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程敏政 繪像)
弘治十三年,京師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
程李二人,當時不僅是朝廷要員,更是大明文壇的泰山北斗,宗室級別的人物。
這倆人本身就是老文青,因此會試出題的時候,這題目出的就比較難,很多考生拿過卷子一看,懵了,沒見過這種題,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因此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是硬著頭皮往紙上寫字,答了個稀里糊涂。
考試結束之后,主考團隊就在屋里頭翻卷子,成百上千張試卷翻來翻去,都不盡如人意,惟有兩張試卷,驚為天人,能在如此超綱的考題之下對答如流,不僅答的好,而且答的妙,字詞優美,邏輯性強,言之有物,立意深遠,妥妥的滿分答卷。
我們知道,這科舉的試卷啊,名字是蓋住的,在打完分,正式公布成績之前,主考官他是不知道哪張是哪張,誰是誰的。
但是,在看完這兩張試卷之后,主考之一的程敏政卻一摸山羊胡,他是哈哈大笑道:
答的這么好,這兩張試卷一定是唐寅和徐經的。
程敏政說這話,其實沒有別的意思,這不是他的篤定之言,而是他的猜測,就好像老師在閱卷的時候看到一張答的很好的卷子,就會下意識的認為這是班上自己所喜歡的好學生的卷子,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但是這種想法并不準確,因為普通學生也有發揮特別好的時候,好學生也有馬失前蹄,發揮失常的時候,老師猜對了,那是老師的直覺很準,老師猜不對,那就是當做隨便一說。
可是,古代和現代是不同的,程敏政是本屆會試的主考官,一言一行都受到朝廷百官和天下士子的關注,他看到兩張好試卷之后就直接認定,說這是唐寅和徐經寫的,本來他這話就是隨口一說,隨口猜測,沒什么毛病,可是在別人聽來,難免讓人覺得曖昧,好像你程敏政和唐徐二人有什么關系一樣。
(徐經 形象)
而與此同時,京師一處酒樓之內,一群剛剛參加完會試的考生們正在吃飯喝酒,解一解多日來科考的辛苦乏累,唐寅和徐經也在其中。
說是解乏累,可很多考生都是面露難色,心有愁苦,大家都在抱怨這一回出題太難,考的不好,只有唐寅,他是滿心歡喜,心花怒放,借著酒性更是高談闊論,說這次考試,自己是勢在必得,一定能蟾宮折桂。
您看,程敏政批閱試卷的時候,認定了唐寅徐經考的好,而考試之后的唐寅也各種顯擺,各種驕傲,那狀態已然是穩操勝券,胸有成竹,你這么一對比一呼應,那就很惹人懷疑了。
這人的心理啊,是很奇怪的,見你落難,見你過得不好,他心里就舒服,他說不定還會同情你,還會幫助你,可要是見你過得好,過得滋潤,他心里可就眼紅,他不得勁,搞不好他暗含著羨慕嫉妒恨,他就要害你。
程敏政官場失言,唐寅又如此張揚,民間的輿論很快發酵,京師流言四起,說程敏政涉嫌科考舞弊,提前泄題給了唐寅和徐經,后續還要把這倆人給錄取了,這完全破壞了本朝科舉的公平公正性。
既然有傳言,那就一定也會有人捕風捉影,時任戶部給事中的大臣華昶立刻向朝廷檢舉,他一紙奏疏告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辦公室,矛頭直接就指向了程敏政。
華昶檢舉,說考生唐寅和徐經,花重金賄賂程敏政,因此提前得到了考題,順便還狠狠的批評了唐寅一頓,說皇帝啊,您看這個考生,太狂妄了,買了考題還不算,還如此囂張在人前炫耀,實在是應該嚴懲。
孝宗一聽,他也很震驚,立刻就派人下去查,怎么個查法呢?
(明孝宗 形象)
很簡單,那就是把程敏政批閱過的卷子,挨個拿出來看,看一看程敏政究竟錄取了哪些人。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反而還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程敏政的清白,因為程敏政錄取的考生試卷中,根本就沒有唐寅和徐經的。
之前程敏政批了兩張試卷,說這答的可真好啊,一定是唐寅和徐經的,就如作者之前所說,是猜測,是程敏政以為的,這很合理,因為唐寅和徐經在參加會試之前,就很有名氣了,朝廷里的大臣們知道這倆人,贊許這倆人,那不足為奇。
唐寅是江南地區著名的才子,繪畫一絕,遠近聞名的那種,而且自從這哥們參加科舉考試之后,他就和開了掛一樣,十六歲鄉試第一名,二十八歲南直隸第一名,這含金量真是不言而喻了,以唐寅這樣的資質,很多朝廷大員說不定早就為之側目,準備招賢納婿了,何況唐寅成績這么好,他何必去舞弊,又怎屑于舞弊呢?
