個小女孩了。
所以他對縣主死心了,卻對何惟芳另眼相待。
當他發現何惟芳花了一個晚上救活那些牡丹后的滿足感,那一刻他發現牡丹從中的何惟芳原來如此漂亮,從前他從未認真發現她的美。
后來他更是發現何惟芳竟然和他同病相憐,她會為了自己的自由去爭去搶,哪怕頭破血流。
在何惟芳身上,劉暢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一個想要爭取自由的靈魂。
這種人格魅力吸引了劉暢,他不想和離,他想要和何惟芳重新開始,好好生活,這一次他想要真正留住自己想留住的人。
可惜一切都晚了。
因為他和縣主的奸情已經傳出,而何惟芳早已發現劉家當年失信給假藥的事實。
何惟芳對劉家毫無眷戀,對劉暢更無任何的感情,而劉家也不會何惟芳一個商賈之女變得罪縣主。
所以劉暢終究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他的婚姻又一次被父母操控,又一次他留不住自己想留的人,娶不了自己想娶的人。
他這個郎君在劉家如同一個擺設,一個任父母擺布的物件,一個被父母拿來換取權勢的傀儡。
劉暢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劉暢聽說何惟芳跳崖身亡,他不信,他堅信這是父親的手筆,所謂的自殺都是謊言,真相是父親的人殺了何惟芳。
劉暢說自己死也不會娶縣主。
為此他甚至不惜被父親打死也要反抗,他痛心何惟芳的死訊,痛心父母的狠心。
他反抗道:“我與縣主并未有私,我對她已然斷情,若是強行迎娶,只是誤了她,更是誤了我自己!”
我覺得這番話是劉暢的狡辯。
他說自己和縣主沒有私情,可是事實是他這3年里房間一直掛著縣主的畫像,哪怕和何惟芳結婚了也是如此。
他這樣的作為讓遠在長安的縣主得知,被他的一片癡情打動,不然也不會剛剛成為新寡便來洛陽找他。
其次,他在得知縣主要來后,更是親力親為的為她準備她喜歡的茉莉珍珠湯,更是親自為她布置廂房。
在此之前他其實內心潛意識期盼著和縣主舊情復燃。
只是這后面有兩件事讓他改變這個想法,一個是縣主的改變,另一個是他發現了何惟芳的好。
實際上,如果縣主沒有變,他的拼死不娶就是個笑話。
要知道當時縣主主動親他,他并沒有拒絕,如今的反抗,不過是因為何惟芳的死對他的沖擊太大了,他在良心上過意不去罷了。
所以當母親說他要是反抗,得罪了縣主,以后的功名仕途就成為了奢望。
他卻反駁:“那我的心呢?活到如今,我何曾順心如意過?
小到衣食住行、交友應酬,大到拜師求學、理想報復,就連得了功名我要做什么官,都是你們來決定的,我的婚事已經被安排了一次,如今還要被安排第二次!”
這番話看似劉暢很可憐,但是我一點也不同情他。
他本就是劉家的嫡子,他身負家族復興,父母干涉他的衣食住行,交友,學業和婚姻,這些都在世家大族和官家子弟中非常常見。
而劉暢只是一句“我何曾順心如意過?”,在他眼中父母的安排不如他意,他看似反抗,實際上軟弱無能,消沉不曾做出改變。
他始終覺得自己被父母控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無能。
人只有無能才會抱怨。
何惟芳一介女子,都能夠在逆境中活出自由,更是有勇氣在絕境中為了自由拼死一搏。
而口口聲聲說想要自由的劉暢,他終究是舍不掉劉家的富貴,也擔不起劉家的未來。
他這一次不怕被父親打死,是因為他心里知道,他是劉家唯一的孩子,他的父親不會打死他,他的母親更是會護著他。
所以他依舊是活在父母庇護口口聲聲想要自由的那個沒有斷奶的劉暢。
當他聽到父親了這樣的一番話,他徹底屈服了,低頭了。
父親質問他:“一樁好婚事,能要了你的命嗎?
若寧王為女鳴不平,判你個誘奸之罪,我們劉家上上下下都要受牽連哪!
當年你任性縱情才讓我們劉家被貶出長安,如今為父不替你做出決定,我們劉氏一族必將被逼上萬劫不復之地呀!”
聽完這番話,劉暢便已經放棄了反抗,他又一次屈服了父母的安排,又一次娶了自己不愛的人。
他悲傷自己為何如此命苦,可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有人說劉暢很像《知否》中的小公爺,想做的事總是做不了。
但是我覺得劉暢根本連小公爺的腳指頭都比不上,小公爺會為了明蘭和王妃拼死一搏,最后在絕對權力下才不得已屈服。
而劉暢只是在父母面前耍耍兒子的小脾氣,從未真正和權勢反抗。
因為他沒有這個勇氣,他向來都是在自己認為安全的領域內做著他認為的正人君子,保持著他所謂的文人傲骨。
因為他知道父母不會真正舍棄他,因為他知道何惟芳只是一介商女無權無勢好掌控。
所以他敢在他們面前鬧,但是從不敢在縣主面前,在寧王面前鬧。
而且小公爺為了爭取娶到明蘭,更是苦讀奪取功名在父母面前為自己爭取話語權,最后失敗了,但是他比劉暢強多了。
而劉暢終究是活在自己的夢里,他總覺得自己被父母操控,而這些同時也是他自己對父母的縱容。
他一個七尺男兒,如果真能擔起事情,劉家如何能夠困得住他呢?
所以看似被父母操控了一生的劉暢,他一點也不值得可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