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是儒家學者必修的經典,今天從其中選取16句名言,與大家一起學習: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點評: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本末始終,先后次序,把這些規律掌握了,也就接近于道了。
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大學》
點評:人有了錢,就會把房屋裝飾得漂亮一些,人有了德行,就會滋養身心,心理舒暢,身體安舒。
3、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學》
點評:對別人說話不客氣,不禮貌,別人回復你,也不會跟你客氣。通過不正當手段得到的財富,也會以不正常的方式失去。
4、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
點評:德行,才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才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而金錢物質,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末梢的東西,不能放在人生第一位。
5、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庸》
點評:中庸的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就是在我們的喜怒哀樂情緒還沒有發生之前的那個狀態。
6、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點評:君子心態平和,不急不躁,言語行為適當而不過分,一切都符合中庸之道,而小人相反,心態不穩,遇事容易走極端。
7、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
點評:君子能夠安于當下,處于富貴的時候,就做富貴人該做的事情;處于貧賤的地位時,就做貧賤應該做的事,而不會去做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
8、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中庸》
點評:君子樂天知命,安守本分,不會妄求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小人不認命,不信因果,無知者無畏,總是抱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做一些非分的事情。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點評:如果只讀書,而不去思考,那么讀得書越多越雜,頭腦就越混亂,最后一無所獲,感到很迷茫。如果只是天天胡思亂想,而不去讀書,那就好鉆進牛角尖,讓自己更加迷惑不解。
10、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
點評:凡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結果已經形成,不可改變,那就不要再多說什么了,因為都已經沒有意義,做好當下,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
1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點評:君子讀書明理,知曉大義,凡事以義為先。小人唯利是圖,心中只有金錢利益,沒有道義,只要有好處,什么都可以去干。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點評:任何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如果看到他的優點長處,就向他學習看齊,如果看到他的缺點短處,就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點評:我們尊敬自己的老人,就要拓展開來,也要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我們愛護自己的孩子,就要想到人同此心,也應該愛護別人家的孩子。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
點評:一個人如果身心端正,不做那些丟人現眼的事情,就不會招來別人的欺侮。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15、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點評: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執著己見,自以為是,喜歡給別人當老師,喜歡教育別人。
1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
點評: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應該首先從自身上查找原因,反省自己的過失,而不是怨天尤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