至于徐經,這位也是重量級,他祖父徐頤,父親徐元獻那都是名動江南的大文人,徐經自小耳濡目染,勤學苦讀,長于君子六藝,那更是名動吳中。
如此兩位年輕后生,天資過人,負有才名,程敏政看到好試卷,認為是他倆寫的,那太情有可原了。
只不過,雖然檢查試卷之后,發現程敏政根本就沒有利用職務之便故意錄取唐徐二人,可是畢竟事情鬧得太大了,案發的時候,朝廷就派錦衣衛把程敏政,以及唐徐二人給控制住了,那進了詔獄,難免就是一頓嚴刑拷打。
唐寅其人,還真是鐵骨錚錚,到了詔獄無論如何審訊,一直在說自己從來沒有拉關系走后門,自己是全憑本事一路過關斬將走到這里來的,可是徐經畢竟是富家公子,哪兒受得了這種皮肉之苦,很快就說出了一段供詞。
(科舉)
根據徐經交代,他和唐寅二人,是至交好友,關系很不錯,兩人攜手到了京師來,那自然是要拜一拜衙門,這拜衙門就是到京師里的各路高官家里拜訪一下,混個臉熟,這種事情是司空見慣的,很多考生都這么干,朝廷也是知情的,也從來沒有明令禁止過。
唐徐二人到了京師,他們拜的也不是高官,因為當時程敏政還不是會試主考官。
會試主考官這個職務,是臨時職務,不到會試開始之前,誰也不知道誰能干上,程敏政本人也不知情,唐徐二人去拜訪程敏政,也沒有別的用意,只因為程敏政是本朝著名學者,同時還是皇帝和太子的老師,他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是士子們向往成為的人物,誰都想要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到程敏政身邊學學經驗,那也是好的。
一般人可能程敏政就不見了,可畢竟唐徐二人雖無官名,卻早已是名動天下的江南名士,程敏政就見了,見了之后仨人也沒聊別的,程敏政只是敦敦善誘,勸唐徐二人要刻骨學習,要擺正身形,要博覽群書,反正都是良善之言。
如果交談內容只是如此,那也沒有什么問題,壞就壞在,這個程敏政啊,他還是個熱心腸,因為他也沒想到自己不久后就會成為會試的主考,所以出于好心,他給唐徐二人提供了一些參加會試的經驗,往年出過的題目,以及接下來的會試有可能會出的一些考題。
您想想,這個行為就好像高考之前,班主任帶著學生們押題一樣,這是很普遍,很正常的行為,您能說班主任是在向學生們泄露高考的考題么?
程敏政在這方面給了唐徐二人一些幫助,不管用得上用不上,作為晚生后輩,登門拜訪,你不可能空著手來,此時又受教良多,自然要做一些饋贈,因此唐徐二人就給程敏政送了禮。
(唐寅 繪像)
當然這個禮,是明面上的,不是說偷偷轉賬,或者月餅里夾點美金這種,而完全是出于禮貌和禮節。
等到后來會試開始,試卷上正好就出現了之前程敏政幫助唐徐二人溫習過的題目,所以程大人這不算是泄題,而只是湊巧了。
不過,朝廷是不會聽徐經解釋的,送禮就是送禮,泄題就是泄題,因此孝宗最終做出判決,程敏政革職,而唐徐二人取消考試成績,革除功名,發往縣衙做小吏。
聽起來好像還挺好的,至少還給安排了一個縣衙小吏的工作,多少人還干不上呢,可是殊不知,這代表了他們以后將無法再參加科舉考試,也永久的失去了做官的資格。
案件告結,然而疑惑還在繼續。
要知道,這次會試,主考官不止程敏政一位,還有一個李東陽。
可在整起事件中,李大人似乎被忽略了。
沒有人想到,唐徐二人當年到了京師之后,其實不止拜訪了程敏政,他們拜訪了很多人,有功名的無功名的,有官職的無官職的,他們拜訪了不少吶,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干嘛不走動走動呢?而這些被拜訪的人中,就有李東陽。
并且,李東陽和唐寅也好,和徐經也好,那都是關系匪淺,唐寅的兩個文化藝術上老師,一個長林,一個沈善周,李東陽都認識,仨人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而徐經的祖父和李東陽的關系更是不一般,甚至徐經的祖父的墓志銘,都是李東陽親自撰寫的。
相比之下,難道李東陽不是比程敏政更加可疑么?
是很可疑,但是抱歉,案子已經結了。
(唐寅仕女圖 局部)
一場突如其來的科舉舞弊案就此改變了唐寅和徐經的命運。
徐經背后,是江南大族江陰徐家,徐經的落榜,被朝廷裁定的終身不許入仕似乎成為了一種精神印記,深深的影響到了他的后人,以至于后來徐經有了個叫做徐霞客的后代,自愿放棄功名而選擇了成為浪跡天涯的背包客,而唐寅,自此后更是深受打擊,就連妻子都跟他離婚了,他是混跡江湖,詩酒余生,卻也另辟蹊徑,成為了一代名畫家。
唐寅的后半生,其實沒有藝術形象中過的那么瀟灑愜意,相反,他十分潦倒,有時候青黃不接,還得靠朋友來幫助他,才能賴以過活。
五十多歲,唐寅終于凄苦死去。
時間回到弘治十年,還不到三十歲的唐寅名列吳中四大才子之一,早已名滿天下,他是科考得意,人生得意,各種得意,時值科舉考試期間,他甚至和一個叫做張靈的朋友挾妓飲酒,實在是形骸放浪,好不快活...
能帶給你快樂的事情,也一定會讓你痛苦,因為當你快樂之時,痛苦已經悄然醞釀,當年意氣風發的唐寅不會想到,自己會落到那樣的命運。
只是,想來唐寅也不會后悔,因為那時候就有諸多好友勸他,說你身負大才,更要謹慎,千萬不能輕浮孟浪,荒廢了自己的人生。
唐寅的回復是: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是啊,功名就好么?仕途就棒么?有錢就有一切?失敗又怎么樣?
你,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
參考資料:
《篁墩文集·卷三十五》
《明孝宗實錄·卷一四七》
伏漫戈.明代文人的命運與科場舞弊.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7
談晟廣.明弘治十二年禮部會試舞弊案.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