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在日常的玩耍、運動過程中,扭傷的意外時有發生。孩子的骨骼、肌肉與韌帶仍處于發育階段,相較成年人更為脆弱,一旦扭傷,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傷痛,還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因此,家長們掌握正確的急救處理方法至關重要,關鍵時刻能為孩子減輕痛苦,促進傷處恢復。
二、孩子扭傷的常見場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扭傷的場景極為常見。公園或戶外的游樂區域,是孩子們釋放活力的天地,他們奔跑嬉戲、攀爬滑梯,在追逐玩鬧間,腳步稍一不穩,腳踝便容易在落地瞬間發生扭轉。學校的體育課上,跑步、跳繩、踢球等運動項目,既鍛煉著孩子的體魄,也暗藏風險,急停、轉向時,膝蓋或腳踝承受的壓力突變,扭傷就可能隨之而來。家中也是扭傷的常發地,孩子在房間里蹦跳、不小心碰撞家具,或是在浴室濕滑的地面滑倒,身體失衡之下,四肢關節很容易受傷。像上下樓梯時的匆忙、搬動物品時的用力不當,這些看似平常的瞬間,都有可能讓孩子扭傷,給他們帶來突如其來的疼痛。
三、急救第一步:冷靜觀察
當發現孩子扭傷后,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切勿驚慌失措,因為您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狀態。緊接著,仔細觀察孩子扭傷的部位,查看是否有腫脹、淤血、變形等跡象,腫脹程度如何,淤血面積大小,這些外觀表現能初步提示傷勢輕重。留意孩子的表情,疼痛難忍、大哭不止,往往意味著傷痛較為劇烈;若只是偶爾皺眉、哼唧,可能傷勢相對較輕。同時,試著引導孩子輕輕活動受傷部位,觀察其活動能力,若是關節無法正常屈伸、肢體不敢用力,或者稍微動作就引發劇痛,都表明受傷情況不容小覷,需要謹慎對待,必要時盡快送醫。若孩子整體狀態尚可,活動雖受限但能配合,可初步判斷為輕度扭傷,后續按正確方法處理。
四、關鍵的 “黃金 48 小時”
四、關鍵的 “黃金 48 小時”
(一)冰敷的技巧
在孩子扭傷后的 48 小時內,冰敷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這一階段,傷處的毛細血管破裂,冰敷能夠促使血管收縮,有效減輕腫脹與疼痛。家長可準備冰袋,若沒有專門的冰袋,也可用毛巾包裹冰塊代替。冰敷時,每次持續 15 - 20 分鐘,每 1 - 2 小時進行一次。讓孩子處于舒適的體位,比如平躺或坐著,將受傷部位抬高,略高于心臟水平,然后輕柔地把冰袋或毛巾包敷在傷處,注意冰袋與皮膚之間要隔一層薄布,防止凍傷孩子嬌嫩的肌膚。例如孩子腳踝扭傷,在沙發上半躺,腳下墊個小枕頭抬高腳部,再冰敷,能最大程度發揮冰敷的消腫止痛功效。
(二)正確的包扎
冰敷結束后,需用繃帶或干凈的毛巾對受傷部位進行包扎。包扎的目的在于固定關節,減少出血與腫脹,為受傷組織提供支撐。若是腳踝扭傷,采用 “8” 字包扎法較為適宜,從足背開始,繞過足底,再回到足背,呈 “8” 字形纏繞,繃帶要平整、貼合,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過緊會阻礙血液循環,過松則起不到固定作用。若使用毛巾包扎,同樣要注意纏繞的力度,確保穩定固定傷處的同時,不會給孩子帶來額外的不適。像手腕扭傷,可用毛巾環形包扎,在關節上下適度加寬包扎范圍,助力孩子減輕傷痛,加快恢復進程。
五、后續處理要點
(一)抬高傷處
在扭傷后的一段時間內,盡可能讓孩子的傷處保持抬高狀態。將受傷部位抬高至高于心臟水平,一般距離心臟 10 - 30 厘米為宜,可借助枕頭、靠墊等柔軟物品支撐,如孩子手腕扭傷,用幾個疊放的小毛巾墊高手臂;若是腳踝扭傷,躺在沙發上時腳下多墊幾個抱枕,維持抬高。這樣能有效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助力傷處更快恢復。
(二)藥物使用的謹慎
孩子扭傷后,家長切勿隨意給孩子用藥。若想使用外用藥輔助治療,像云南白藥氣霧劑、紅花油等,務必先咨詢醫生,遵循醫囑用藥。不同藥物的適用年齡、使用方法、禁忌情況各異,例如云南白藥氣霧劑,需根據孩子傷勢按說明正確噴涂;一些含酒精成分的外用藥,可能刺激孩子嬌嫩肌膚,引發過敏。且在扭傷后的 24 - 48 小時內,處于急性期,避免使用活血類藥物,以防加重腫脹出血,待急性期過后,再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促進孩子傷處康復。
六、何時必須就醫
盡管經過初步的急救處理,大部分輕度扭傷的孩子癥狀會逐漸緩解,但家長仍需密切關注孩子傷處的后續變化。若孩子在扭傷后的數小時至一天內,疼痛持續加劇,哭鬧不止,甚至疼到難以入睡,這表明傷勢可能較為嚴重,應立即送醫。腫脹長時間不消,超過 48 小時依舊未見好轉,或者淤血面積不斷擴大、顏色加深,也是異常信號。若受傷部位出現明顯畸形,肢體形態改變,孩子不敢活動,一碰就劇痛,極有可能發生了骨折、脫位等更嚴重的損傷,必須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院進行 X 光、CT 等詳細檢查,以便醫生精準診斷,及時給予專業治療,避免延誤病情,保障孩子肢體健康發育。
七、預防勝于治療
“上醫治未病”,在孩子扭傷這件事上,預防起著關鍵作用。孩子運動前,充分的熱身必不可少www.pk999.cn,像慢跑、簡單的關節活動操等,能讓孩子的肌肉、關節預熱,提升靈活性,降低扭傷風險,一般熱身 5 - 10 分鐘,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為孩子挑選合適的運動場地與裝備同樣重要,場地應平整、無障礙物,如塑膠跑道、草地等,避免坑洼、石子路;鞋子要合腳、有良好支撐與防滑性能,運動鞋最佳,運動護具如護腕、護膝在必要時也能提供額外保護。日常活動中,家長要時刻留意孩子,尤其是低齡兒童,避免他們在家具間奔跑、攀爬危險高處,家中尖銳邊角做好防護,浴室、廚房等易滑倒區域鋪上防滑墊。家長做好全方位預防,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孩子扭傷的幾率,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八、結語
孩子扭傷雖常見,但若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急救處理方法,就能在關鍵時刻為孩子撐起健康的保護傘。冷靜觀察、抓住 “黃金 48 小時” 進行冰敷與包扎、后續妥善抬高傷處、謹慎用藥,以及懂得辨別何時必須就醫,這些要點缺一不可。同時,日常預防工作做到位,讓孩子遠離扭傷風險。愿每一位家長都能牢記這些知識,守護孩子健康成長,讓他們的童年少些傷痛,多些歡樂無憂的奔跑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