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的夜晚,小都打卡成都市美術館,沒想到在成都,下班看展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冬日的寒冷,絲毫沒有影響各位“劉亦菲”“吳彥祖”來展廳駐足。
話說成都市美術館最近也是超“卷”,四場大展連續開幕,而且還都是大家作品,看得人那叫一個眼花繚亂。今日,小都想帶大家看的,主要是我們的“老朋友”馬克·呂布。
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馬克·呂布的攝影之路始于父親送給他的14歲生日禮物,那是一臺袖珍式口袋柯達相機,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讓我們倍感親切的是,他還是首位獲準進入新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一生中曾22次來到這里,就連他自己都說,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數比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還要多。
此次展覽被命名為「回眸成詩」,漫步在展廳,我們的思緒也能跟隨他記錄的光影,將那些人、事、景,凝聚成詩。
展覽以他1957年在中國的列車上拍下的一張乘客照片為開端,并隨著時間,逐漸將鏡頭伸向他這片土地上邂逅的不同場景。它們既有時代發展下的工業化進程、城市景觀變化,也有老百姓真實的生活寫照。
在其中,最令小都動容的是那些“小瞬間”和“小人物”,比如幾個孩子走在路上,天橋下的熱鬧場景,一個被電話包圍的工程師,一間古董商店的櫥窗,演員鞏俐拍攝電影《活著》時的一瞬……
它們便是那些日常中的閃光,縱使平凡,卻將時代的影子用另一種更為溫暖的方式記下,正如馬克·呂布曾說:“與其他地方相比,細致入微地觀察每一個細節和瞬間,在這里更能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這個國家。”
中國之外,展覽還展出了他在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拍攝下的社會生活剪影,比如他為埃菲爾鐵塔拍下的那張著名照片,如高空雜技般的工人正在塔上工作,被馬克·呂布精準捕捉;同時,他還曾駕著一輛越野車,帶著相機,沿著世界的十字路口一路向東;也曾數次前往非洲,感受生命的張力。
望著他拍攝下的人文與風景,我們也仿佛在穿越時間與空間,在那些永恒的瞬間下駐足,你會發現,好奇心與勇氣一路相隨,以光影的方式,雕刻著世界之美的詩眼。
地址:成都市美術館B區
展期:2024年12月21日-2025年3月30日
票價:fre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