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覺得“指鹿為馬”不過是古人編出來的寓言故事,直到看到現代人“把鼠當鴨”后才相信了這個世界的無奇不有。
而近日,股市又給這個“寓言”增添了一個更精彩的實踐。
1月5日夜間,上市公司普利制藥收到了證監會對其財務造假的調查結果,初步明確:已構成重大違法,可能被強制退市。
根據公告,普利制藥2021、2022年兩年累計虛增利潤7億,占到了該兩年利潤總額的76%,而按照退市新規,超過50%就足夠判退市了。
其實,76%還只是兩年平均過后的占比,如果單看2022年,虛增的利潤占比高達88%,也就是說,近90%的利潤都是編的。
不過,最夸張的還不是利潤造假的比例,而是普利制藥面對證監會的質疑,竟然還一本正經地公開發公告表示,自己沒造假,只是會計差錯。
膽子太大了,上市公司直接當著證監會的面“指鹿為馬”。
而值得一提的是,普利制藥的實控人、董事長還是個女老板,真應了那句話,女人狠起來,根本就沒男人什么事兒了。
范敏華是浙江杭州人,出生于1961年,23歲從中國藥科大學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浙江省醫藥管理局科技處。
80、90年代的醫藥管理局,就相當于現在的中醫藥管理局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合體,也是各類制藥廠的頂頭上司。
也由于工作的關系,范敏華少不了與各種制藥廠的老板打交道,大家你來我往,范敏華雖然充滿了作為管理者的優越感,但在收入層面卻難免失落。
這種失落感一直持續到1992年,范敏華已經是科技處的干部,一個大幅提升收入的機會撲面而來了。
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叫華海藥業,創立于1989年,早期的名字叫華海合成化工廠,老板是浙江臺州臨海人陳保華。
1992年,華海合成化工廠的營收規模剛突破千萬,但陳保華卻投資了200多萬與新加坡海鉆工業公司在海南省合資創辦了普利制藥,而出任總經理的人選就是范敏華。
醫管局科技處的干部有沒有經營企業的過人能力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范敏華擁有很多人不具備的資源和渠道。
而范敏華加盟后,普利制藥、華海藥業都起飛了,1994年,華海藥業的營收規模已經突破5000萬。
商業世界的規則是禮尚往來,范敏華下海肯定不止是為了給別人打工而來,2001年,華海藥業開始籌劃IPO,陳保華把普利制藥的股權一股腦兒都賣給了范敏華。
2003年,新加坡的海鉆工業公司也把股權轉給了范敏華,普利制藥就成了范敏華及其配偶朱小平的公司了。
中國的制藥企業大多都是從仿制藥起家的,普利制藥也不例外,只不過,范敏華選擇了一個相對小眾、冷門的賽道。
一般來說發,仿制都是從易到難,而范敏華反其道而行之,2005年起就瞄上了技術門檻較高的藥品,形成了所謂的高端仿制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也正是在這一策略指導下,普利制藥于2017年成功登上了創業板。
不過,再高端也是仿制,能領先一時卻難領先一世,普利制藥在IPO三年后就迎來了業績的拐點。
這是普利制藥過去12年的凈利率變化趨勢。
2020年達到最高點后就開始掉頭猛烈地向下了,而普利制藥的財務造假,也就是從2021年開始的。
根據證監會的公告,普利制藥的財務造假是由范敏華一手策劃和組織的,她先讓銷售部門虛構藥品銷售,然后又讓財務部門虛假確認營收和利潤。
如此明目張膽地集公司之力財務造假,正應了電影《功夫》中馮小剛的那句臺詞: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么大規模的財務造假,連續兩年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都沒發現,直到海南證監局現場檢查的時候才被揭穿。
2024年4月,海南證監局完成現場檢查后,對普利制藥下達了責令改正的監管決定,明確指出2021、2022年的營收、利潤存在披露不準確。
所謂“披露不準確”,其實就是質疑普利制藥存在財務造假的可能性,而責令改正就是給你一個自查悔改的機會。
不過,范敏華不想要這個機會。
一個月后,普利制藥給海南證監局做出了公開回復,承認自己確實存在數據的問題,具體包括部分營業收入確認問題、貿易業務收入核算問題、應收賬款核算不準確的問題。
不過,這3個問題的共同點都是核算問題,也就是說,只是算錯了,屬于無意的會計差錯,而不是刻意的財務造假。
是失誤,不是錯誤,這兩個性質完全不同。
然后2024年6月,普利制藥董事會通過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暨追溯調整的議案》,正式將數據錯誤定性為會計差錯,并于2024年7月5日發布了更正公告。
把財務造假硬說成會計差錯,普利制藥就這么干了,但這回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不敢說自己沒發現了,畢竟問題是證監會現場親自查出來的。
兩邊都不好得罪,怎么辦呢,會計師有專門應對這種問題的套路,最后是給普利制藥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什么意思呢,直白點說就是:我覺得好像沒有問題,不過,我不敢肯定,要不你們自己再看一下。
看一下就看一下,證監會忍不了了,在普利制藥發出更正公告3天后,就對普利制藥下發了立案調查告知書,還得自己親自動手。
而證監會這一查,就有了開頭提到的故事情節,普利制藥“指鹿為馬”的鬧劇也就大白天下了。
據媒體報道,范敏華是浙大EMBA班2002級的首屆學生,2022年,媒體曾采訪了當時負責教學的某特聘教授,對范敏華的評價是這樣的:
“20年前她入學考試的時候,我就看出來,她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科技型企業家,而這些年來,她也守住了許多企業所難以守住的底線。”
而2022年,正是范敏華財務造假最瘋狂的一年,既沒有腳踏實地,也沒有守住底線,股民啊,還能相信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