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創(chuàng)意廣告的第3327 期推送
加入社群請后臺回復“社群”二字
作者:梧桐
視覺:小倩
旋律一響直接洗腦的《千年等一回》,終于迎來了和它適配度最高的場景:乙巳蛇年。
在大家伙各種搞笑版、回憶殺版的二創(chuàng)中,阿廣發(fā)現(xiàn),伊利聯(lián)動“白娘子”趙雅芝演繹的這版春節(jié)場景下的《千年等一回》,堪稱清流。
相比單純地玩梗,這支廣告更像是打破常識,讓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過年這件事上,“千年等一回”并不是一種夸張表述,而是國人的真實寫照。
置于整個CNY營銷的秀場來看,有點意外,有點溫暖,看到最后又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陣容上聯(lián)動“白娘子”趙雅芝,配樂上重新填詞“千年等一回”,是伊利這支春節(jié)廣告很容易被單拎出來的關鍵詞。
這種和《白蛇傳》經(jīng)典IP的強勢關聯(lián),除了和“蛇年”有著天然的契合度,細品之下,更多是伊利對于國人“過年團聚”這一集體情緒的巧妙回應。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春節(jié)”更是經(jīng)歷了千年的演化。早在西周時期,華夏大地上已經(jīng)有了在新舊歲交替之際慶祝豐收和祭祀祖先的風俗活動。到了今天,每一次過年團聚,既是一次跋涉千里的親情奔赴,也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傳承。
就像短片文案中提到的:秦朝的對聯(lián)、唐代的煙花、南北朝的年夜飯、西漢的窗花。每一個被熟知的年俗物件,都是重復千年、長久沉淀的文化結晶,也代表著“千年等一回”的中國式浪漫。
尤其是通過AI技術還原年輕的“白娘子”趙雅芝,和如今的趙雅芝形成的對比,讓大家更形象地感受春節(jié)“穿越千年”的文化底蘊,讀懂年復一年的重復中國人對親情團聚的執(zhí)念。
當我們從這個視角重品“春節(jié)”,年味變厚了,流程化的乏味變少了。配上改編后的“千年等一回”主題曲,在情懷感概、經(jīng)典致敬之外,對過年的期盼自然也更濃了。
在“千年等一回”這條主線里,“等”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個題眼。如果說穿越千年的沉淀,讓“過年”有了如今的文化意義,那每一個在年關節(jié)點等待的人、被等的人,則是讓“過年”有了更鮮活更完整的樣子。
特別是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北漂”也好,外地求學、務工也罷,遠離家鄉(xiāng)已然成為一種常態(tài)。在這種常態(tài)下,“春節(jié)一定要團圓”變得更為可貴。
在時代情緒下,“即使漂泊再遠,也總有人春節(jié)等你回家團圓”,這層過年對于個體的撫慰和鼓勵力量,也被伊利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不管是等春聯(lián)上的墨跡干透、等車站顯示到站的時間,還是等你重熱做好的年夜飯、等你試穿新衣,這些具體的細節(jié),更能讓人感受到“過年團聚”背后,親人之間深沉但不多言的愛意表達。
這也是與“白娘子”趙雅芝最契合的一點,在“千年里我見過無數(shù)的等”的情景帶入下,相比白娘子與許仙在斷橋上時隔已久的相遇,親人團聚在一起分享祝福、等待過去的一年真正歸零,無疑是更容易和可及的,更讓人倍覺溫暖和珍惜。
更深一步看,在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節(jié)點上,伊利通過這支廣告,或許也在傳遞一種更廣的期待:等待著“好起來了”的下一年,等待2025更多未知的美好。
在國人集體的“團聚”情緒和不同個體的“等待”故事中,伊利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其中的一環(huán)。
換句話說,這支廣告之所以能讓人感到輕松和溫暖,本質上是因為品牌沒有過多地從旁觀視角、審視視角定調,而是通過或產(chǎn)品露出或活動玩法的方式,成為過年場景的一部分,和情懷、傳統(tǒng)、代表性瞬間等具象表達一起,成為大家關于過年這一集體記憶的濃縮切片。
比如在廣告中,伊利將產(chǎn)品作為送給親朋好友的禮品 ,通過回家團圓分享產(chǎn)品的場景絲滑露出,潛移默化中強化產(chǎn)品的禮贈屬性,建立 “春節(jié)去哪里,拿禮有伊利”的產(chǎn)品心智,最終成為人們 “春節(jié)送禮硬通貨”時的好選擇。
又比如,伊利在結尾加入了「蛇年就應該收扭奶」的廣告彩蛋。在法海用缽收牛奶的腦洞設定,和電音化《千年等一回》的洗腦配樂中,模仿白娘子和青蛇扭動走路的“扭扭舞”,讓觀眾疑惑、理解、上頭。也能看出,品牌是在用一種討喜的方式和年輕人拉近距離,點明“新春送禮送牛奶”的核心立意。
除此之外,伊利一方面在抖音發(fā)起挑戰(zhàn)賽,將趣味的內容打造成大眾可參與的互動,搶先營造濃濃節(jié)慶氛圍;另一方面在“活力伊利”小程序上線“喝伊利贏黃金”活動,為蛇年的開始討一個好彩頭。
可以說,從春節(jié)廣告中的情緒洞察,到片子之外的玩法延續(xù),伊利都是在豐富人們的春節(jié)儀式感,通過激發(fā)普遍的分享欲、轉發(fā)欲和參與欲,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完成情緒共鳴、產(chǎn)品認知、品牌認同。
在鋪天蓋地的CNY營銷中,品牌能夠為產(chǎn)品找到一個話題錨點,讓大眾發(fā)現(xiàn)、討論和擴散,最后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傳播效果,無疑是一記營銷高招。
而伊利這次對經(jīng)典蛇年IP借勢,不僅達成了品牌辨識度上的差異化,還在熱鬧之余實現(xiàn)了從情緒到需求的用戶溝通。 換句話說,不同于單純玩梗“千年等一回”,伊利更像是從大的集體情緒、小的個體故事、以及品牌的陪伴、參與的多元視角出發(fā),打造了一套組合拳。 在疊加蛇年元素、明星效應、互動玩法的連環(huán)招下,聚焦了注意力、建立了情感連接、強化了產(chǎn)品心智。
這種品牌力和產(chǎn)品力的雙輪驅動,既讓用戶感受到了濃郁節(jié)日氛圍,在共鳴和玩法中一次次加深對伊利心智認同,沉淀品牌資產(chǎn);也讓伊利在年節(jié)期間拉動購買意愿,有效促成了終端動銷轉化,在 CNY 營銷的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